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趙華
課堂教學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讓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凸顯,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讓學生參與課堂的程度加大。小組合作探究式學習是指以合作小組為基本單位,以小組目標的最終達成為標準,小組成員合作為主體,以小組總成績為評價體系。近二十年來,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研究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體系,倍受教育主管部門、學校領導和老師們的關注,并在教育教學中貫徹和落實。
1.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合作學習能使學生由被動變為主動。它要求那些已經掌握某些知識和技能的學生把知識和技能傳授給其它成員。此時,老師為了能夠教得更清楚、透徹,必須對所學的材料進行認真的閱讀和分析。其它學生也希望在課堂上表現出色,因此他們就要做好充分的預習工作。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自學能力自然就提高了,從而滿足了學生的心理需要,促進學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諧發展,最終達到使學生愛學、會學、樂學的目標,進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學質量。
2.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過程中教師能更好地培養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有利于學生獨立思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小組以學生自愿組合為前提,教師針對各小組之間存在學習程度差異較大的情況加以調整,使各小組的優生、中等生、差生合理搭配,學生程度達到基本平衡。在學習任務下達后,按各自能力與專長分工合作。
3、小組合作可以提高合作學習的效率,而小組討論是合作學習的重要形式,小組討論質量的高低直接反映和決定合作學習效果的優劣。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把握好討論的契機,選擇好討論的內容,使討論成為深化課堂教學、促進合作交流、參與互動、發展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小組合作學習是同學之間互幫互學,彼此交流知識的過程,也是互愛互助,相互溝通感情的過程。它使每一成員都溶入集體中,增強了集體意識。
4.小組合作學習能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在課堂教學中,師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交互活動是多邊進行的,這樣學生就能有更多的機會發表自己的看法,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創造性思維,形成相同問題的不同答案,自主發揮的空間更為廣闊,另外,在小組的合作學習中,同學之間相互協作,學習氣氛更為寬松,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通過滿足學生的各種內在需要激勵了他們的參與意識,同時讓他們在參與學習的活動中得到愉悅的情感體驗。
1.學生參與備課,師生做到課前準備充分。對各小組長進行培訓,教會他們如何給小組成員分任務。告知他們課文的課時分配,課件的制作方法等。還讓他們進行實際操作,使他們能在小組備課時能起到引領與示范作用。同時,要求他們每個小組都準備好教學參考資料,預習好課文,每個成員要熟知課文內容,指導小組成員如何把握重難點,如何突破重難點,在課文中做好標注和問題提示,注意時間的分配。然后讓小組長組織組員利于課余實際進行操練,不足之處再進行刪補,通過不斷完善,才能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學習。
2.課堂上緊扣教學目標,指導學生進行小組探究式學習。對于一篇課文,第一課時的教學與落實,學生們會根據既定的教學目標,有目的地進行生字教學,他們有的會采用開火車形式,有的會采用重點詞板書示范,有的會用聽寫形式加強鞏固等;他們還會利用時間檢查各小組同學的預習情況,然后進行總結評比;在整體感知課文上,老師會留一定的時間讓同學們再讀課文,當被提問到的同學答不到點子上時,老師都會通過點撥、提示等形式讓回答的同學能大致總結出文章內容和主題;第二課時主要是對課文內容的分析,這是教學的重點,也是突破難點的一個課時。在小組備課時教師可與小組長一起商量,安排語文綜合能力強、應變能力也強的同學來組織課堂,對問題的設置、提示、答案的出現時間,對突發事件的預見性和需如何面對等等,課前應與學生做好交待。同時課堂上,教師應坐在學生中間,認真聆聽,必要時要給他們以補充意見。對第三課時的總結、內化和遷移,可結合課堂導練和課后練習進行教學,也可以讓各小組總結后進行匯報,組織者進行點評,教師必要時進行補充,從而達到教學目標。
3.課堂教學后的小組合作探究學習。主要是指學生在結束課堂學習后進行的學習。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結合學生生活的實際來布置作業讓小組成員共同完成。這樣一來,學生所掌握的知識不再單純是課本知識,而是能擴充到更廣的范圍。如學習完了七年級下冊《太空一日》課文后,上課小組成員布置同學們課后通過查閱有關書籍,或通過媒體了解我國發射神六、神七到神十一的具體時間,航天人員,他們上太空的任務和反饋的信息,讓同學們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次,把自己所了解的知識先在小組里進行交流,然后通過推薦的形式讓一兩位同學上臺進行分享。這對學生提高學習語文的興趣、發揮潛能深入學習語文知識是很有幫助的。
4.課后評課、總結,不斷提升小組備課和上課的質量。這種放手讓學生上課的教學模式,在實施過程中存在一些不足,如學生在備課過程中考慮不夠周全;小組與小組、組員與組員中的個體差異導致學生課堂反應也不同;備課與上課的距離較大等問題,這樣就需要課后教師給他們進行評課和總結,從而提高學生集體備課、上課的能力。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使用小組合作探究式教學方法,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這不但能夠體現學生主體地位,讓每一位學生真正地融入到語文教學過程中,并且能夠輕松地進行學習,從而感受到學習的快樂。長期堅持這種教學方法,不但能夠提高初中語文的教學質量,還能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促進學生長遠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