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彪
天津市靜海區實驗小學開展的《城鎮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實踐研究》課題實驗,于2016年8月立項為天津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學校課題研究小組通過征詢專家意見,制訂出課題研究方案并選定實驗班級。通過實踐調研、訪談和觀察,在初步了解本校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狀況的基礎上,編制了《天津市靜海區實驗小學學生積極心理品質調查問卷》。根據問卷,在實驗教師的指導下對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狀況進行調查評估,初步評估實驗班學生心理發展水平、個性心理特征和心理健康教育狀況,為開展實驗提供依據。課題組在全校范圍內通過廣泛收集分析相關研究參考資料以及實驗數據,研討案例以及總結成果等形式展開實驗研究,在培養積極心理品質、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方面采取了以下幾點做法。
一是營造氛圍,環境熏陶 努力創設有利于學生發展的人文環境,包括物化環境、教學環境、人際環境。學校努力構建整潔典雅富于教育意義的物化環境,精心布置校園環境,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學校濃郁的文化氛圍;精心布置教室環境,讓每一位學生感到親切自由的學習氛圍;通過改善辦學條件,高標準配備心理輔導室和心理咨詢兼職心理教師,為學生提供溫馨的學習家園。學校努力構建充滿生命力和人文關懷的課堂教學環境,要求教師關注學生的情緒和情感體驗,把激情和熱情帶入課堂,把對學生的切身關懷帶入課堂,努力保持健康情緒,努力提高自學質量。學校努力營造積極的校園人際環境,大力弘揚“愛”的校魂,提出了“讓愛的陽光照耀在每一個孩子身上,讓愛的雨露滋潤學生心靈的每一個角落”的倡議,努力讓每一位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讓校園成為學生向往與家長信賴的學園、家園、樂園。
二是學科滲透,滋養浸潤 通過指導教師挖掘學科和教材中蘊含的積極心理品質教育因素,設定認知、情緒、意志和人格品質等方面的積極心理教育目標。在教育教學中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充滿熱情,做到功底深、理念新、內容準、方法活、媒體巧、學生動、氣氛親、效果實,以自身的積極心理品質感染學生,關注每一位學生,耐心地傾聽學生的心聲,真誠平等地對待學生,恰當評價,及時反饋。既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在課堂上,推行“自主探究學習模式”,營造和諧輕松的課堂氣氛,增強學生學習的參與度,先學后教,以學定教,把學習的知情權和選擇權交給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成果分享,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并對學生作積極評價,使之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三是課程實施,育心樹人 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以班級為單位,每兩周一次,根據學生心理發展不同階段的自我意識、學習心理、情緒行為、人際關系、生活和社會適應等方面的發展特點與發展需求,采用心理訓練、問題辨析、情境設計、角色扮演、游戲輔導、學習實踐等形式,幫助學生樹立心理健康意識,認識心理異常現象,初步掌握心理保健知識,了解簡單的心理調節方法,培養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使他們在體驗式、互動式、感悟式學習中相互促進,共同成長,有效地促進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發展。
四是多彩活動,實踐體驗 將積極心理品質培養與班主任工作、班隊活動、文體活動、社團活動、社會實踐等有機結合,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精心設計活動程序,安排活動內容,調動全體學生積極參與,扎實有效地開展了一系列全員參與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比如,利用心語卡、心理繪畫、攝影、表演、演講、手抄報、小品、角色扮演、游戲、活動、情景劇、心運會等形式寓教于樂,加強學生積極的情緒體驗;通過積極的活動設計,借助“今日班長和值周班委”“雛鷹爭章奪星”“道德銀行幸福存折”等實踐載體,引導學生在積極心理體驗的過程中,正確認識自己,挖掘內心潛能。
五是家校攜手,和諧引領 通過每學期兩次的家長學校學習,開展積極心理健康教育輔導講座和家教經驗交流;借助學校智慧校園系統、班級微信群等平臺,從心理的視角指導家庭教育,專職心理教師借助網絡和微信為家長答疑;利用親子心運會、主題班隊會、家長開放日等活動,轉變家長觀念,增強心育意識,創設良好的家庭積極心理品質形成環境,形成以積極樂觀的情緒體驗和潛移默化的榜樣示范為形式的積極教養方式、以積極參與家庭活動和敘述傳統家庭故事為內容的積極家庭文化、以和諧親密的夫妻關系和積極有效的親子互動為核心的積極家庭系統,增進學生的幸福感體驗,激發其積極心理品質。
六是團輔個輔,相得益彰 實驗班教師面向全體學生,根據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特點實施團體輔導,指導學生學習科學的態度和良好的行為方式,正確認識自我、探索自我,改善人際關系,增強承受挫折、適應環境、調控心理的能力。學校心理社團活動形成常態,學生們通過游戲、故事、魔術、表演、操作、學習等形式開展活動,激發自身潛能,發展核心素養,促進身心全面和諧發展。通過個別輔導,對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困擾給予科學有效的個性化指導,針對個別學生存在的心理、行為和情緒問題以及家長不恰當的教養方式、過高期待等,進行分析、判斷和調整,對突發事件及時到位地進行應激心理干預,幫助學生解決深層次問題和促進學生心理的自我成長。
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中的一個系統工程。在課題組的引領下,全校應在較大的范圍以及廣闊的教育領域展開實驗,深入探討小學階段核心積極心理品質培養的主要內容,力求研究有的放矢,貼近小學生的身心實際,從新生入學的適應性教育到小學各個階段的教育活動要一貫到底,為學生每一階段核心素養的培養奠定良好的基礎。
(作者單位:天津市靜海區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