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黎光
摘 要:文物是歷史文化遺產,是先人留下的寶貴財富,同時也是對歷史的見證和重現,對人類文明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資源。所以加強文物保護對我國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對基層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的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基層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現狀;對策
文物是歷史發展中遺留下來的遺跡和遺物,不僅是對歷史的見證,同時也是重要的傳統文化組成部分。我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在漫長的文明歷史長河中,先輩們用他們的智慧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歷史輝煌,也遺留下很多的文物。這些文物承載著生產力、科技以及文化等信息,是不可取代的歷史財富。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建設,具有深厚文化背景歷史的城市規模不斷的擴大,在經濟快速發展中忽視了文化的建設,使得一些文物被淡忘和忽視,城市的建設也失去靈魂。因此為了能夠有效的保護我國的文化遺產,還需要從基層的文物保護抓起,對當前基層文物保護的工作現狀進行分析,并探尋有效的解決途徑。
1 基層文物保護工作的現狀分析
1.1 工作環境不完善
隨著精神文明的建設,近年來文物保護工作也得到了一定的重視,同時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由于經費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使得基層文物保護的環境不夠完善[1]。比如一些文物保存的庫房室內的溫度和濕度不達標,同時面積狹小,不利于文物保護工作的開展,而且庫房的容積趨于飽和,保存的條件過于簡陋,對文物的保護工作產生不良的影響。
1.2 專業技術人員匱乏
基層文物工作人員隊伍的組成比較復雜,這些人員的文化水平較低,業務能力也存在較大的差距,使得基層工作人員無法明確自身肩負的責任,同時判斷能力低。專業技術人員是文物保護的中堅力量,但是由于專業技術人才的缺乏,使得文物在保護工作以及價值開發中都存在很多的問題,比如文物的發掘以及修復等,進而導致文物的保護管理工作存在很多的限制條件,不利于文物保護工作的有序開展,制約基層文物事業的發展。
1.3 文物開發與保護發展不均衡
文物的價值主要在于通過對文物的發掘和開發利用,能夠為我們提供更多的歷史信息,了解歷史的發展歷程,同時對地方政府的經濟建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地方政府過于注重經濟的建設,從而在基層文物保護工作中加入了過多的行政干預,使得基層的文物保護工作只能為經濟建設讓步,導致基層文物保護工作無法得到有效的落實[2]。
1.4 文物保護經費不足
基層文物保護工作的管理經費主要是地方政府負責,但是由于大部分地方政府都過于注重對經濟的建設,使得文物保護工作被忽視,在文物保護工作中投入過少。財政的投入無法滿足文物保護的經濟支出,甚至文物保護工作人員的工資都無法得到有效的保證,所以文物保護工作中經費不足也是其主要的原因之一。
1.5 文物保護宣傳工作
隨著人們對文物保護宣傳工作的重視,群眾文物保護的意識也不斷的提升,但是由于基層文物保護管理部門存在經費不足等情況,使得其對文物保護的宣傳工作不到位,導致政府以及相關部門的領導對基層文物保護單位重視度不足,無法調動人們參與文物保護的主動性,使得基層文物保護中經常會出現文物遭破壞的情況[3]。同時在文物犯罪的調查中,其他部門也難以予以配合。
2 基層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的對策
2.1 完善文物保護的法制和管理制度
