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忠誠 歐問問
新課程改革對初中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這需要初中語文教學改革進一步推進,改變傳統的教學思路與教學方法,提出新型的、有效的教學思想與方法,真正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使之能夠僅僅圍繞學生實際情況來展開教學,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其中,有效學習,提高自身知識水平、基本能力、意識、素養等,促進學生個性化、全面化發展。由此看來,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思路與方法的創新是非常有意義的。
新課程改革的情況下,進行創新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新課改提出了一種全新的人才觀,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注意培養受教育者的創新思想、創新精神及創新能力,使之逐漸成為創新型人才,使其能夠社會發展做出貢獻。當前初中語文教學實際情況不容樂觀,因為傳統教學思路與方法的應用,致使課堂教學枯燥,不能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充分發揮自身想象,有效學習語文知識,同時逐漸形成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對此,語文教師應當積極革新初中語文教學,尤其是創新語文教學思路與方法,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在參與語文教學活動、有效學習知識的同時,逐漸形成創新意識,提升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促使學生良好的成長與發展。
明確新課程改革下初中語文教學思路與方法的創新,能夠改變語文教學現狀,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向創新型人才的方向邁進。那么,如何在新課改背景下創新初中語文教學思路與方法呢?筆者參考相關資料,并總結自身的工作經驗,提出如下建議:
新課程改革提高了教師的主導地位,教師有責任、有義務為了良好地引導學生、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語文知識,使之在語文教學中收獲知識、能力、意識、素質等,促使學生全面個性化發展。基于此,在創新初中語文教學思路與方法之際,應當注意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提升教師的創新意識。學校應當組織教師學習新課程標準及創新教育理論,讓教師真正認識到自身的不足,認識到傳統教學觀念存在的弊端與缺陷,進而注意更新教學觀念,樹立正確的、與時俱進的教學觀念,同時在日常教學之中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能夠有意識地運用新型的、貼合教學實際的教學思路,提高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和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和思考問題,從而有效進行學習語文知識。例如某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濟南的冬天》一課的學習中,首先呈現了濟南冬天的場景圖,之后讓學生自行閱讀課文,對比分析文章中所描述的濟南冬天與你所看到的是否相同,相同之處又在哪里?如此可以讓學生不盲從地閱讀文章,而是注意在腦海中勾勒濟南冬天的場景,這對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領悟課文有很大幫助。
為了能夠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地參與課程學習,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基于此,在創新初中語文教學思路與方法之際,還要注意正確認識情境教學法的應用價值,將其有效應用于初中語文教學之中。從新課改的角度來講,創設教學情境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將學生引入到教學內容上,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有效學習,那么學生不僅收獲了知識,還培養了自身創新能力、主動學習能力等。當然,要想使教學情境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充分發揮作用,需要教師詳細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如興趣愛好、學習能力、性格特點,結合教學內容,選擇適合類型的教學情境,如生活情境、問題情境等,進而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使之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投入到語文教學中。
為了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還可以運用互動教學法,并且將其有效應用到語文教學之中,這能夠調動學生的能動性,使學生在與其他學生互動、與教師互動的過程中,感受到語文知識學習的樂趣,從而有效學習。為此,語文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活動的實踐過程中,應立足教學活動的這種“交往互動”屬性,為學生提供一個進行互動學習的平臺,并予以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能夠深入探究知識。例如,某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秋天的懷念》課程教學中,為了使學生能夠有效的學習課程,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并且提出了與課程相關的問題,如作者所表達的情感?秋天的懷念是什么意思?讓每個小組進行文章閱讀與問題討論,最終給出答案,解答準確的小組有獎勵,這為學生創造了互動機會,促使其在互動中主動接觸和學習知識,這對于學生真正掌握和理解課文有很大幫助。
基于本文一系列分析,改變初中語文教學現狀,使之滿足新課改要求,良好地教授和培養學生,促進學生個性化、全面化的發展,應當將重點放在創新教學思路與教學方法,如注意提升教師的創新意識、注意良好的創設教學情境、注意開展互動型教學活動等。所以,為了使初中語文教學具有較高的教育性、有效性、適用性,積極創新其教學思路與方法很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