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婉玉+魏玉意
[摘要] 目的 研究糖尿病患兒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護理效果。方法 該次研究選取的研究對象為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間在該院進行治療的糖尿病合并支氣管哮喘患兒,將66例患者計算機隨機分為2組,每組33例。將實施常規護理干預的患者納入對照組,將采用全面護理干預的患者設為觀察組。將兩組糖尿病合并支氣管哮喘患兒的護理效果、護理依從性、舒適度、住院時間以及患兒家長滿意度進行比對。結果 觀察組糖尿病合并支氣管哮喘患兒的哮喘總控制率、護理依從性、護理舒適度、住院時間均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糖尿病合并支氣管哮喘患兒家長的護理滿意度與對照組相比更高(P<0.05)。結論 在糖尿病合并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實施積極的護理干預有助于患兒護理依從性和舒適度的提高,進而提高護理效果和患兒家長滿意度,有利于患兒恢復。
[關鍵詞] 糖尿病;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9(a)-0161-02
糖尿病合并支氣管哮喘患兒在急性發作期的病情若未得到有效控制,會對患兒生命產生極大的威脅,故此在患兒接受治療期間還需加強護理干預[1]。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從該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支氣管哮喘患兒中抽取66例作為對象展開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治的66例糖尿病合并支氣管哮喘患兒作為研究對象,計算機隨機分為兩組,每組有33例患者。66例患兒均與美國糖尿病協會(ADA)制定的糖尿病診斷標準和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呼吸學組制定的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相符合。觀察組男、女性患兒分別為20例、13例;年齡范圍:下限值為16個月,上限值為11歲,年齡平均值(5.86±2.43)歲。哮喘發作情況:輕度發作6例,中度發作20例,重度發作7例。治療情況:規范化吸入治療8例,間斷吸入治療12例,未經吸入治療13例。對照組男、女性患兒分別為19例、14例;年齡范圍:下限值為15個月,上限值為12歲,年齡平均值(5.93±2.47)歲。哮喘發作情況:輕度發作5例,中度發作22例,重度發作6例。治療情況:規范化吸入治療7例,間斷吸入治療11例,未經吸入治療15例。兩組糖尿病合并支氣管哮喘患兒各項資料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規護理干預--對照組方法 對該組患兒實施內科常規護理干預,在患兒治療期間做好氧療、用藥和體溫護理,并安撫患兒的情緒,將血糖控制和哮喘控制的方法及飲食注意事項詳細告知患兒家屬。
1.2.2 全面護理干預--觀察組方法 對該組患兒實施全面護理干預,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幾點:①環境護理:病房內保持充足的光線和適宜的溫濕度(20℃,50%~60%),定期開窗通風。在清潔病房時使用濕布擦拭患兒接觸過的物品,清除灰塵,叮囑患兒家屬室內嚴禁吸煙,并保持室內安靜。②體位護理:責任護士先向患兒家長了解患兒的生活習慣,將物品按照患兒的需求進行合理擺放。對患兒的呼吸狀況進行評估,在哮喘急性發作時,將嬰幼兒抱在懷中,年齡較大的患兒采取半坐位或選擇舒適體位;當哮喘重度發作時,患兒流汗較多,護理人員需及時使用溫熱水擦拭患兒全身,將衣物和被褥及時更換,做好保暖工作。③心理護理:在哮喘發作時,患兒及其家長均存在煩躁、焦慮以及緊張等情緒,且喘憋嚴重的患兒會出現恐懼感和瀕死感,護理人員應在患兒入院后多與患兒進行接觸和交流,拉近與患兒之間的關系,提高患兒對護理人員的信任感,將患兒病情及時、耐心地向患兒家長解釋,并將哮喘和用藥相關知識告知患兒家長,使患兒家長的不良情緒減輕,便于積極配合醫務人員的工作,使患兒接受治療。④霧化護理:在哮喘發作使用霧化治療期間,首先需先做好霧化吸入前的準備,在霧化吸入時指導年長的患兒采取直立坐位,年幼的患兒由患兒家長抱著坐在腿上進行治療。⑤健康教育:在患兒出院時,護理人員將哮喘的誘發因素、哮喘發作前的先兆癥狀詳細告知患兒家長,叮囑患兒家長密切觀察患兒面色、精神狀態和呼吸狀況,便于及時發現異常并及時進行治療,同時叮囑患兒家長需對患兒的血糖水平進行嚴格的控制,按照患兒的年齡等情況幫助患兒進行適當運動,并根據運動情況制定合理的飲食計劃。