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衛平
摘 要:兒童時期的學生由于生理和心理都沒有發育完全,他們往往隨心所欲地表現自己認知的世界,畫出一些脫離現實的作品,但是這些作品天真爛漫,質樸天然、稚拙可愛,富有浪漫主義色彩。兒童善于將現實與理想結合,表現具有想象力的畫面。心理學家認為,孩子們在五歲以前的創作性是最高的,幾乎能等同于繪畫大師。巧合的是,與畢加索、達利齊名的二十世紀超現實主義繪畫大師胡安米羅的畫作,似乎讓靈感慢慢向我靠近,他們的世界里如夢幻般的組合,再配以童話般的色彩都是那么天真單純,可以讓孩子們享受兒童畫形式的狂歡。
關鍵詞:欣賞;米羅作品;兒童畫;狂歡
一、異曲同工,孩子們的作品仿佛大師一樣
兒童的繪畫語言,有著特殊的魅力,影響著成人畫家,他們學習兒童富于活力的造型方法,學習他們樸實、大膽地表達主觀感受。浙江美術館策展人尹舒拉曾解釋,米羅的作品看起來隨性,顏色單純,線條簡單,好像連小朋友也會畫。尹舒拉也表示,很多人平時看大師作品時覺得看不懂,但看了米羅的畫,會覺得這樣的繪畫,也能做到。所以,這便是我為什么將米羅作品呈現給孩子們的緣由。
當我將米羅畫作展示在孩子們面前時,他們不敢相信這是畫家的作品,大家認為自己也會畫。這便很好地消除了一些孩子不敢畫畫的心理。成人跟孩子的想象力、認識能力是有不同的。孩子的世界里充滿了童話般的爛漫,天真的童趣:青蛙會唱歌,大樹會走路,漢堡長著翅膀……這正是想象力的最好表現。學生對繪畫的直接興趣以及積極的審美情感促使著兒童繪畫表現力的提高,然而,名畫欣賞對于提高兒童繪畫表現力中的造型、色彩、構圖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二、走進米羅的世界,我們與大師只差一步之遙
欣賞活動中,采取了整體到局部的模式,希望孩子們能夠通過自己的分析與判斷,逐步地將米羅作品中的單個符號元素解讀出來。
當帶著孩子走進米羅的“畫廊”時,首先讓孩子賞畫并猜猜作品名字,小朋友取的新名很有趣。稱《太陽前面的女人》叫《站著的貓咪》,稱《荷蘭室內1號》叫《聽那憂傷的歌曲》,稱《風光》叫《金色的海底世界》等等。孩子們的想法真是不得不讓我們驚嘆。接著,我們一起局部賞析并理解畫家是如何運用簡單的線條和色彩的。在兒童自主欣賞環節中,通過提問引導兒童去主動觀察、捕捉米羅抽象畫中豐富的藝術元素:比如關于作品中各種夸張幽默、似是而非的人物形象的理解。
我們主要欣賞了米羅名畫《太陽前面的女人》和《詩人》:《太陽前面的女人》中線條簡單,色塊分明,色彩對比強烈,背景簡潔明快。學生能夠從變形的人物形象中發現米羅抽象畫的特點是夸張與幽默。而《詩人》的朦朧色彩與其上的畫風形成鮮明的對比,從而引導學生發現了不同繪畫主題進行不同色效處理及畫面中“突出重點對象”的美術構圖特點。
在米羅的多幅星空畫作中,我們發現了一個特殊的符號:“米”字小星星,這是一個符號,也是一個標記,米羅把自己想象成了一顆米字小星星,而且是一顆自己會發光、會發熱的小星星,他希望自己像米字小星星一樣能永遠地生活在星星的故鄉,散發出自己獨特的光芒。在賞析名畫時,一些觀察仔細的孩子發現很多作品中出現的“米”字小星星,便有了疑問,順理成章,我發起了討論話題:為什么米羅的多幅作品中出現了“米”字小星星,你能猜出其中的秘密嗎?孩子們七嘴八舌,一個活潑的小男孩從座位上跳起來大聲說:“我知道,他就是想通過這個符號告訴別人,這幅畫就是米羅畫的。”頓時,教室里鴉雀無聲,有幾個孩子連連點頭。我表揚了這個孩子的機智,隨后敘述了關于“米”字小星星的“秘密”。這一環節讓孩子體會到一個簡單的符號可以解讀畫者內心的世界。
賞析《風光》:孩子們發現了畫面中有好多海洋動物,一個女孩說:“這是一幅有趣的海底世界。”我隨即便問:“海底世界為什么是金色的呢?”她愣了一下說:“是金色的陽光照在海底。”“對啊!有時候光源或環境色會改變物體的固有色。孩子們,讓我們帶上‘有色眼鏡欣賞這豐富多彩的世界吧!”所以,這就是孩子們為什么稱《風光》叫《金色的海底世界》。米羅名畫其亮點就在于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統一,米羅的想象是無拘無束、自由爛漫的,讓兒童對作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自由的形式狂歡紙上——我們成了大師
兒童感知了米羅作品的創作形式、表現技法、色彩運用等方法,最后,我布置孩子們像米羅一樣去創作屬于自己的作品,沒有主題,自由幻想。從欣賞大家的創作中可以體會到名畫榜樣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我仔細地聆聽了大多孩子的創作故事:有身上掛著炸彈的《獨角獸》,炸彈的符號像是鼠標;有《海綿寶寶的狂歡節》,用扭曲的線條表達了狂歡時音樂的節奏,用古文字“月”裝飾了海底的夜晚;有飛往火星的《咸蛋超人》,紅色的咸蛋超人代表他已被烤熟,而綠色的代表剛到達火星;有拿著畫筆和顏料的潛水員為海洋生物涂上五彩繽紛的顏色;等等。看著他們津津有味地講著自己的專屬作品時,我感覺孩子們的眼中閃爍著藝術的光芒。
走進米羅的世界,感受米羅畫作的魅力,感悟畫家的內心世界。啟發孩子們大膽地拿起畫筆,哪怕隨意涂鴉,我們可以讓形式和色彩賦予畫面靚麗的生命,這便是孩子們的繪畫世界,他們畫的每一個圓圈、每一根線條、每一塊色彩都代表著不同的內涵、包含著不同的故事。
讓兒童在這樣充滿自由形式的世界中狂歡,那該有多么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