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菏澤市曹縣青菏街道辦事處中心小學)
小學階段是學生邁入學習生涯的重要開端,小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更是小學階段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課改要求我們要樹立以人為本的學生觀,因此,做好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我們就要以學生為主,從學生出發,營造一個良好的班級氛圍,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1.提高學習效率,實現教學目標
小學生年齡小,好奇心強,容易對新事物產生興趣但是維持時間卻不長,作為小學班主任,應當深刻認識到小學生的這些特點,有效的班級管理工作促使班主任應當以提高學習效率為主要的目標,組織協調班級學生參與到不同的教學活動中,積極地調動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維持班級秩序,形成良好班風
班級是學生活動的主要場所,小學班主任做好班級管理工作有助于班級內秩序的穩定,將班級內學生的思想統一到一起,更能形成良好的班風。
3.鍛煉學生能力,提高自治水平
小學生的主要人際交往活動都是在班級內展開的,因此,科學規范的班級管理工作更能夠促進小學生自身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他們自身水平的有效提升。
班級管理不僅限于對于班級紀律的管理,所涵蓋的內容是比較廣泛的,班級的教學管理、德育管理、體育衛生和課外活動管理以及生活指導都是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1.班級的常規管理
班級常規管理模式主要是借助一些規章制度去管理班級活動,小學生雖然活潑好動,但是容易受到班級規章制度的約束,通過這種常規的管理模式對小學生進行反復的訓練。對做得好的學生給予肯定和表揚,做得不好的學生給予鼓勵和支持,通過這些能夠有效地管理班級,并對小學生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有助于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這也是在小學班級管理中常用到的模式。
2.以人為本的民主管理
新課改下的學生觀是以人為本的學生觀,提出學生是獨特的人,具有獨立意義的人。小學生在情感上是比較敏感和脆弱的,在班級管理方式上稍有不當很有可能對他們的心理造成傷害,嚴重的,會成為一生的陰影。因此,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工作時,一定要將學生擺在首位,用心去關愛學生,照顧學生的感受,遵循以人為本的學生觀,把學生擺在首位就是要以學生為工作開展的主體,讓學生做班級的主人,征求每一位學生的意見,讓大家更積極地參與到班級管理工作中來,這樣,不但有利于班級管理工作的進行,更有利于班級教學工作的開展。
3.班主任要做好榜樣
班主任是一個班級中最為主要的引導者,小學生處于人生的未知階段,在很多的表現和行為上都會去模仿班主任。因此,做好小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首先要為小學生樹立模范,班主任的行為活動會對班級內的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只有以身作則,發揮良好的示范作用,才能更好地管理班級,形成良好的班風。
4.班級管理與德育相互融合
在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中融入德育教育,能夠更好地開展管理工作。德育和其他學科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相輔相成的,良好的德育對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班級管理工作是向學生滲透德育教育的大好機會,通過聯系小學生的發展特點,開展有意義的班級活動,讓班級管理和德育教育一舉兩得。
5.調動家長共同參與班級管理
新課改對學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應當不斷地推進家校聯合,學校家長共同聯手,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傳統的教育模式將班級管理與家長完全分割開,認為班級管理是學校、老師的工作,實際上,最有效的班級管理活動也離不開班主任與學生家長的緊密融合。通過班主任和學生家長的溝通和交流,可以構建互信互助的班集體,在彌補教育資源不足的情況下更提升了班級管理的質量。
小學生剛剛步入學校,開始接觸社會,屬于弱勢群體。作為小學的班主任,幫助小學生更好地適應班級生活和學校生活不僅僅是責任,更是義務所在。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是幫助小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前提,只有建立起一個好的班級環境,才能為小學生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打好基石。作為小學班主任,應當樹立對學生的愛心,對工作的責任心,不斷地提高自身修養,將班級管理工作開展得更加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