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浚 馮華祥
(甘肅省古浪縣第五中學)
1.校園活動具有教育、塑造、導向、凝聚、調適、激勵和控制等功能。我校積極開展“兩讀、一歌、一活動”活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兩讀”即誦讀國學經典篇目,我校讓學生每天從早晚6點40開始誦讀我校選編的國學教育讀本,感受傳統文化的藝術魅力,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一歌”即唱響紅色革命歌曲。我校團委精選100紅色革命歌曲,讓學生每天中午預備鈴響唱,一方面,讓學生感受音樂的藝術魅力,陶冶情操,提升學生的內在素質;另一方面,讓學生從紅色革命歌曲的傳唱中接受革命英雄主義教育;“一活動”即系列感恩教育活動。感恩父母、感恩教師、感恩社會,從系列感恩教育活動中學會回饋社會,在活動的潛移默化影響中健康成長。
2.班主任應利用班會課、團隊活動課開展“健康文明上網”系列教育活動,如舉辦“爭做網絡文明人”簽名宣誓活動,舉辦“中學生上網利弊”辯論活動,“中學生文明上網”討論活動等等。通過這一系列教育活動,培養青少年學生健康人格,使學生在數字化、虛擬化網絡中,在沒人監督環境中能夠慎獨,增加自我約束能力。
互聯網代表了當今世界科技發展的最高水平,我們沒有理由因噎廢食,我們應當充分發揮它的積極作用,采取相應的措施,引導學生健康文明上網,以使學生適應信息時代的發展。如今網絡已經成為學生學習知識、交流思想、休閑娛樂的重要平臺。通過網絡,學生可以學習如何檢索、核對、判斷、選擇和處理信息,以達到對信息的有效利用。班主任引導學生可以參與班級主頁的制作,參與網頁制作的比賽,參與老師上課課件的制作;還可以引導學生參加校園網上學習平臺的學習和討論;可以在信息技術教師指導下制作班級網頁,協助班主任制作主題班會課件,或在任課教師指導下通過查上網資料進行科學探究,撰寫專題小論文。通過這樣的活動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正確認識網絡的有利之處,從而能正確利用網絡健康上網。
學生迷戀網絡,一方面,基于網絡的“魔力”和手機的強大功能;另一方面,也與學生缺少愛、不善與人交流、在現實生活中缺少尊重、缺乏自控力有關,班主任和各任課教師要善于觀察,勤于交流,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愛;多組織活動,讓“問題學生”獲得表現機會,多表揚少批評,多鼓勵少諷刺,給予他們更多的尊重,幫助他們走出虛擬的網絡世界,走到陽光的現實生活中。另外,心理健康教育意在培養學生健康心理,克服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我校建有心理咨詢室,配有獲得二級心理咨詢師的專業教師,可以讓網絡“癮君子”到心理咨詢室咨詢,積極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幫助他們走出心理陰影,感受精彩的人生。
大部分家長由于自身對網絡不甚了解,過多干預子女上網,這樣做只能是適得其反,甚至導致學生的反叛心理。因此與家長進行相互溝通,端正家長的看法使得能夠辯證地看待上網問題。家校簽訂安全上網協議引導學生文明上網,另外向家長們推薦反黃軟件,以防止在家上網的學生瀏覽黃色網站。我校每個班主任都與本班家長建有微信群,通過微信和家長交流學生在家上網情況,對學生的上網時間做出嚴格規定,合理安排他們網絡生活,做到內容要取舍,要給他們布置、安排健康有益的網絡學習內容。或者與學生簽訂上網協議,學習達到怎樣的要求還可以適當獎勵上網時間。家長也要以身作則主動學習,對學生的上網進行監控或指導,或循循善誘,合理安排學生的課外活動,轉移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業余愛好和興趣。
總之,作為學校、家庭、社會,要清楚地認識網絡的積極意義和負面作用,并加以正確引導,從而使學生能健康安全上網,避免網上非積極因素的影響。我們應充分發揮它的教育功能,端正學生的上網態度,科學地探索中學生上網的心理健康問題,引導學生在網絡里翱翔,涉獵其豐富而健康的信息和科學知識,使學生文明、安全、健康上網,讓網絡真正成為學生學習、成長、創新、娛樂的健康陣地。
參考文獻:
[1]如何正確利用網絡.當代學生,2011,(07).
[2]于幸福.如何引導學生正確利用網絡資源.河南教育,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