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艷
(山東省青州東關回中)
1.微課對學生產生的意義。重點表現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上。一是網絡有著非常大的感染性。微課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在生活、學習中實時地應用網絡知識,這必然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是微課實現了學生學習空間的拓展,學生能夠自主地選擇想要掌握的德育內容,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2.微課對教師產生的意義。主要表現為可以實現其教育負擔的減輕,提升班主任綜合素質和能力。一是應用微課可以拓展班主任的教育和管理的時間,使學生能夠自主地欣賞視頻資料。二是班主任制作出高水平的微課需要熟悉有關的網絡知識,側面促進自身綜合素質與教育能力的提升。
1.應用微課體現德育教育的民主性。對于德育教育來講,需要體現學生的主觀意志,通過民主化的方式、作風、觀念組織德育教育工作。德育教育中應用微課,需要在選用微課程德育腳本以及再創造時期,以班干部作為代表,讓其動員班級的所有同學搜集關于德育教育的主題、創意,且將優秀的思路、創意在班級中、年級中體現出來,并且針對熱情高漲的學生設計有關的錄音、視頻等片段,從而真正地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性。
2.應用微課體現德育教育的實踐性。在錄制微課的時候,要求學生在一系列逼真的實際情境中,結合切實感受逐步提升思想道德素質與豐富閱歷經驗,最終實現班主任德育教育實效性的提升。不管是通過怎樣的手段搜集的內容,如果能夠呈現在全校師生的眼前,那么學生會形成一種成就感、幸福感、榮譽感,這在潛移默化中實現了學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從而形成優良的氣氛。
3.應用微課體現德育教育的多樣性與豐富性。無論是設計和制作微課,還是發布與呈現微課,都應注重學生的情感,滿足學生的要求,力爭有效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很多的德育知識都較為單調和乏味,并且教學手段單一,較難激發學生學習德育的興趣。微課的組成部分是音樂、聲音、圖像、文字等,通常一節微課大概是5~10分鐘,具備簡潔的語言。將微課應用于班主任的德育教育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在輕松、美妙的樂曲中安靜地品讀語言文字、賞析畫面美景,學生觀察、思考、反思,從而實現事半功倍的德育教學效果。
1.素材的選擇應當跟學生的生活、學習領域相接近,應當以學生作為視角選用適宜的典型例子。例如,針對交通安全警示教育這個主題來講,在例子中適宜開展普法教育以及進行典型例子的探究,如此一來,可以讓學生形成足夠的重視以及關注。
2.具備明顯的主題,要與學生的思辨水平相符合。例如,倘若在微課中劃歸主題“文明禮儀”顯然過大,不妨通過“行動文明”這個主題進行取代,如此一來,可以進行尤為深入、綜合地設計、分析、解讀、把握。并且,在進行解讀的過程中也應當跟學生的思辨水平相適應,不可以太深奧、高大上,不然學生的理解有限。
3.進行正確地概括與探究,從而確保教育指導的正確性,這是設計班主任德育教育微課程的根本所在,直接影響到德育教育的成效。針對微課程的開發而言,應當認真地思考與重復地驗證,由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為著眼點,以使學生明確德育微課的本質所在。
4.設計和制作德育微課程,需要確保下面幾點。一是在制作德育微課程環節上需要涵蓋四個方面。(1)營造情境。營造情境即德育微課程牽涉到的領域,這個方面應清楚德育要素在微課程中的主導體現。(2)演示主題。微課程的中心事項是主講者全面地表達情境或者是牽涉到的實際典型例子,這也屬于主題演示的關鍵承載體。(3)探討評價。主講者把握微課情境,且以德育作為視角進行有效地解讀。(4)指導啟發。對微課涵蓋的核心價值思想進行概括,且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效地指導和啟發。二是確保語言應用的準確性和簡明性。微課本身的特點是精悍短小,應注意解讀表達的措辭,確保言簡意賅和通俗易懂。三是確保清晰的視頻畫質。優質的畫面不但能夠激發學生的欣賞積極主動性,而且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注意力,實現德育教育效果的提升。
微課的顯著特點是重復應用的成本低以及便于網絡傳送方式的應用,學生、教師、家長等都能夠結合電腦、手機等清楚德育教育情況,實時發表自己的意見或觀點。無論是微課的設計和形式,還是主客體關系等一系列環節都對固有的德育教育活動形成了非常大的影響作用。班主任應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和能力,以開發與設計制作出更高質量的微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