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偉
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與其傳授學生知識,不如傳授獲取知識的能力。多給學生一些自由,讓他們思想的野馬在語文的課堂上縱橫馳騁;多給學生一些空間,讓他們智慧的種子在心靈的沃野上播撒;多給學生一些條件,讓他們行動的美景在探索的畫板上肆意地描畫。這是理想中的語文課堂。要想找到這一片語文教學的桃花源,架構起一個學習型的課堂,我個人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科學分組是構建學習型課堂學習方式的前提和基礎。小組分配的合理、科學與否直接關乎構建學習型課堂學習方式的成敗。很可惜的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很多教師并不太重視學生的分組,認為只要是把相同人數的學生放在一起就可以了。但實際上,分組是大有學問的。分組的最基本原則就是“和而不同”。所謂“和而不同”,就是把性別不同、性格不同、基礎不同、能力不同、成績不同的8到10名學生分在一個合作小組內。并且依據每個成員的特長分別設置記錄員、檢查員、糾錯員、總結報告員等角色。通過角色分工,明確小組成員的個人責任。記錄員負責記錄組內成員每天的答題情況;檢查員負責檢查每天的作業情況;糾錯員負責及時糾正組內成員所有的試題的錯誤,并提出改正意見;總結報告員要對每一周組內學習情況進行及時總結。這樣一來,大家分工明確,責任清晰,對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完成學習任務都大有裨益。
合理的評價機制是構建學習型課堂學習方式的重要保障。在科學分配小組成員之后,還要給每一個學習小組引進一套合理的評價機制。我是通過晉級制度來對各個學習小組展開評價的,它包括組內評價和小組之間的評價。組內的評價采用的是軍階晉升制:士兵——班長——排長——連長——營長——團長——師長——軍長——司令。具體做法就是讓小組的記錄員每天都要記錄本小組同學在課堂上的表現,并給予相應的分值。小組歸納員每周要對本小組各成員的得分情況進行及時的歸納,并由小組長作總結和點評。表現優秀的小組成員就可以根據得分情況晉升軍階。軍階最高的個人可以得到老師寫給家長的賀卡一張。小組之間的評價主要是通過組與組之間的競爭來完成。大家一起努力為自己的學習小組加分,使每一個小組成員都能意識到自己對于小組的價值和意義,既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又客觀上促進了小組的進步和提高。小組間的評價機制我采用的是爵位晉升制,共分成公——侯——伯——子——男五個等級的爵位。每天都會對每個學習小組的積分進行匯總,當某個小組積分達到晉級分數后就會在班級進行公布,保證競爭的公平和評價的透明公開。獲得爵位最高的學習小組可以獲得和校長合影的機會。
俗話說“鳥隨鸞鳳飛騰遠,人伴賢良品自高”。一個好的學科帶頭人是一個班級學習動力的引擎,他不僅能夠幫助老師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而且能夠帶動一批同學向上進步。我任課的兩個班級各有6個學習小組,平均每小組有8——10人,每一個學習小組的組長都是由那些語文基本素質比較扎實而又有很好的溝通能力的學生擔當。在學習一篇新課文之前,一般情況下我都是先把基本講課思路先和組長說一下,然后布置他們帶領本小組成員展開學習。首先,小組長接到學習任務后,自己首先要做好預習工作,只有自己學懂了,才能更好的帶領小組成員展開學習。在講必修一《荊軻刺秦王》這篇課文時,我就先把“密謀刺秦”“易水送別”“廷刺秦王”三個活動場景讓各個小組長做充分的預習,然后再根據場景不同,分別歸納不同場景下的人物性格,最后進行總結。其次,培養“學科帶頭人”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探索欲。
導學案是指引學生學習的方向,也是學生課文學習的抓手,可以毫不夸張的說,一篇導學案設計得是否合理,直接關乎一節語文課的成敗。要讓學生明白一個道理:想要解決導學案中的問題不研究課本是行不通的,只研讀課本不進行深入的思考也是不可以的。 所以導學案的設計一定要合理,而且還要科學。因為每個學生都不一樣,基礎不同,層次不同。在設計時一定要應有層次性、梯度性,應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還要圍繞教學目標,緊扣教材,具有啟發性。經過我幾年不斷的探索和不懈努力,導學案現在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模式,我把這種模式稱之為“一案六環節”,一案指的是導學案,六環節分別是:確立目標、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組織交流、評議小結、鞏固測標。這六個環節環環相扣,既相互獨立,又相互關聯。有了這個模式之后,我就從“主演”變成了“導演”,學生由“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學習熱情空前高漲,課堂的參與度有了大幅的提升,學習成績提高也就變得水到渠成了。
當然,任何一種課堂模式都不可能是完美無缺的,在具體的操作和實施的過程中,我認為學習型課堂學習方式存在著以下兩點不足之處:
教師對課堂的控制,應立足于保證維持學生討論的話題要始終圍繞著問題。有些時候課堂過于開放,學生討論的及其熱烈,但在談論過程中逐漸的偏離了語文,最后甚至會把一節語文課上成了時事評論課。這樣的課堂交流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價值。
為了避免課堂上出現冷場,許多教師在教學時采用多種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們既要看課堂是否活躍,還要看基礎知識掌握得是否牢固,語文基礎知識是語文的基石,沒有基礎知識的訓練,再活躍的課堂氣氛也會失去意義。
只要我們在心間灑下“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的種子,那么學習型的課堂學習方式就一定能夠開出絢爛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