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智英
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情感教學法被廣泛應用于各學科教育教學中,引起了教育工作者足夠的重視。實施情感教學法對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以及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都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具有一定的現實性意義。嘗試從充分挖掘小學數學內容中的教育因素,用積極的熱情去感染小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情感關系以及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四個方面,探討情感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希望能對數學教育工作者有所裨益,為其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新課改背景;情感教學法;小學數學;教學
眾所周知,數學學科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學習起來枯燥乏味,晦澀難懂。對于小學生而言,其很容易對數學學科產生厭煩情緒,喪失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要注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如何把情感教學法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進而提高小學生的數學素養,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議題擺在了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面前。本人在借鑒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情感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的具體措施。
一、充分挖掘小學數學內容中的教育因素
數學教師對數學教育因素的挖掘主要包含對教材中具有教育意義的數據挖掘和對現實生活中數學素材教育因素的挖掘兩個層面,可以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深刻感受到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具體應用,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豪感,進而對學習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利用數學報答社會。例如,小學五年級課后習題中對移動電話用戶增量數據的統計,對計算機使用者增長情況的數據統計。另外,新課標教材中有一道課后習題呈現了一些交通標志,借助這些圖形,讓學生區分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哪些是非軸對稱圖形。既完成了數學知識的傳授,同時也完成了生活常識的教育,加強學生遵守交通規則的意識。
二、用積極的熱情去感染小學生
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心智尚未發育成熟,很容易受教師情感的影響,把教師當作崇拜的對象,模仿一言一行,因此,數學教師要善于表達自己的情感,用積極的熱情去感染和影響每一個小學生,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相反的,如果連數學教師自身都缺乏對數學的熱情,表現出厭煩情緒,學生自然不會對數學產生學習的積極性。由此可見,數學教師對教學投入熱情并用自己的熱情去感染學生,是提升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
三、建立良好的師生情感關系
在新課改背景下,數學教師既是數學知識的傳授者,也要成為教學活動的參與者。師生之間建立融洽的情感關系包括教師加強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尊重學生的個體化差異等。在此基礎之上,采用獎懲激勵的辦法,對于在課堂上表現突出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需要強調的是,良好的師生關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教師長期傾注關愛和情感,用一顆愛心打開學生的心門。
四、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小學生由于家庭背景不同,自身的智力水平存在差異,學習過程中就體現出了明顯的個體差異。這就要求數學教師尊重小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并盡可能地挖掘每一個小學生的優點,在教學活動中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材施教,幫助每一名小學生全面健康地發展,這也是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背景下,加強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改革勢在必行。本文主要從教師充分挖掘小學數學內容中的教育因素,教師用積極的熱情去感染小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情感關系以及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等方面,對情感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討。在今后,還需要相關專家學者從更多的層面展開進一步的分析與研究。
參考文獻:
[1]陳學亮.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14(27):36.
[2]侯學嶺.情感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體現與應用[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3,14(12):37.
[3]張霞.小學數學教學中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8,12(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