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正華
(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山城街道巖底小學)
教育部2014年印發的《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首次提出“核心素養體系”概念。核心素養不僅成了學生培養的重要目標,也對教師、班主任提出了相應的要求。關于核心素養這一概念,學界作了一些探討。褚宏啟認為核心素養是為了適應21世紀的社會變革,人應該具有的素養。這主要是從時代背景來界定。而劉永存、尹霞認為應該將中小學班主任核心素養置于班主任的活動場域中加以審視。小學班主任核心素養,是小學班主任這一職業群體區別于其他群體的根本素養,是支撐小學班主任這一角色、職能得以實現的基礎,是小學班主任所有素養之核心。因此,小學班主任的核心素養具有特質性,又因其緊緊聯系小學班主任這一群體,又具有整體性。
小學班主任以自身的言傳身教在學生成長施加潛移默化的影響,對學生核心素養的養成起至關重要作用。作為小學教育中的紐帶、教育者、管理者,小學班主任應該具備人本觀的思想素養、淵博的學識素養、高尚的師德素養、良好的溝通素養。
隨著2014年教育部出臺關于核心素養的政策,核心素養成為培養學生的重要目標。核心素養理念的提出回應了我國21世紀應該“立什么德、樹什么人”問題,深化了素質教育的內涵,也標志著我國教育關注點從知識、技能轉移至“人”本身,這是教育上人本觀復歸的重要體現。這也要求作為教學一體化過程中的班主任應具備此觀念,才能真正落實核心素養教育理念。小學班主任應摒棄以往的“唯分數論”“唯技能論”等不良傾向,掌握與具備人本觀為主的思想素養,以此來指導班級管理工作,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真正達到育人價值。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這是為人師表的要求,淵博的知識素養是班主任核心素養的基本構成。班主任教師只有自身擁有了淵博的知識,才能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知識需求,才能在學習中答疑解惑,指導學生,幫助學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班主任只有擁有了淵博的知識,樹立起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拓展自己的視野,才能在學生面對新情況、探究新問題時提供有效指導。
師德是小學生班主任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是影響著學生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在小學階段,班主任是學生最親近、最尊敬的人,而學生具有天然的向師性,班主任往往成為學生最直接的榜樣。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也時刻影響著學生,時而被學生模仿;班主任自身道德水平始終在潛移默化中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學生,也影響著學生的道德判斷。因而班主任高尚的道德素養對學生的健康成長起著重要的示范作用。班主任只有具備高尚的師德素養,熱愛教育、熱愛學生,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發揮良好的示范作用,學生才能在心理接受與認可班主任,且接受班主任的教育與管理,投身于班主任與學生的統一體中。
雅斯貝爾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談到,“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在此教育過程中,溝通起著重要作用。皮亞杰認為小學階段的兒童正處于自我中心語言逐漸消失,與同伴形成了相互協作的關系,基本克服了對成人既愛又怕的“單方尊敬”狀態的階段。因此,這時小學班主任良好的溝通素養在平時教學與班級管理中就有著關鍵的作用。班主任應該掌握與學生溝通的能力,溝通藝術,注重學生的心理疏導、情感交流,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做學生的“知心人”。
小學班主任核心素養在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基礎,影響著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養成。小學班主任的核心素養的提升也是班主任專業發展的致力之處。作為小學班主任,應明確班主任核心素養的構成,有清晰的自我認知,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深入學生,不斷提升自身的思想素養、師德素養、學識素養、溝通素養。作為學校,應搭建好提升班主任核心素養的平臺,舉辦有關班主任專業發展的活動,在實踐中提升班主任隊伍的能力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