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省四平市第十四中學)
英語是初中課程的一部分,也是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載體,尤其在時代不斷發展的今天,人們對英語教學越發重視。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教育理念發生了改變,進而在培養學生能力方面有了更為具體的方式,但也引發了一些問題。通過研究新課程改革中存在的問題,探索新形勢下初中英語發展的新道路。
初中英語 新課程改革 問題 對策
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開展關系著學生知識與能力的培養,占據著學生知識體系構建的重要一環。在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影響下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但是我們要在正視并克服這些問題的基礎上,利用課程改革的新資源使初中英語教學攀上新的高峰。
新一輪課改要求,將學習的主動權從教師轉移到學生身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與探究的意識,強化能力的培養與應用。隨著改革的不斷推進,初中英語教師在充分解讀這一核心思想后將教學的重點進行轉移,加大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力度,以學生的不斷發展為依托,著力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與能力,讓課堂教學獲得良好的發展。但在改革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棘手的問題。首先,在初中英語中,學生的自主性仍然沒有被喚醒。部分教師在新課程改革中更重視課堂的組織形式,也就是使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將傳統教學中的優秀做法摒棄殆盡,這使英語教學流于形式。其次,自學的方式存在做秀嫌疑。自主、合作、探究是鍛煉學生能力的良好方式,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給予學生的信任與自由不夠,在觀念上還存在一定的偏差。有些教師甚至將合作學習作為一種做秀的手段,不重視學習的方式與過程,難以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所以,沒有將自主教學落到實處是初中英語教學因循守舊的重要原因。
為了促進學生主體意識的覺醒,成為學習的主體。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我們要做到以學生的興趣為依托,將課程設計為層次鮮明、知識豐富的形式,并借助游戲、演講、辯論等形式讓學生提高參與意識,在活動中鍛煉自己的能力。隨著多媒體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方式適合初中英語教學,網上學習平臺,例如百詞斬、英語盒子等軟件的推陳出新,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更為直觀的感受,并能夠借助這樣的平臺進行交流,提高互聯信息的應用,把握最新穎的學習方式和最權威的知識內容。可見,新課程改革給初中英語教學帶來了新的發展與契機,同時,課程的發展也能推動新課程改革的持續進行,所以二者是相互推進的關系。
張潔說過:“任何一種興趣都包含著天性中有傾向性的呼聲,也許還包含著一種處在原始狀態中的天才的閃光。”要想激發學生的聰明與智慧,就要借助興趣這個有效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成為學習的主人。要想喚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就要從學生的興趣出發,選擇學生喜歡的學習形式,幫助學生提高自主學習的意識,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環節的時候要考慮到班級學生特點,找準切入口,進行教學。初中英語教學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教學活動設計的不合理,存在做秀的嫌疑,這一方面是教師認識不清造成的不良后果,同時也是學生主動意識缺失的原因,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在設計探究內容與環節的時候要做好合理規劃,針對課程內容找準合適的教學方法,保證教學的成效性同時也能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成就感。
有效地檢測是發現問題,鞏固英語知識,改進學習方法的有效手段,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不能忽略檢測環節的重要作用。檢測的手段和方式有許多,沿用最廣的就是卷面檢測,但是隨著課程改革的發展,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卷面檢測的片面性與局限性,因此借助面試、口答、活動等方式進行檢測,倘若這些只作為輔助手段也無可厚非,但是部分教師用這些手段替代了卷面檢測的形式,這就有些難以實現。只有在有效的論證和科學的計劃下才能保證非卷面檢測的質量,這對于很多教師來說是做不到的。因此,課程改革給我們帶來的是新的思路與啟迪,而不是對傳統做法的抨擊與棄用,教師要把握好這一尺度,避免影響教學效果的實現,所以教師對于考評辦法要進行充分的論證,提高教學的針對性。
良好的英語素養既來自課堂的培養,又取決于學生自我的努力,因此只有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動腦思考,動手操作,才能走出初中英語教學發展的新道路。教育的改革與發展離不開個體能動性的發揮,只有在教育中充分開掘學生的潛能與個性,才能在時代發展中發揮英語教學帶來的優勢。
參考文獻:
[1]祝愛珍,韋建華,馮超.粵西地區初中英語課程改革現狀調查[J].海外英語,2015,(07) :22-25+30.
[2]占艷霞.淺談初中英語課程改革[J].學周刊,2016,(02) :202.
[3]陳曉嵐.新課程新理念--初中英語課程改革體會[J].中國校外教育,2016,(06) :88-89.
[4]張豹.初中英語課程改革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6,(19)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