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淑宇
[摘要] 目的 探討大型體檢中心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價值。方法 研究對象為大型體檢中心糖尿病患者200例,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間收治,通過電腦隨機的方式,平分為兩組,即常規組與研究組,兩組分別有100例。常規組患者接受常規化健康宣教,研究組患者則在常規組基礎之上進行全方面的健康教育。結果 比較兩組體檢時的血糖水平,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12個月后兩組血糖水平均低于體檢時(P<0.05),且研究組低于常規組(P<0.05)。統計兩組護理滿意度,結果發現研究組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體檢中心的糖尿病患者,加強健康宣教能夠幫助患者有效降低血糖水平,促進患者滿意度提升,值得大型體檢中心進一步普及應用。
[關鍵詞] 大型體檢中心;糖尿病;健康教育;血糖水平;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9(a)-0101-02
糖尿病是一種代謝性疾病,近兩年來隨著人們飲食結構的變化以及生活質量的提升,使得該病的發生率逐漸呈攀升態勢。糖尿病是因為胰島素作用障礙、胰島素分泌缺陷所致,病理檢查提示患者機體血糖水平過高,另有患者伴有或不伴有腎、眼、神經系統、心血管功能障礙,若疾病嚴重的話,很有可能會引起高滲昏迷、酮癥酸中毒[1]。對此,糖尿病患者在接受臨床治療的這一過程中,需對其進行合理有效的健康宣教,以加強患者健康意識,滿足患者健康需求,提高患者生活質量[2]。故該次研究以2016年3月—2017年3月大型體檢中心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00例為研究對象,探討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大型體檢中心糖尿病患者200例為研究對象。均符合WHO所提出的糖尿病診斷標準,均自愿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嚴重合并癥的患者。通過電腦隨機的方式,平分為兩組,即常規組與研究組,兩組分別有100例。研究組中67例男性研究對象,33例女性研究對象,年齡25~77歲,平均(45.4±4.7)歲,病程2~10年,平均(5.2±1.3)年;常規組中66例男性研究對象,34例女性研究對象,年齡24~77歲,平均(45.6±4.6)歲,病程2~13年,平均(5.5±1.5)年。對比兩組臨床資料,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性較大。
1.2 方法
常規組患者接受常規化健康宣教,研究組患者則在常規組基礎之上進行全方面的健康教育,主要包括①營造優良的宣教環境:大型體檢中心內的布置必須保持合理、保持美觀,搭配現代化的配飾,以滿足患者現代審美要求。根據季節進行變換,張貼、懸掛通俗易懂的宣教海報,對宣傳欄、櫥窗進行充分利用,以張貼糖尿病知識健康家教育的標語,對宣教形式進行不斷創新,使宣教影響力最大化。②組建高質量的健康宣教隊伍:安排大型體檢中心所有的醫務人員積極參與專業技能、禮儀等活動的培訓以及專題講座,促使其綜合素質進一步提高,以便于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更好的服務。針對參與培訓活動的醫務人員實施考核,以確保糖尿病患者能夠得到更專業、質量更高的健康知識。③優化體檢前后的流程導向和咨詢服務:體檢前,由專業的醫務人員為患者進行高質量的宣教,面對患者及其家屬時,醫務人員必須保持高度的專業素養、飽滿的熱情,將糖尿病相關知識詳細告知于患者及其家屬,并重點宣講糖尿病的控制和預防。④為患者設計針對性的體檢方案:按照患者性格特點、病情狀況,為患者制定適宜的體檢方案,以防出現漏診、誤診。對于空腹采血、腹部B超診斷的患者,完成檢查后叮囑患者及時飲食,以避免低血糖。針對已經完成檢查的患者,為其進行健康咨詢,著重講解有關注意事項。⑤健康宣教:大型體檢中心應該對糖尿病相關知識進行收集、整理,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匯集成冊,并將冊子發放給糖尿病患者,引導其認真學習,讓患者了解宣傳手冊上所提出的糖尿病預防辦法,以此來促進患者積極配合臨床治療。告知患者一定要在家中養成良好的作息時間,摒棄不良的飲食習慣、生活習慣,每日少食多餐,堅持“三高一低”。囑咐患者適當進行鍛煉,運動量、運動時間必須循序漸進,禁止過度運動。囑咐患者按時按量用藥,定期檢測血糖或是到體檢中心接受血糖監測。
1.3 觀察指標
在患者體檢時、健康宣教12個月后,檢測患者血糖水平,并詳細記錄每例患者的血糖數據并制作成表格,予以分析。以自擬問卷表,調查患者對健康宣教的滿意度,調查內容有體檢過程、宣講環境、健康教育以及護理質量等,總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護理滿意度越高。
1.4 統計方法
將所得數據錄入SPSS 21.0統計學軟件予以分析。率(%)表示計數資料,用χ2檢驗;(x±s)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血糖水平變化情況
比較兩組體檢時的血糖水平,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12個月后兩組血糖水平均低于體檢時(P<0.05),且研究組低于常規組(P<0.05)。見表1。
2.2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
統計兩組護理滿意度,結果發現研究組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現階段,糖尿病的發生率隨著人們的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的變化而不斷呈上升趨勢,嚴重影響著患者的身心健康[3]。建設大型體檢中心,并以此對糖尿病患者開展健康宣教,能夠提升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4]。以常規健康教育作為基礎而發展起來的全面系統化的健康教育,集生理護理、心理護理于一體化[5]。首先而患者創造優良的健康教育環境,以避免患者在健康教育時因為陌生的環境而產生認知錯誤,所開展的一種以心理護理為核心的健康教育對策,在幫助患者解決心理疑惑的同時又緊密了醫務人員與患者之間的關系,促使患者治療的積極性進一步得到提升,為后續開展健康宣教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6]。然后,通過運動、飲食、用藥指導,幫助患者解決糖尿病所致的生理問題,對血糖控制發揮著積極的作用[7]。從該次研究中亦證實:健康教育12個月后,研究組患者的血糖水平明顯下降,與體檢時的血糖水平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且接受綜合性健康教育的研究組,12個月后的血糖水平顯著低于常規化健康教育的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滿意度問卷調查,結果分析得出,研究組患者對此種健康教育護理模式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知,綜合性健康教育在大型體檢中心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具有顯著的優越性。
綜上所述,通過組建高質量的健康宣教團隊、營造良好的宣講環境、優化健康體檢過程及咨詢服務、為患者制定針對性的體檢方案等為主的綜合性健康教育方案,能夠幫助糖尿病患者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且患者護理滿意度較高,值得大型體檢中心進一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曹翠萍,陸群,謝玲.個體化健康教育在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7(16):1974-1975.
[2] 孫金姍,李健,孔祥靜.基于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健康教育,2017(9):848-851.
[3] 林文,陳宏斌,劉芳. 體檢科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臨床價值探析[J]. 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2):135-136.
[4] 葉秋霞,許巧玲,林宇芳.健康體檢科對糖尿病患者實施護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2016,19(22):153-154.
[5] 孫曉敏,汪虹,許方蕾,等.個性化健康教育對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為及血糖控制效果的影響[J].中國護理管理,2015,15(2):179-182.
[6] 熊曉榮.中醫特色糖尿病健康教育對社區糖尿病患者的干預效果評價[J]. 中國健康教育,2015,31(1):71-72,79.
[7] 陳鴻爾,葛慶青,鄭亞華,等.同伴情景式健康教育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應用[J]. 中國護理管理,2014,14(5):497-49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