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惠 馬潛
摘要:近年來,危害食品安全案事件一直是人們熱議的焦點,筆者通過對某縣檢察院近三年來辦理的生產銷售食品類犯罪案件進行調查分析并提出改進建議,以期能夠共同守護我們“舌尖上的安全”。
關鍵詞:生產;銷售;犯罪
中圖分類號:D91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7)35-0128-01
作者簡介:馬玉惠,女,河南省唐河縣人民檢察院研究室,主任;馬潛,男,河南省唐河縣人民檢察院案管辦,干警。
一、此類案件的基本情況和主要特點
(一)案件數量、批捕數、起訴數呈下滑趨勢
2014年共受理生產、銷售食品類犯罪案件140/141人,其中提請批捕49件/49人,批捕43件/43人,起訴78件/78人;2015年共受理84件/91人,其中提請批捕19件/24人,批捕13件/15人,起訴57件/57人;2016年共受理8件/8人,其中提請批捕0件/0人,起訴6件/6人。
(二)有毒、有害食品案件居多且危害程度較嚴重
經統計,該院受理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131件/135人,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案件有101件/105人。
(三)涉罪對象較集中
在向法院提起公訴的141件案件中,涉案對象主要集中在包子、油條、蛋糕、鹵豬蹄、食用鹽、保健品等。其中,包子、油條、饅頭中鋁殘留量超標案件有41件,占比29.08%;保健品中檢測出違禁藥物成分等案件有35件,占比24.83%;蛋糕中鋁殘留量超標案件有25件,占比17.73%;鹵豬蹄和鹵肉中被查到含有工業松香案件有17件,占比為12.06%;食用鹽中未檢測出碘成分案件有14件,占比9.91%;其他類型諸如毒豆芽等案件共有9件,占比6.38%。
(四)作案地點多分布在鄉鎮早餐店、計生保健品店等
以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的68件案件為例,在33件涉及計生保健品中檢驗出有毒有害成分案件中,有21件主要分布在古郭灘、桐寨鋪等鄉鎮的個人計生用品店、同春堂聯鎖藥店等;在23件涉及早餐店被查出鋁含量超標油條案件中,有14件主要分布在鄉鎮的胡辣湯店、包子店。
(五)涉案人員以被判處緩刑情形居多
在141件該類案件的有罪判決中,被判處緩刑判決116件116人,占82.23%,最高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最低判處拘役四個月緩刑一年。實刑判決25件25人,占17.77%,最高判處有期徒刑一年,最低拘役四個月。
二、辦理此類案件的疑難點分析
(一)食品加工銷售環節缺乏有效監督
近年來,含鋁包子、油條中鋁含量嚴重超標、蛋糕中使用膨松劑、胡辣湯或麻辣燙中添加罌粟等違法犯罪案件時有發生,主要集中在“快餐業”“小飯桌”“熟食加工”等行業,其特點是經營規模小、人員文化素質低、地點隱蔽,疏于管理等。
(二)監管部門職責界定不清
根據《食品安全法》的規定,食品生產、加工、流通、餐飲不同環節的單位分別由不同的部門監管,生產食品由質檢部門管,流通銷售由工商部門管,餐飲單位由食品藥品部門管,食品安全監管存在著諸多漏洞或盲區,這也是一些“黑工廠”“黑作坊”“黑窩點”長期存在的主要原因。
(三)證據的證明標準認識不統一
危害食品類案件中罪與非罪、此罪或彼罪的區分鑒別難度較大,證據收集或固定較為困難,公檢法三家對此類案件是否構成犯罪的證據證明標準理解不一,且分歧較大,造成一些本該夠罪的刑事案件流失。近三年來,共有35件/41人此類案件因無法查清嫌疑人作案前是否系明知,以事實不清證據不足而做出不予批捕、不予起訴決定。
(四)涉案人員被刑事處罰的力度太輕
經統計,2014年查案對象主要集中在使用工業松香的鹵豬蹄、鹵肉等,該類案件的立案數量2014年39件,2015年銳減到7件,2016年下降到0件。而涉案計生保健品類案件在2014年5件,2015年上升到33件,2016年又下降到3件。由此可見,生產、銷售食品類犯罪案件的查處存在依賴集中運動式執法的現象。綜合法院往年判決情況,危害食品安全類犯罪的刑事處罰也以罰款、緩刑執行居多。
三、對策建議
(一)加大宣傳教育力度
持續加大對食品安全的宣傳教育力度,可以探索通過公共場所宣傳教育片巡回播放、講法進社區進學校、街頭法庭現場審理、微博微信通報案情等形式,讓更多群眾熟知各類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相關地方性規定,做到知法守法,敬畏法律,敬畏“舌尖上的安全”。
(二)形成常態化監督模式
可以在一定范圍和區域內下發通知或要求,就食品流通各環節予以收、轉、放權,簡化檢查審查流程,明確到具體的單位和部門。檢察機關也需加大監督力度,通過繼續偵查取證建議、檢察建議、糾正違法通知等形式,督促公安機關和其他相關單位常態化辦理此類案件。
(三)證據證明標準亟需統一
近兩年來,受困于公檢法三單位未達成統一的受立案標準,以及辦案單位警力不夠,有毒有害成份鑒定時間過長等原因,致使辦理的危害食品類刑事犯罪的批捕人數、起訴人數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四)建立偵訴審一體化機制
對于可能涉嫌犯罪的食品安全案件,在公安機關提請批捕和移送起訴前,檢察機關可組織人員提前介入,研究案情,對涉嫌罪名、偵查方向、證據收集等進行引導,保證案件質量和快速辦理。
[參考文獻]
[1]張俊岳.當前食品藥品案件偵查難點與對策[J].湖北警官學院學報,2014(9).
[2]王聰.民生安全視野下食品藥品安全罪刑法完善[J].中國檢察官,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