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來強
廈門兩岸股權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在國家推動和利率市場化等制度改革下,小微企業融資問題備受關注,金融機構也將推動小微企業穩定發展作為改進服務的重要方向。但是由于小微企業的抵押物不足、規模小、風險大和盈利低,使得自身融資困難而限制發展。加之在國內宏觀經濟下小微企業經營承受著巨大壓力,面臨轉型升級的發展抉擇,而企業轉型升級中不可缺少的就是資金支持,一旦資金不足勢必走向倒閉格局,因此如何破解融資困局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作為小微企業融資困難的主要原因,商業生態環境中的社會誠信環境備受關注。主要是小微企業的生命周期短,企業品牌價值與企業信譽度低,如果小微企業的損失不超過企業違約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小微企業便會選擇逃避債務,違背現代社會商業生態環境中的誠實守信,使得違約事件發生的概率上升。這樣一來,銀行貸款更加側重在市場中具有良好信譽現象的大中型企業。
銀行是負債經營企業,資金來源均是客戶的存款。為了確保經營的安全性,銀行對企業貸款申請進行審核前,需調查企業貸前的情況,搜集申請貸款企業的財務報表、信用記錄、信譽情況、能力、企業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企業合作伙伴的實力和企業購銷合同等有關信息。但是由于小微企業創立時間短,財務管理體系不完善,與銀行交易記錄少,信用記錄缺乏,銀行無法全面獲得小微企業的財務信息。另外,在收集小微企業的財務信息時,由于企業的地理位置分散,需要銀行投入較多的人力、物力搜集財務信息,增加了銀行的成本,從而影響到銀行對小微企業貸款的積極性。
麥克米倫缺口即在小微企業發展中,小微企業對資金的需求量超過金融機構的供給量,使得資金存在巨大缺口。體現了小微企業融資過程中的供求矛盾是制約小微企業穩定發展的關鍵,而資金是經濟發展需要的主要資源,資金投放的多少受產業發展和區域發展的影響,同時也受市場經濟供求規律的影響,使得我國總供給的價格收入波動較大。社會需求隨著收入的增加而上升,推動了投資的增長,而資金供給因剛性問題無法增加,小微企業快速發展急需信貸資金,從而引起信貸資金供求出現不平衡。
小微企業本身具有規模小、財務信息不透明、核心競爭力薄弱、抵押品不足和抗風險能力弱等缺點,使得銀企合作的經濟基礎薄弱,導致銀行偏向安全性好、收益高的大中型企業。另外,銀行屬于經營貨幣信貸業務的金融機構,為確保資金的安全性、獲利性以及流動性,考慮到風險管理的控制與利潤收入,不愿為小微企業提供信貸資金作為企業周轉,因此如果未改善小微企業本身缺陷,勢必影響到銀行對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
在非產業集群背景下,銀行面對分散的小微企業,需要投入許多人力、物力來采集企業信息和監督管理企業。而在產業集群視角下,銀行面對分散且聯系密切的小微企業,配合有集群行業協會的管理,有利于節省采集財務信息和監督管理的成本。另外,銀行發揮產業集群的作用,創新貸款模式,向集群內的多個企業貸款,有利于解決銀行不能實現規模效益、小微企業融資額度小和交易頻繁等問題,同時節約企業申請費用以及銀行貸款評估成本。
產業集群內的小微企業地緣臨近,可以通過集群網絡快速傳遞信息,減低商業銀行對小微企業貸前調查的困難,提升商業銀行采集企業財務信息的效率。另外,行業協會是政府、銀行和企業三者的中介,也是傳遞信息的有效途徑,有利于企業全面搜集信息,修正銀企之間信息的不對稱。
產業集群內小微企業的供應鏈與價值鏈密切聯系,單個企業的風險與行業風險互相交叉。其中行業風險與單個企業風險相比,具有較強的規律性,極易被預測,方便商業銀行掌握產業同期的分析與未來發展趨勢,并通過事前控制風險的手段進行控制,實現分散與降低信用風險。并且政府重新規劃產業集群,有利于確定集群內產業的生產經營目標,避免企業因定位不準確而破產,從而確保企業穩定運營,從根源上規避信貸風險。
在小微企業融資中,以集合債券為核心開展組團供應鏈是產業集群內供應鏈金融的重要形式,主要是以統一發行、統一擔保、統一評級、各自負債為原則,將產業集群內聯系密切的一批小微企業集結起來,形成一個整體,相互之間監督管理,以發揮規模效應,提升貸款融資評級,減少融資成本。以某市小微企業的集結融資為例,一共有10多個擔保公司,通過擔保公司為中小企業聯合擔保。在金融危機時,考慮到銀行貸款有限度,將中小企業集結起來,利用中介機構的評估與認證聯合發行債券,經過國家發改委的批準,最后成功地在我國第一批發行集合債券,獲得5.58億融資,企業通過債券的方式滿足自己在經營上的資金需求。
作為銀行、小微企業和金融機構之間的關聯、合作的一種融資模式,主要以“行業協會+擔保基金+銀行”或者是“政府+金融部門+龍頭企業+農戶”為主,通過中介服務機構和銀行之間的業務聯系,由中介服務機構的承貸平臺直接向銀行機構申請貸款。以國家體育場的資金融資為例,為了盡快籌集資金,提升項目建設速度,綜合考慮長期經營,北京市政府應用鳥巢模式開展項目建設,通過資金本、信托貸款、銀行貸款、預售項目運營收入以及北京市政府提供的次級債務等集資方式籌集,北京市政府提供15.35億元,聯合體公司提供14.75億元,銀團提供12億元的授信額度,為滿足項目建設提供資金支持。
集群內多個小微企業愿意組成一個聯合擔保體,或者是資源聚集自有資金,主動協商后統一向銀行申請貸款授信,然后在自行分配,與當前在農村試點的資金互助社相似。該融資模式的出現,突破單個企業的傳統限制,以減少和銀行交易次數為目標進行對外融資,達到組織內企業的信用提高和節省交易成本等目的的同時,規避銀行對企業的信息甄別與風險。例如某市渝派服飾商會成立的基金管理委員會,以解決渝派服裝企業融資問題。根據規劃,企業可在基金會存入自有資金,一旦企業發展需要資金時,基金會便會為企業做擔保,向企業提供貸款授信,銀行便會向企業提供10倍資金存入于基金會。截至目前為止,已經確定有50家企業以商會名義向銀行提供貸款授信申請,與民生、農商和招商等銀行聯合合作預計貸款為2.5~4億元,平均分配后每個企業授信金額在500~800萬元。
產業園區是一種整體向銀行貸款的融資模式,因產業園區的建立與規劃一直有政府參與,因此這種融資模式的特點就是由政府支持,以獲得優惠的利率。正是因為政府為小微企業的發展給予信貸支持,促進了園區內產業鏈發展。例如成都高新區管委會和國家開發銀行四川省分行簽訂的小微企業貸款合作協議,協議明確指出以統借統還、風險共擔的模式為園區內小微企業申請貸款。截至目前為止,成立的新興創業投資公司、創新投資公司、博創分項投資公司和盈泰投資管理公司已經有10項對外投資,投資資金達到1.2億元。并吸引其他公司投資落戶園區,資本達到15億元,以投資于高新技術企業。
小微企業轉型升級發展是廣大中小企業的前提,也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基礎。本身的轉型升級關系到當地經濟穩定發展,因此為促進小型企業的發展,應基于產業集群視角下創新融資模式,并結合小微企業的實際情況選擇集合債券、鳥巢模式、合作性融資和園區融資等模式向銀行提供申請貸款授信,加快小微企業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