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冬梅
摘 要:最近流行這樣一個詞:不忘初心.借此風潮,我也想在這里提醒我自己及我的同事們不忘初心一教書育人.當我們在準備各種資料迎接上級檢查,甚至違背職業道德提醒孩子“表演”給他們看的時候,請不忘初心,教書育人;當我們在各種政治學習中埋頭苦抄的時候,請不忘初心,教書育人;當我們高喊各種理論口號、教育方針,并只說而不做的時候,請不忘初心,教書育人。
關鍵詞:政治;教書;初心
每一次接到開設公開課的任務時,著實忐忑,心情好比是家里要來很多貴賓,卻苦于拿不出幾個像樣的好菜一樣七上八下。尤其是復習課,自己心里很沒有底氣。擔心歸擔心,我還是說服自己放下顧慮,認真準備,下面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感受。
一、課前的準備
首先認真考慮復習課的定位:復習課究竟應該怎么上?我們經常上的復習課是不是正常的復習課?復習課應該有的樣子是什么?追求什么?怎么讓學生覺得復習課超越了新授課,比新授課還有意思?認真比對和思考,我覺得復習課應該追求“高效復習”而不是“已經復習過”,要避免同一知識在同一水平,甚至是很低水平上的低效重復。這就需要正確地設定教學目標,合理地規劃教學任務,有效地整合教學內容。
其次就“矛盾觀”進行思考,辯證法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至關重要的一環,矛盾又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地位當然很重要,陳凱老師說過:“趣味性是增強政治課吸引力的表層原因,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力量才是深層動因”, 理論的力量要真正發揮出來卻不那么容易,如何淺入深出、通俗易懂地探討理論特別是矛盾這一部分。這是學生學習的重難點,也是教學的重難點。老師作為引導者自己首先關注現實生活中的理論因素和基本理論中的現實問題,把知識學活和用活,再尋找到情境的載體,幫助學生弄懂想透。
二、課中的設計
(一)通過江蘇卷近些年考情分析的表格和考點呈現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到矛盾觀的重要性,從思想上重視起來,帶著嚴肅認真的態度走進課堂。另外也從主觀題設問的特點中領悟精準調動和運用知識的重要性,為默寫原理和方法論并認真訂正鞏固奠定思想基礎;
(二)真題剖析,都說最好的資料是教材,最好的題目是真題,特別是經典題目,值得反復研磨,每一次都會有新的收獲,從選擇題來看,有一些平時練習中做過,但是沒有弄懂,浮于表面,再做還是會錯,值得再拿出來研究,在選題時,一方面兼顧了矛盾觀的主要知識點的覆蓋和學生的易錯易混點,另一方面考慮到哲學考查中主要題型的滲透:演繹式、漫畫、詩詞、組合型、小切口的深入剖析,目的是借助多元素材延伸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辨識能力;從主觀題的選擇中,選擇了一條對學生知識掌握和思維品質要求都較高的題目,又是評析題,學生容易犯怵的題型,做之前進行指導,做之后進行學生點評、教師補充的方式糾正審題中的不足,提高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意識和能力,也有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滲透和引導。
(三)時事鏈接,關注社會熱點不是在這一環節才體現,在選擇題講解的過程中,滲透19大報告中與矛盾息息相關的話題:當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鄉村振興戰略中完善三權分置、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利用課堂主陣地宣講19大精神。
在這一環節中專門關注了11月份的重大時事熱點,19大報告中有關于推動建設新型大國關系的描述,另外中美關系作為最重要的雙邊關系,特朗普是19大閉幕后中國接待的第一位外國元首,展開第三次元首外交,這么重大的時事熱點學生應該自覺關注,并運用學科知識進行探討。本節課中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問題設計只是一種嘗試,時間也有限,只是想引導學生更自覺地把材料和觀點有機結合,提高精準運用知識的能力,實則難度很大。
三、課后的反思
其實,包括矛盾觀在內的辯證法為我們提供的不是普遍適用于一切領域的“科學”方法,而是如何使真、善、美統一起來的“哲學”方法。辯證思維不是與人的價值態度無關的中性思維,在辯證思維的背后蘊涵著哲學所特有的人文關懷。上好一節復習課,需要老師更多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重視培養學生的能力,需要具備扎實的基本功和較強的課堂調度能力,課件、學案、教案要準備充分和精細,甚至于說,一節出色的復習課甚至比新授課更考驗政治教師良好的教學習慣和專業素養。我在這一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另一方面,在準備這節課的過程中我也收獲頗豐:翻閱特級教師思想錄、哲學有關辯證法敘述的專著,更進一步優化了我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理論;系統深入地閱讀教材,力求不僅懂,而且吃透教材;總體了解中美關系的發展,對大國外交以及滲透其中的基本理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重做了近些年高考真題中關于辯證法的所有題目并進行有目的地選擇、思考哲學部分的考情和趨勢,深化了自己對高考的認識。
在高三的復習課中,我也常常有這樣的困惑:如何認識構建知識框架與理清知識線索的關系?我的結構是否真正是建構式的?如何理順合作探究與理論分析的關系(學生缺乏生活經驗和經歷,如何在課堂上探究實際問題)課上師生如何更有效地互動?王恒富教授在特級教師思想錄中曾經提到:追求求真、求善、求美這樣有品位的思想政治課堂。這是我的課堂愿景!
參考文獻:
[1]房廣順,董海濤.不忘初心與創新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6(9):20-24.
[2]王乃寧.做一名不忘初心的教師[J].江蘇教育,2017(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