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菲
摘 要:素質教育給初中階段的教育教學以及初中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結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在具體的教學中,必須把學生作為主角,在課堂教學中調動學生的學習激情,培養學生完善的思維品質,最終促進學生優良學習習慣的養成。為保證初中數學教學效果,就是需要在課堂教學中踐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原則,關注學生發散思維能力的培養,讓學生主動地對所學內容進行發散性的思維與思考,順利完成知識的加工提取,實現學以致用。下面將重點就初中數學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踐行素質教育進行探討。
關鍵詞:初中;數學;發散思維能力;培養
思維是核心,是各項能力形成的根基所在,其中發散思維是思維體系當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更是學生適應社會至關重要的能力。發散思維也常常被叫做求異思維,強調的是對已知信息開展多角度與多方向的思索,打破既定理解,提出新問題、探究新知識或者是給出多元化的解答與結果。提高學生發散思維能力,不單單能夠讓學生的思維朝著更為開闊的方向發展,還可以讓學生大膽求異,增強思維靈活度與變通性,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所以,初中數學教師要把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作為重點,改革教學理念與教學策略,促進學生創新發展。
一、初中數學學生發散思維能力培養的意義
(一)有助于優化數學思維。在初中數學的日常學習當中有一個非常普遍的情況,那就是當學生解決了某一數學難題后,假如并未對問題的方法策略實施深層次的挖掘思考,常常無法探尋到更好的解題策略,影響到數學學習中的舉一反三與活學活用。在具體的課堂教學當中,教師要把培養發散思維滲透到各個教學環節,拓展學生的解題思路,引導學生運用多元化的解題方法,使得學生能夠根據具體的題目要求選擇解題思路,并跟隨條件變化而靈活的改變思路,實現知識能力的遷移和數學解題的創新。
(二)有助于促進思考反思。初中數學教師積極培育學生發散思維能力,能夠讓學生在遇到各種各樣的數學問題時善于深層次的鉆研與思考,從而在復雜而又多樣的數學題目當中找到數學題的本質,總結題目當中蘊含的數學規律,讓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數學思考朝著更廣更深的方向發展,讓學生養成深度學習的習慣。在面對數學難題時,教師需要幫助學生調整心態和思維狀態,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進行思考,主動運用發散思維來全面深刻的認知知識與問題,抓住學習規律和找到問題本質。另外在發散思維的支持之下,學生會主動的進行拓展和反思,思考是否還有更好的解題思路與方法,進而總結一類問題的規律。
二、初中數學學生發散思維能力培養的方法
(一)合理設置開放例題,推動發散思維形成。數學教學和例題講解存在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可以說數學教學活動就是伴隨著一個又一個的問題把課程教學引向深入的。教師選取的例題是否能夠滿足學生發散思維的發展要求,是否有著較高的質量,會直接影響到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與發展。而當前的初中數學教學往往會把更多的關注點放在知識教學方面,限制了教學的眼界,同時也不利于學生發展思維的培養。于是數學教師在為學生設置數學例題時一定要堅持開放性原則,用開放例題打開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思維層次,最終促進發散思維形成。例如,在教學命題判斷時面對:有兩條邊以及一個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這個問題是真命題還是假命題。教師可以把這個例題進行開放性的改變,將其變成:有兩邊與其中一邊的對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不一定是完全相等的,你能不能夠舉出反例?你能夠列舉出會全等的情況嗎?這樣的開放性例題可以迅速打開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思考,既會從反例方面著手進行研究,又會積極探究會全等的情況,這樣學生的發散思維會變得非常活躍,也會成為發散思維形成的推動力。
(二)設置多元形式訓練,培養發散思維能力。要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需要經歷一個很長的發展時間,更需要整個過程當中循序漸進,不斷強化和改進發散思維能力的訓練,才能夠讓學生的思維更加的靈敏與靈活,最終激勵學生思維發散,培養發散思維。在設置教學訓練活動時,教師一定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態和發散思維的發展情況設置多種形式的訓練,讓學生形成發散思維的習慣,也就是在確定問題結論之后,盡量的對已有條件進行變化,進而從多元化的視角使用多種多樣的知識技巧解決問題。利用這樣的方法,可以充分揭示數學問題的層次性特征,同時還可以暴露學生思維層次,讓學生在長時間的訓練當中吸收營養。一題多變、一題多解、一題多問等都是訓練學生發散思維的重要形式。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具體的教學情況靈活選擇和應用。以一題多解類的數學問題為例,教師要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運用不同的方法和路徑來解決同樣的問題,鼓勵學生給出更為完整和多樣的解題方法,讓學生的數學思維更加的靈活和廣闊。如數軸上與表示2的點距離等于6的點表示的數,是倒數等于1.5的數的多少倍;有兩個連續的奇數已知它們的乘積是323,那么這兩個數分別是多少?這些問題都可以讓學生從不同的視角出發找尋答案,可以作為發散思維訓練的重要路徑。
三、結語
毋庸置疑,發散思維能力是初中生必備思維品質,可以讓學生在數學學習和解題當中善于從不同的視角出發進行思路方法的研究與探討,增強學生思維的批判性、深度以及廣度,讓學生全體都能夠在發散思維的過程中獲得更大的成長。初中數學教師也要順應這樣的教學形式,從根本上改變落后的教育思想觀念,為學生提供發散思維的空間與時間,讓學生自主體會到發散思維的樂趣,更好的踐行素質教育,打造高質量的初中數學課堂。
參考文獻
[1] 李安平.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數學作業[J].北京教育, 2016(8):9-11.
[2] 肖雪娟.淺析發散思維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數學教學通訊,2016(14):38-39.
[3] 郎華.初中數學發散思維的作用及培養方法[J].教學管理,2015(1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