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燕
(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蘭州路小學)
小學班主任是培養學生素質和提升學生成績的重要支柱,在新課改熱潮中,小學班主任也應緊跟時代進步,對教育方式和教學理念有更深層的理解,對自身要求也要逐步提高,使教學水平上升一個新高度,為國家培養優秀的人才。
隨著社會不斷進步,傳統以老師作為主導教學地位的觀念已經被淘汰。學生懼怕老師、服從老師的現象已經明顯改善。現如今,學生叛逆心理嚴重,主張張揚個性,不服從管理現象日益加重。甚至有些家長對孩子已經放任不管,任其自行發展,這就需要班主任結合學生實情況對其進行教導,避免其誤入歧途。對于剛接管班級的班主任來說,從一開始就應該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意識以及自身生活習慣,避免中途出現說教難、管不聽的情況。隨著時間的推移,班主任應該積極了解每位學生的家庭狀況和性格特點,建立和學生之間的信任,甚至成為朋友。針對這個年級的學生心理特點,摒棄傳統的管教方式,采用多表揚、多鼓勵的教育方法,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營造充滿快樂、輕松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課上積極回答問題、課下主動參與各種活動。老師也可設置一些小獎品,對表現好的同學進行表彰,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增加學生學習的動力。同時增進了師生情感,建立了和諧融洽的相處模式,學生對老師的抵觸心理也會漸漸消失,加強了對學習的熱情。
習慣改變命運。歸根結底,教育的真正意義就在于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促使學生不僅獲得優異的學習成績,還能在以后的道路上有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載體,平時對學生的培養要從一點一滴抓起,不放過每一個教育細節。例如,在大掃除時,應嚴格要求學生清除衛生死角,并對各組所打掃的區域進行評判,對表現較好的小組進行表揚。既培養了學生細心、耐心的優良品質,又可以促進形成良好的教學環境。養成良好的行為就要從小抓起,在學生心智尚未完成熟之前,給其灌輸正確的人生觀,培養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小學階段是最難管理的階段,學生心理不成熟且叛逆,對說教反感。現如今,多數學生都是獨生子女,所以一些父母過分溺愛,致使學生養成頑皮、霸道的性格特點,甚至頂撞老師;還有的學生是單親家庭或者留守兒童,這就導致學生自卑內向的心理。這就要班主任在跟學生接觸過程中切實了解每個學生的家庭情況,既要對狂傲的學生進行有效管教,還要顧及一些學生的自尊心不受傷害。
在管理時應創新思路。站在多方面角度衡量自己的言行舉止,針對不同特點的學生制造不同的教育方案。轉變傳統的批評教育方式,讓學生放下對自己的芥蒂。在學生遇到困難時能把老師當成朋友進行溝通交流,傾聽學生內心的想法,為他們提供解決方案。與此同時,老師也應該讓學生尋找存在感、歸屬感。例如,對學習成績好的同學進行當眾表揚,并進行獎勵(小紅花、鉛筆、橡皮等),對學習差的同學也可以給他們分配一些小差事(搬桌椅、收作業等),讓他們在這些事件中找到存在感,感覺老師并沒有放棄他們,享受被重視的感覺。這樣就會有效改善他們叛逆、調皮的性格,激發他們往好的方向發展。只有使其轉變了思想,才能在其他方面取得進步。
班會課是班主任教育學生的重要時間段,傳統的班會整節課都是“批斗大會”,讓學生產生懼怕、反感的心理。創新的教學方式就要求班主任對學生充分尊重,讓學生占據主體地位,改進班會內容和形式。教師可以根據班級狀況設立一個主題,比如最近學生之間發生了沖突,班主任可以讓學生以“團結”為題材,開展一個辯論會或者相關話劇表演。老師給同學分配好職務,選出組長,在組長的帶領下進行資料搜集、整理、討論、發言等等。開班會時選出5名學生輪流擔任主持,既避免了學生和老師的正面沖突,又對犯錯的同學進行了有效說教,同時提升了其他同學的動腦能力以及膽識的鍛煉。
傳統的學校管理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只要學習好就是老師以及家長心目中的好學生。隨著社會不斷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也多種多樣。所以單一的成績優異已經不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班主任就要重新審視對小學生的評判標準,從德、智、體、美、勞等多方面進行考量。及時發現學生的特長和不足,實現多方面發展人才。目前,小學生多數都是家中獨生子女,父母的溺愛導致其生活自理能力較差,班主任在培養勞動方面就要研究好策略。例如,在搞衛生時,老師可以以身示范,提高學生對勞動的興趣。根據學生自身情況進行合理分工,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品性,讓學生體會勞動的樂趣,同時也增進了師生感情。但是有些學校和老師怕勞動耽誤學生學習,影響學習成績,就想辦法替學生完成勞動任務,這就使得學生成為學習的奴隸,限制了學生多方面發展。所以在培養學生時,首先老師應該有正確的教育觀念,才能引導學生長期發展。
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還應注意加強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將學生在學校的情況及時反饋給家長。如果只靠在學校班主任單方面管教是遠遠不夠的,學生回家之后,家長也應積極配合班主任進行管理,將學生在家的表現向班主任匯報,便于班主任更好的掌握學生的真實情況。只有家長和老師密切配合,才能有效管理學生,使其擁有優秀的人格品質。
根據社會發展需要,培養自立、自強、自信的學生勢在必行。社會競爭殘酷,很多學生在步入社會之后受不了現實的打擊產生墮落、甚至輕生的心理。所以在小學階段就應該培養學生正確看待競爭,為以后步向入會打下基礎。在選拔班干部時,老師可以讓學生進行競選演講,全班同學結合平時的表現,進行投票選舉,得票最多的即是班級的班干部。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設置“值周班長”“值日班長”等輔助班干部進行班級管理,讓學生體會管理的樂趣以及競爭的殘酷。
班主任在小學管理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既要對學生日常的行為規范進行有效控制,又要對其心智、人品等進行重點培養。班主任對一個班級的管理方式會影響到整個班級的學習狀況和整體素質。培養優秀人才、提升國民素質就應該從小抓起。一個好的人生導師,可以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小學班主任在學生成長中擔任著這一重要的角色,應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培育出新一代符合國家發展需要的進步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