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菏澤市曹縣普連集鎮徐集小學)
教師是教育活動的引導者,而班主任是班級管理活動的引導者,通過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能夠促進小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上良好基礎的形成,讓他們獲得更加全面地發展。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對于良好班級管理模式的構建也需要借助于規章制度,但是卻不能局限于規章制度。傳統的班級管理過于依賴規章制度,難免會有弊端,因此,我們要發現小學班級管理中的問題并積極地探索新的解決途徑。
1.班級管理方式單一
對于剛步入學校的低年級小學生而言,班主任采取的管理方式都是比較有效的,都能取得不錯的成效,但是隨著學生年齡的增加,對于學校要求和老師的班級管理有了一定的了解,就會有所違背,這樣看來,班級管理的方式就過于單一了。單一的班級管理方式容易引起學生管理的散漫,也不利于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因此,教師和學校應當集思廣益,共同致力于拓展班級管理方式,不讓班級管理工作成為教育道路上的絆腳石。
2.班級管理經驗缺乏,工作壓力大
班級管理工作的主導是班主任,然而對于班主任這一工作崗位,卻很少有教師愿意選擇,現實情況就是,學校選擇剛剛入職的年輕教師從事班主任這一工作崗位。剛剛參加工作的年輕教師雖然對工作熱情滿滿,認真負責,對小學生也有充分的耐心,愿意投身到這份事業中去,但是和老教師相比較而言,年輕的教師在班級管理工作上缺乏經驗,再加上剛入職各方面的壓力,更加難以讓班級管理工作開展的井井有條。
3.班級管理內容繁瑣
班級管理工作并不是我們通常所認為的簡單的紀律管理,這項工作實際上是非常繁瑣和復雜的。首先,班級管理工作要與各個學科教師的教學工作相結合,教育教學活動是學校教育的中心環節,班級管理應當為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良好的分為和環境,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其次,班級管理工作和德育教育也是相輔相成的,通過班級管理活動的開展,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實現對學生進行的德育教育,一舉兩得;再者,班級管理工作還包括班級的體育衛生、課外活動的管理;最后,班級管理工作還要注重對班級生活的指導。
1.嚴控班級規模,減輕教師壓力
雖然我國已經著手解決大班額的問題,但是現在很多地方的適齡兒童仍然過多,導致教育資源分配極其不均,這在無形之中增加了教師,尤其是班主任的負擔,一般情況下,班主任在管理班級的同時還要兼顧授課,這給他們帶來的壓力無疑是巨大的,正所謂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做好教學工作就會忽視班級管理,影響班級管理的效率。所以,我們必須要把控制班級規模提到日程上來,確保班級管理效率達到最優水平。
2.加強對教師班級管理工作培訓
對于從事班主任工作的教師來說,班級管理管理是其工作的重點內容,在對待班級管理工作上,雖然離不開自身的努力,但是也需要得到學校的重視。學校應當加強對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培訓,讓班主任可以學習到先進的管理方法,同時,也要積極組織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讓有經驗的教師分享自己對于班級管理的經驗,除此以外,學校應當鼓勵教師創新班級管理的方式方法,不斷提高管理水平。
3.促進多方共同參與班級管理
對于小學班級管理工作而言,單靠班主任一人的力量是很難開展的,這就對班級管理工作的多方參與提出了要求。作為班級的引導者,班主任所發揮的作用不容小覷,雖然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主導,但是班主任一人之力畢竟微薄,想要取得良好的班級管理成效,還離不開多方共同參與、共同努力。在班級中,班主任可以通過民主選拔班干部,讓班干部協助自己來完成班級管理工作,同時,在提倡家校聯合的當代,班主任也不能忽視與家長的溝通交流,可以鼓勵家長也積極的參與到班級管理工作中,大家共同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小學班級的管理工作雖然復雜、繁瑣,但是卻要系統、有序的開展,作為班級管理的主導,班主任應當不斷學習,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不斷實踐,強化自身的能力提升,不斷反思,提升自身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水平。通過對教育管理理念的不斷更新來慢慢提高班級管理的效率,為學生營造更加有利的班級氛圍,創造更加和諧的學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