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觀察兩組糖尿病合并支氣管哮喘患兒的護理效果(哮喘控制情況),分為完全控制、部分控制和未控制3個標準,將前兩項標準的概率之和作為總控制率。②由責任護士對兩組糖尿病合并支氣管哮喘患兒的護理依從性進行判斷,完全依從:各項護理操作均能安靜地配合;部分依從:在部分刺激性護理操作時存在哭鬧、不配合的情況;不依從:存在抗拒心理,極少數護理操作配合,計算護理依從性(完全依從概率+部分依從概率)。③采用調查問卷統計兩組糖尿病合并支氣管哮喘患兒的舒適度以及兩組患兒家長對護理服務的滿意情況,實施百分制,60分以下為不舒適、不滿意。④統計兩組糖尿病合并支氣管哮喘患兒的住院時間。
1.4 統計方法
將計數資料如護理效果、護理依從性、舒適度、患兒家長滿意度等和計量資料如住院時間情況等錄入到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分別用[n(%)]表示,行χ2檢驗、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行t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意義。
2 實驗結果
2.1 護理效果
觀察組糖尿病合并支氣管哮喘患兒的哮喘總控制率比對照組明顯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護理依從性
觀察組糖尿病合并支氣管哮喘患兒的護理依從性為96.97%,其中包括完全依從23例,部分依從9例,不依從1例。對照組糖尿病合并支氣管哮喘患兒的護理依從性為72.73%,其中包括完全依從13例,部分依從11例,不依從9例。兩組糖尿病合并支氣管哮喘患兒的護理依從性比較明顯是觀察組更高(χ2=7.51,P=0.01)。endprint
2.3 護理舒適度、護理滿意度及住院時間
觀察組糖尿病合并支氣管哮喘患兒的護理舒適度為31例(93.94%),住院時間為(5.22±2.14)d,患兒家長滿意度為96.97%(32/33)。對照組糖尿病合并支氣管哮喘患兒的護理舒適度為23例(69.70%),住院時間為(8.45±2.67)d,患兒家長滿意度為78.79%(26/33)。同對照組進行比較,觀察組的護理舒適度更高(χ2=6.52,P=0.01),患兒家長的護理滿意度更高(χ2=5.12,P=0.01),住院時間更短(t=5.42,P=0.01)。
3 討論
兒童糖尿病具有年齡小、飲食控制難度大、認知性差、運動量控制難度大、好動等特點,故此臨床上一般采用胰島素進行治療[2]。支氣管哮喘是一種在兒童時期多發的呼吸道疾病,由多種因素作用所致。糖尿病合并支氣管哮喘患兒在急性發作期的治療和護理十分重要,同時慢性持續期家庭的治療和預防也具有重要作用。在該次研究中,通過全面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提高護理效果,促進糖尿病合并支氣管哮喘患兒哮喘控制率的提高,減輕患兒急性發作期的不適感。另外通過環境護理和心理護理能夠有效穩定患兒及其家長的心理狀態,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工作;結合體位護理能夠提高患兒的舒適度和依從性,還便于進行治療;加強霧化護理有助于臨床療效的提高,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健康教育在糖尿病合并支氣管哮喘患兒慢性持續期可起到防治作用,加深患兒家長對哮喘相關知識和血糖水平控制方法等知識的了解[3-4]。
綜上所述,積極的護理干預應用在糖尿病合并支氣管哮喘患兒急性發作期能夠實現高效和諧的治療和護理,提高患兒依從性和舒適度,促進患兒預后的改善和生活質量的提高,患兒家長的滿意度較高,適合推廣應用在臨床中。
[參考文獻]
[1] 翟靜.小兒糖尿病合并支氣管哮喘治療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2):56-57.
[2] 吳淑莊,李貴才,謝鶴,等.嬰幼兒支氣管哮喘發生危險因素的Logistic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3,8(12):16-18.
[3] 鄧玉平.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臨床護理體會[J].河北中醫,2014,(6):914-915.
[4] 范益平.小兒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的心理護理[J].全科護理,2012,10(5):428-4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