近年來,多地都出現了由于城市建設導致文物損毀的問題,這也體現出當前基層文物保護中執法的力度不足,導致文物保護流于形式。特別是在文物保護的過程中,由于法律制度和政策的不完善,導致在文物保護的執法中陷入兩難的尷尬境地。在實際的工作中,要么是基層的政府只注重經濟建設忽視了文物保護;要么是基層文物保護和管理部門的責任意識淡薄,存在工作態度不端正,工作不認真等情況。面對這些問題,還需要提升文物保護的執法力度,加強對文物保護管理制度和法制體系的建設,使文物保護工作能夠有法可依。文物管理部門還需要積極的配合政府制定更加科學、完善的規章制度和政策,并健全文物的管理和執法體系,同時政府也需要加強對文物管理部門的監督,追究文物損失的責任,構建完善的執法體系,落實文物保護的執法工作。
2.2 加強對文物管理人員隊伍的建設
從當前基層文物保護工作人員隊伍建設情況來看,其中大部分人員都不是科班出身,在管理人員隊伍的組成中,其結構成分復雜,文化程度存在很大的差異。而文物保護工作需要較強的專業性,要求管理人員要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專業的素質,因此一些不符合要求的工作人員在實際的工作中會存在吃力的情況。同時一些縣級文物保護的基層單位,管理人員的編制少,管理體制也過于落后,對基層文物保護工作存在很大的影響。由此可見,建立一支專業的文物保護隊伍是必要的。首先,管理部門需要為文物保護人員提供充足的培訓和鍛煉機會,進而提升文物保護人員的業務能力和素質,為建設思想上進、工作認真、技術過硬的基層文物隊伍奠定基礎。同時文物工作人員還需要提升文物保護工作意識,積極配合相關的培訓工作,提升自身的文化和技術水平,并落實到本職工作中。此外,文物保護單位還需要培養一批業余的文物保護隊伍,可以從社會群眾中選拔優秀的人才,繼而在文物保護工作中起到一定的協助作用,為基層文物事業的發展提供后備力量。最后,政府以及相關的管理部門還需要注重對文物管理體制的改善,制定優惠的政策,注重對文物的保護,提升文物保護隊伍的建設,使文物保護工作能夠得到徹底的落實。
2.3 加大基層文物保護的經費扶持
文物保護工作是一項社會公益性事業,所以文物保護工作的經費主要來源于政府的財政預算。雖然當前文物保護工作越來越受到重視,但是在經費的落實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而且文物保護工作本身是一項比較耗費資金的工作,其在建設和修復上都需要大量的資金,進一步加大了經費的缺口,所以僅憑借政府的財政撥款無法滿足文物保護工作的實際需求。文物是不可復制、不可再生的珍貴遺產,必須要有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投入,因此在文物保護過程中還需要提升相關部門的重視,不斷的拓寬資金融入的渠道,為文物保護提供充足的經費支持。首先注重對財政預算的計劃制定,政府部門需要對文物專項經費進行有效的落實,并將其落實到財政預算中,不能被其他的事項占用。其次,申請專項財政經費,作為文物保護的統籌資金,提升文物保護的經費水平,保證文物保護工作的有效落實。最后,建立多元化的籌款渠道,文物保護工作本身不只是文物保護部門的工作,同時也是社會共同的責任,所以還需要發動社會大眾的力量,爭取社會愛心人士以及各組織和企業參與到籌款事項中。
2.4 加強文物保護宣傳工作
我國的地域遼闊,文化厚重,同時文物比較分散,不同地區人們的文物保護意識不同。進而導致部分地區的文物保護意識不足,無論是政府還是當地的群眾都不重視對文物的保護,甚至肆意破壞。所以還需要加強對文物保護宣傳工作的力度,采取有效的文物保護措施,提升基層文物保護人員的責任意識,同時加大在群眾中關于文物保護的宣傳,使群眾與文物保護部門形成合力,增強文物保護工作的自覺性。
3 結語
綜上所述,基層文物保護工作是一項具有重大意義的公益事物,這些文物中承載著歷史和文化,對推動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無論是文物工作人員還是群眾都具有文物保護的責任和義務,還需要不斷的完善基層文物保護工作,提升基層文物保護力度。
參考文獻
[1]張宇,熊文.基層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現狀及對策探討[J].華章,2014(23):325-325,331.
[2]崔素梅.淺析基層文物保護工作現狀及解決對策[J].神州(中旬刊),2015(10):173-173.
[3]張杰.基層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現狀與對策研究[J].卷宗,2016(3):33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