◆廖紅苓
(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左家塢鎮王務莊小學)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粉筆+黑板”是教師講解知識點、整合知識體系的主要方式。這種教學方式往往是將教師看作課堂的主體,教學活動圍繞著教師的教授而開展,學生在課堂中只是處于一種被動接受的地位,教師講解什么知識點,學生才能學習到什么內容。這不僅僅不利于小學生語文水平的提升和語文素養的培養,而且對于小學語文這門學科的良性發展也會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因而,變革傳統的教學方式在當下看來已經刻不容緩。
多媒體技術的發展與運用就為小學語文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奠定了技術基礎。多媒體技術有著傳統教學手段無法比你的優勢,它改變了傳統語文樂課堂中教學內容單一、手法單調、課堂氣氛死板的局面,通過加深對于小學生聽覺、視覺的感官刺激,讓文字與多種音聲符號相結合,讓語文充滿生命力,從而真正激發小學生對于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更好地感知小學語文這門學科的無限魅力,最終實現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素養、拓寬學生的眼界和知識面的目的。
1.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小學語文,是一門集文學性與趣味性為一體的學科,若能充分發揮小學語文這門學科的特點,就能在最大限度上吸引小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關注和注意,從而引導學生去發現語文這門學科的獨特魅力之處。而小學生語文這門學科的學習興趣主要取決于小學語文教師是否在能夠在課堂教學中運用輕松、直觀的教學方式,其教學模式是否新穎,教學內容是否具有新鮮感與趣味性。
而隨著科技的進步,多媒體技術已經逐步地走進了小學課堂之中,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就需要充分的運用現有的技術手段,幫助學生去形象、直觀地學習語文知識。多媒體技術能夠為學生創設一個色彩繽紛、聲像同步、能動能靜的語文學習環境,可以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自主性,豐富教學內容和教學資源。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讓這些好動的學生安安靜靜地坐在教室中,認真傾聽語文教師的講解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在課文講授時展示與課文相關圖片、視頻,等等,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2.突破以往教學難點
在傳統的語文教學課堂之中,教師對于一個知識點的講解可能更多地使用口頭傳授與板書整理相結合的方式,這種方式固然能夠讓學生感受到一篇文章中哪些知識點是具有重要意義的,哪些知識點時需要自己花時間、花精力去認真掌握的。但是這種方式對于小學生而言還是過于抽象,知識點無法形象地呈現在小學生眼前,讓學生從各個角度去了解并掌握它,這是傳統教學工具所遺留下來的弊端。而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就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最佳方式。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合理的運用多媒體技術,能夠讓語文知識不再是一個個死板的文字,而是一幅幅生動的圖片,一段有趣的視頻。通過多媒體技術展示日常教學內容,能夠加深學生對于一個知識點的印象與記憶,激發學生對于語文學科知識點的聯想與想象,從而帶來學生順利地突破以往教學的難點。
1.突出語文知識重難點,優化教學課件和方案
多媒體技術運用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最典型的表現是語文教師按照教材內容制定相應的課件。在當前的教學環境中,很多語文教師制作課件就是將教材內容直接照搬照抄到幻燈片中,并沒有對內容進行拓展和延伸,它在本質上只是另一種方式的板書展示,并沒有發揮出多媒體技術的真正價值,也無法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突出語文知識的重難點。因此,想要有效地運用多媒體技術創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就需要語文教師在課件制作中立足于語文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重難點,并在制作時突出這些重難點內容,讓學生在課堂中通過課件的放映能夠立刻分清主次,從而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與此同時,教師還要注意大量搜集與課本內容相關的圖片、音樂、視頻,等等,將之合理地插入課件之中,并在課堂上為學生放映,從而吸引小學生對于語文課堂的關注,拓展學生的眼界與知識面。
比如,在對四年級課文《秦兵馬俑》進行講解時,教師可以將課文中的重點字詞和重點句子放入課件之中,并運用多種手段將其凸顯,讓學生能夠直觀地感受到這些字詞和句子的重要性。同時,教師還需要搜集一些秦兵馬俑的圖片和關于秦兵馬俑的紀錄片,在課堂中為大家放映,讓學生不僅僅能夠通過語文教材認識到秦兵馬俑,還能通過這種直觀、形象的方式了解到兵馬俑的歷史和面貌。
2.調整教學方式,擴大課堂教學容量
當前的語文教材中,內容龐大,知識體系眾多,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語文教師無法以最有效地方式傳授給小學生語文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和語文文化素養。但是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就為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活動提供了新的思路。采用多媒體技術,不但可以節省教師對于一個知識點口頭描述的時間,讓學生最直觀地看到這一知識點有關的圖片等信息,而且可以讓學生在節省下來的實踐中進行思考、分析,綜合比較,將知識點串聯在一起,并在大腦中構建出小學語文的知識體系和知識框架,讓小學生對語文學科有一個宏觀的概括與把握,從而加深對于語文學科的理解,提升小學生學習語文的效率。
比如,在對《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古詩進行講解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李白、孟浩然的生平展示出來,并搜集與這首古詩有關的小短片,讓學生觀看小短片,從中體會古詩里所蘊含的與友人離別的多重感情。并運用課件,幫助學生整理以“送別友人”為主題的詩詞,讓學生對于這一類的詩詞有一個系統的掌握,從而在今后的學習中更好地去理解這一類型的詩詞中所蘊含的豐富感情。
3.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引發學生對于語文問題的思考
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之中,教師運用大量的課堂時間在知識點的講解之上,而現如今,通過對于多媒體技術的使用,教師可以在有限的課堂中節省下來大量的時間,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并運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直觀地展示語文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
總而言之,多媒體對于小學語文教學的輔助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今后的語文教學中,多媒體技術也將成為其主要教學工具。因此,這就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要有效地運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小學生對文學科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學習扎實的語文知識,以發揮多媒體的最大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