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玉琴
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和平鎮中心學校
所謂的分層異步教學,主要是指按照一個統一的標準反對同一個班級的學生進行層次分類,將學生細分為不同的群體,并針對這些學生采取差異化教學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與模式。具體而言,就是在對學生進行層次分類的基礎上確定相應的學習小組,并結合教學大綱將相關教學計劃分配到各小組,通過這種分配方式可以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選擇權,進而選擇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內容。這樣,學生學習目標更加明確、學習動力更足,教師則可基于學生的選擇開展更有針對性的教學與輔導,有助于進一步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效果。
一方面,開展分層異步教學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及學習主動性的提升等均有著顯著作用,這主要是由于分層異步教學是基于每個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來開展的,在教過程中充分考慮了小學階段學生的認知特點及心理特征等,并以此為基礎更好滿足學生心理預期,而且還通過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進一步提升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進而激發其學習意愿及主觀能動性。另一方面,通過分層異步教學可以對學生的基礎學習狀態、學習基礎、學習能力等有基本了解,這些內容也恰恰是分層的基礎與參照依據,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及特點可以采取差異化教學方式,從而使數學教學方式得到顯著提升。這里要特別說明的一點:正是由于每個學生都存在著較大差異,使得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無法滿足當前學生的實際需求,而采取分層次異步式教學則可使教師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給予充分地關注與重視,使教師與學生兩者之間能夠實現更好地互動與交流,進而使教師更好地掌握及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學習效率等,這對于提升小學生數學教學效果有著較強的現實意義。此外,分層異步教學方式的一個重要特點是:高度重視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與作用,在該教學模式下教師不是單方面向學生傳授課程知識,而是鼓勵教師加強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兩者共同參與到教學實踐中,在分層教學模式下,可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可以向教師進行提問或請教,通過與教師的討論和交流進一步增強學習效果。由此可見,在分層異步教學模式下學生的主體地位更加明顯,這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及學習意愿的提升都有著較強的促進作用。
根據學生數學知識基礎、學習能力及學習知識掌握等的差異性,對學生進行層次劃分,這種層次劃分是開展分層異步教學的基礎與前提。具體層次劃分主要是依據學生個體間的差異性來完成的,通過這種層次劃分能夠讓教師開展目標更明確的教學與指導,在促使每名學生均能掌握基礎數學知識學習的同時,還可以使學生學習數學課的興趣得到較大提升。因此,在開展分層異步教學時,第一步驟就是基于對每個學生具體學習情況的分析對其進行層次劃分與分類,其次就是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更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教學內容等,在提升教學效率的同時保證每個學生都可以得到來自教師的關注與重視。
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不同學生對于知識的學習能力及掌握能力的不同以及各學習小組之間的差異化來開展教學并安排學習任務。一方面,通過這種分層次學習任務方式,可以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學習到基礎的數學知識;另一方面還可根據自身的實際需求進行有針對性地學習,使自身數學優勢或不足得到有效發揮與有針對性地彌補。因此,數學教師在開展基礎教學任務時,要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夠掌握其所講授的數學知識與內容。與此同時,也要兼顧到數學基礎較好和數學基礎較差的兩類學生需求的差異性。對于前者還可以向其講授部分難度較大的數學知識,對于后者則主要是培養其對基礎知識的有效利用,使數學知識與社會生活更加緊密化。
學生學習能力、思考能力等方面的培養與提升是當前我國小學階段各科教育的重要內容與客觀要求。為此,這就需要采取多樣化的方式不斷地提升學生獨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這些能力的提升,有賴于教師在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的引導及鼓勵,有賴于數學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圍繞新課標的要求,有意識地、分層次地的設置數學問題,并根據學生學習的能力水平及層次類別的不同,有針對性地進行提升。在此基礎上教師要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引導學生開展數學學習,在教學過程中強化學生的數學思維的培養,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與能力。此外,還要將拓寬學生的視野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并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增強學生對小學數學的學習興趣,不斷豐富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近年來,隨著中小學新課程改革的持續推進,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如何進行創新、教學效果如何得以提升,已經成為小學教育發展中的一項重要議題。因此,小學數學教學通過引入分層異步教學模式,可使每名學生及時地學習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特別是對于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內驅力、增強學生與教師間的互動交流、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效果等均有著顯著作用。為此,積極探索在小學數學教育中開展分層異步教學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