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曉霞
山西省運城市農業機電工程學校
在高校擴招、普高擴招和人才高消費的社會大背景下,之前被人們認為是二等教育或末流教育的中職教育生存空間被嚴重擠壓,特別是最近幾年,中職招生錄取門檻越來越低,教育教學可謂舉步維艱,加強教學改革勢在必行。那么對于中職汽車營銷教學,如何推進其教學改革是一項重要課題,下面就對此進行分析和探究。
新課程改革強調在教學中體現學生主體地位,但中職學校沒能徹底改變傳統以學生學習為輔、以教師講授為主的現狀,教師依舊是課堂的主人,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知識,講臺上滔滔不絕的教師和座位上昏昏欲睡的學生形成鮮明對比,這種落后的教學理念不僅和新課程理念相悖,還嚴重影響學生學習汽車營銷知識與技能的主動性、積極性。
在新時期的學校教育教學中,人們呼吁新的、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但在當下的中職汽車營銷教學中,教師大多使用把市場營銷理論直接轉移到市場的方法,即汽車+市場營銷,兩者之間缺乏有機整合,教學方法缺乏靈活性。并且教師在課堂上灌輸與講授多、啟發與討論少,枯燥的知識和一成不變的教學方法難以吸引學生注意力,教學效率較低。
學習汽車營銷的中職學生在畢業之后大多從事有關于汽車營銷和企業經營管理的工作,不僅涵蓋理論知識,還涉及實踐操作,但中職汽車營銷教學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忽視學生的實際需求,直接根據教材開展教學活動,不利于學生提高實踐技能,也不利于學生實現個性化發展。加上教師師資水平受限,實踐技能相對薄弱,在教學過程中很少涉及實戰內容,影響學生職業發展[1]。
汽車營銷在市場發展中不斷進步,中職汽車營銷教學理念也應必須更新,這就需要教師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正確樹立培養優秀汽車營銷人才的目標,發揮學生在課堂的主體作用,把學生變成課堂的主人,使整個教學過程更具基礎性與實踐性。例如教師要在市場調研的基礎上以適應市場與社會的需求為導向,堅持技術性人才培養目標,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汽車營銷知識與技能對今后就業的重要作用,從而激發學習興趣,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培養更多能直接為社會所用的營銷人才。在培養學生汽車營銷理論素養的同時還要使其擁有良好道德品質與心理素質、溝通交流能力,形成高度責任感、敬業精神,提高綜合素質。
第一,展示圖片實物資料。該教學方法指的是教師在課堂上結合汽車營銷教學內容為學生展示汽車實物模型、企業宣傳品和相關圖片,幫助學生在直接觀察中對汽車產品加深印象,深入理解課堂教學內容,形成汽車營銷意識。例如在講解關于汽車營銷中的品牌策略時,教師就可先為學生全面闡述品牌這一概念,讓學生透徹理解品牌的名稱、標志和商標等,接著為學生展示一些車輛的品牌標志,引導學生辨認,之后講述汽車不同品牌標志的來歷、含義,要求學生在實物模型中找出品牌商標,加深認識,體會品牌營銷的重要性和價值。
第二,有效進行案例教學。案例教學方法是指教師在教學中結合實例案例講解知識,達到啟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問題處理能力的目的[2]。汽車營銷的實踐性較強,只依賴有限的課堂時間講授理論、灌輸知識雖然能讓學生豐富理論認識,但對學生提高問題解決能力沒有多大用處,需要教師有效進行案例教學,向學生介紹實時的、鮮活的汽車營銷案例,引導學生在實際中運用理論知識,做到學以致用。例如在汽車營銷教學中講解品牌競爭、報價策略以及處理客戶投訴、置換二手車等知識點時就適合進行案例教學,教師扮演導演的角色,引導學生扮演演員,把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具體可引入展廳推銷或活動推銷的汽車營銷案例,讓學生扮演銷售顧問、顧客、市場推廣人員等角色,把案例演示出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鞏固理論知識,提升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與應變能力。
第三,采用實踐教學方法。這一教學方法有案例教學有異曲同工之妙,教師在教學中應強調實踐的作用,基于實際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參與某個汽車營銷活動,在實踐中運用汽車營銷理論知識,提高技能。例如針對汽車市場推廣的知識,教師可在詳細講解教材理論的基礎上預留時間讓學生進行實踐訓練,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在課堂上開展小規模市場推廣活動,并詳細記錄自己在課堂實踐活動中的體會、用到的理論,在上下一節課時報告市場推廣體會,小組之間還要相互打分、評價,獎勵表現優異的小組和學生,有效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
提高學生實踐技能是中職汽車營銷教學的重點,因而實踐教學不能局限于課堂,教師要不斷拓展,基于實際情況靈活設計實踐與實訓制度,強化柔性管理,有效鍛煉學生技能。例如要強化中職學校市場營銷教學的實訓場地建設,建立模擬汽車專營店,這是當下國內很多學校都采取的做法,通過實訓場地能很好的滿足市場營銷實訓課程教學要求,只是在缺少合作企業的情況下需要學校增加設施設備建設的資金投入。又如利用校企合作教學模式完成市場營銷實訓教學,由學校和企業達成合作協議,在教師的帶領下讓學生直接參與企業工作,獲取一定的報酬。一些中職學校安排學生在一年級或者是二年級實習,大多數學校則把實習安排在最后一學期,其實學生較早實習更有助于他們形成對汽車營銷的專業認識,把工作中遇到的難題帶回課堂,強化課堂知識與內容的吸收。
當然,教師可把企業任務帶進課堂,和學生一起完成,提高實踐教學效果[3]。換言之,教師組織學生成立項目小組,進行產品的改進或開發,這樣的實踐教學對教師提出較高的要求,需要教師靈活安排市場營銷教學進度。針對當下市場上有較大需求的汽車市場調研和專營店營銷策劃等項目,教師可向合作企業承接這些項目,和學生一起完成。教師也可組織學生實地參觀汽車4S店、汽車銷售集團、汽車交易市場、二手車交易市場以及汽車超市等,拓展他們對崗位的認知,增加汽車的品牌、功能、結構性能、價格定位以及售后服務等專業知識儲備量,進一步鍛煉實踐技能。作為教師更應定期進入企業參與實踐,持續充電、有序放電,站在汽車營銷的發展前沿,提高自身實踐技能,夯實專業功底,從而保持教學內容的新鮮度,使實踐教學和學生實際需求高度契合。
中職教育教學的目標是向社會和市場輸送專業技術人才,學生從中職學校畢業以后就要進入社會參與市場人才競爭,汽車營銷教學就是迎合市場對營銷人才的需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正視改革障礙,迎難而上,積極更新教學理念,正確樹立人才培養目標,通過展示圖片實物資料、案例教學、實踐教學等方法提高汽車營銷教學效率,同時建立完善的柔性制度,鍛煉中職學生汽車營銷實踐技能,為學生的就業、擇業與職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