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良榮
目前,我國針對初中教育提出了相應的課程改革政策,要求加強初中語文教學調整,以有效提升初中語文的教學質量。一方面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基礎知識,另一方面加強培養學生的語文素質及語文核心素養,以促進初中學生的全面發展。基于當前的教育背景,對于初中語文教師的教學工作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作文教學的時候,應當將教學重心放在課程改革以及內容優化等具有現實意義的工作上。同時,在教學的環節當中,教師應當與時俱進,不斷的轉變原有的教學方式及教學觀念,以不斷豐富初中語文作文的教學課堂,促使學生們逐漸對作文產生學習的興趣,以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環節當中,進而提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整體質量。
當前初中語文教學的環節當中,受應試考試的影響,許多教師更加注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不惜以扼殺學生的創新思維,讓學生學會套用優秀的作文模板,并且在初中作文教學環節當中要求學生背優秀的范文。而這種缺乏創新性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的思維受到極大的限制,同時還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另一個方面,由于教師的教學理念及教學方式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因而在其教學環節當中,忽視了對學生寫作技巧的培養,沒有開拓學生的創新思維,使得學生難以跟隨時代的發展現狀。導致初中學生在寫作文的過程當中,缺乏實用的寫作技巧及文章,平鋪直敘,缺乏新意且內容較淺顯,難以達到初中寫作的要求。由于初中語文課程的特殊性,在其教學過程當中難以根據學生的情況,適當調整其教學方式,因而其教學方式較單一,難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使得更多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缺乏激情和動力,進而造成當前的初中語文課堂氣氛沉悶,學生的創新思維難以得到有效的培養和開拓,進而限制了學生的發展。
初中作文在初中語文的教學環節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文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可以算作是頭等任務。加強對初中作文教學,能夠達到在初中語文中不斷強化學生學習效果的目的。同樣,加強對初中作文教學的創新,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以讓更多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初中語文教學當中。事實上,有許多學生對于初中寫作缺乏積極性,是因為受到教師教學方式的影響,由于教師教學理念及教學方式的滯后性,導致學生對語文作文缺乏創新,甚至還會產生排斥心理。為此,教師應當對初中寫作教學進行創新,以加強教學方式的改革,借助新的教學模式,讓學生逐漸感受到寫作的樂趣,從而轉換對作文的態度,以讓學生加強創新,增強其學習的興趣,以提升學生的寫作興趣,增強學生的寫作能力。在傳統作文教學中,教師往往鼓勵學生們獨自完成教學任務。由于學生接觸的事物較少,其思維模式受到來自多方面的局限,在寫作過程中,很難進行思維轉換。而加強對初中寫作教學的創新工作,能夠讓學生在與他人合作學習、溝通交流的過程中,讓學生彼此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意見,進而起到相互促進的效果。同樣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的合作能力也將得到提高。
在語文課程教學的過程中,語文知識本身具有很強的抽象性,且在其教學的過程當中,受到多方面客觀因素的影響,因而在其教學環節當中,理應改善其教學方式,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更多的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教學課堂當中。為此,教師可以嘗試結合當前的高新技術,應用多媒體設備,有效改善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環境,使得初中語文教學課堂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同樣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也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將原本枯燥無味的內容變得生動具體,以有效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創設優良的學習環境,逐漸激發其寫作的欲望。如此一來,讓學生在多媒體輔助教學設備下,逐漸轉變對語文學習的態度,將相應的作文內容通過多媒體放映出來,以有效加深學生的學習意向,同樣能夠幫助學生加強其思維的轉換,使得寫作不再是學習任務,而是一種興趣的延展。
例如,教師在進行記敘文講解的時候,為了加強學生的學習效果,在教學的環節當中可以結合初中語文課本,選取優秀的作品來幫助學生掌握相應的文體。為了讓學生學好記敘文,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課文《背影》的影視片段,結合其課本中的內容,讓學生生成感受文字的魅力以及作者寫作過程中的情感變化,讓學生在作文寫作過程中,能夠加強其思維轉換,使其作文充滿感情色彩且富有一定的深意。讓學生在鑒賞的過程當中,逐步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同時以有效激發學生的感情,讓學生切身感受寫作的意義。讓學生在影視畫面和聲音的雙重沖擊中,增強學生內心的情感共鳴。此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們進行思維拓展,對朱自清的寫作方式進行學習,以此為基礎展開練習,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初中寫作教學過程當中,則要求教師能夠結合實際生活,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能夠聯系實際生活,以有效開拓學生的創新思維,進而培養學生寫作能力。在實際生活當中有很多寫作實例,能夠供初中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使用,正如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因而這就要求學生能夠在日常生活當中,善于發現身邊中的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并能夠將其應用到初中寫作過程當中。這就對初中語文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初中語文教學時,教師要加強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能夠在實際生活當中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善于發現生活中的真善美,挖掘平淡故事背后的深層內涵。而在初中作文教學環節當中,教師要能夠結合課本,以幫助學生養成開放式的學習思維,并掌握相應的寫作技巧及寫作方法。
例如,在寫人物的過程當中,教師便可以結合初中語文課文《我的叔叔于勒》為例,讓學生在人物描寫的過程當中,能夠借鑒其中的外貌描寫及神態描寫,同樣讓學生能夠借助該客戶為明確寫作方式。在人物描寫的過程當中,除了人物的外貌,神態,還可以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氣來展現人物的心理特點。同時教師可以在教學的環節當中,有效引導學生,以模仿該課文的寫作方式,并結合實際生活有效加強學生的學習效果,讓學生通過自身體驗提升其寫作技巧及寫作能力。
寫作與閱讀有著極為重要的聯系。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學生可以通過閱讀,加強對文章的理解,同時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模仿優秀的寫作技巧,并積累相應的寫作經驗,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當中,增強其寫作的實踐能力。當學生的閱讀量足夠大了之后,學生自身的基礎知識能夠得到進一步的夯實,從而在寫作的時候,能夠用更精煉、更富有特色的語言來表達其想要表達的意思。為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盡可能鼓勵學生加強閱讀,同時也可以為其推薦一些優秀的作品。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增強其知識儲備,同時能夠積累大量的寫作技巧,以增強學生的寫作水平。
例如,在進行課文《浣溪沙》學習的時候,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適當引導學生們進行古詩文仿寫。盡管學生們的知識儲備還達不到做詩的要求,但是可以讓學生通過模仿的形式,加強對古文的深入了解。同時,為了增強學生的寫作能力,可以讓學生閱讀大量的名篇佳作,在閱讀的過程當中逐步增強學生的知識儲備,正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因而閱讀對于初中學生寫作訓練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加強學生的閱讀量,能夠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當中不斷積累相應的寫作素材和寫作方法,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而達到作文教學的目標。
綜上所述,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導致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質量不高。為此,作為教師,理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以加強對教學方式及教學理念的改革,從而結合當前的高新技術,以有效改進教學手段,進而提升初中作文的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