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春柳
摘要:雖然在現代漢語教學中否定副詞的研究已經相當豐富,但是在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中,否定副詞教學還有所欠缺,在針對性上尤顯不足,然而留學生在這方面的偏誤現象卻不少。本文著力于研究留學生否定副詞“別”和“不”的使用情況,對留學生的偏誤類型及其偏誤原因進行簡要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教學建議。
關鍵詞:否定副詞 留學生 偏誤分析
中圖分類號:H1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01-0034-02
否定副詞是留學生習得漢語容易產生偏誤的部分,然而在大多數教材中并沒有否定副詞的重點講解及練習部分,因此留學生在這一部分產生偏誤的比例較高。
一、否定副詞的本體研究
黃伯榮、廖序東主編的《現代漢語》(增訂五版)將副詞分為六類:程度副詞,情態方式副詞,時間、頻率副詞,范圍副詞,表示語氣副詞和肯定、否定副詞。
前人對否定副詞的研究大多從以下幾點進行研究:來源研究、詞性研究,用法研究和對比研究。并且對現代漢語否定副詞本體研究的研究成果頗豐,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研究學者普遍認為“沒有、不、別”是最主要的否定副詞。但是它們的語義和用法都不相同。例如“去了沒有?沒(有)去。”是對“去了”的否定,表明現實生活中某種行為沒有發生;“別去”的“別”表示禁止或勸阻,否定副詞范圍較大由于前人對“不”和“沒”的研究著作較多,雖說研究“不”和“沒”的相關論文較多,但是卻是對外漢語教學中的短板,這里我將就否定副詞中的“別”和“不”的對比展開論述與研究。
二、“別”與“不”在語義方面的差異
(一)“別”的語義特征
1.表示勸阻或阻止
(1)別+動詞/形容詞。
(2)用于謂語的小的句子之前,句子常常帶有熟語性。
(3)單用,用于接著對方的話說。
2.表示揣測
表示揣測的部分如果是小的句子,只能用“別是”不能單獨使用“別”。
(二)“不”的語義特征
1.單用,回答問話,表示與問話意思相反
2.“不”表示否定,放在動詞/形容詞/個別副詞前
(1)A不A(A為動詞或形容詞)。表示這個問題重復一遍又一遍被提出質疑。
(2)不管A不A(A為動詞或形容詞)。表示“無論這樣或不這樣”。
(3)什么A不A的(A為動詞、形容詞或名詞)。
(4)半A不B。A、B可以是意思相同或相對單音節動詞、形容詞。
(5)不是A就是B。A、B為同類的動詞、形容詞,也常常是小的句子。表示兩項之中必有一項是事實。
(6)不……就(才)……。表示如果不這樣就會怎樣。
三、否定副詞“別”“不”的偏誤類型及成因
以下資料均收集自北京語言大學崔希亮老師主持的HSK動態作文語料庫。
在HSK動態作文語料庫中,用字符串搜索以“詞”查詢外國留學生“別”和“不”偏誤句子共有360條記錄,其中“別”的偏誤句子有28個,“不”的偏誤句子有332個。我們不難發現,“不”的使用頻率是“別”的使用頻率的十幾倍。其中“不”和“沒有”的混用偏誤高達133句,由于與本篇論文并無太大關聯,也非本篇論文研究方向,就忽略這一部分。重點研究“不”和“別”的混用以及“不”和“別”的遺漏誤加現象。
下面我們就HSK動態語料庫中語料偏誤類型進行具體分析:
(一)留學生使用否定副詞的偏誤類型
1.遺漏否定副詞“不”“別”
(1)到結束考試不能放心。
不到結束考試不能放心。
“不”表示否定,放在動詞/形容詞/個別副詞前。“不到考試結束不能放心”雙重否定表示肯定也就是“到考試結束才能放心”。這是由于留學生對目的語的特殊句式雙重否定句掌握不到位所造成的偏誤。
(2)他說:“你操心、別擔心。”
他說:“你別操心、別擔心。”
這是由于某些留學生目的語水平有限,學習的漢語所處的等級水平較低,對漢語語句理解存在困難,因此在語義理解方面存在困難。
2.誤加否定副詞“不”“別”
作為一個好孩子我深深的理解我父親對我家庭的幫助也不是不小的。
作為一個好孩子我深深的理解我父親對我家庭的幫助也是不小的。
同上例(1)雙重否定句理解偏誤。
3.混用否定副詞“別”和“不”
(1)我們與其他人在一起時更要為其他人服務,別追求安寧安樂。
我們與其他人在一起時更要為其他人服務,不要追求安寧安樂。
雖然“別” 有行為勸阻和阻止之意,但是例(1)中的動詞“追求”是雙音節,所以“不要”更合適。
(2)別浪費也是對孩子好的教育方式。
不浪費也是對孩子好的教育方式。
以上我們可以總結大部分韓國留學生受母語韓語的影響,“不”和“不要”常常混為一談,用法不同,卻當作一個用法來用。留學生將“不”和“別”混用的頻率極高,存在語義相近誤代的嚴重現象。
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不”和“別”的時間混用分析。“不”沒有時間限制。“別”是行為的勸阻和禁止,所以用于現在和將來,不能用于過去。
例:昨天別讓你來,你非來;今天讓你來了,你又別來了。
“別”用于表明現在和將來的時間,而昨天表示過去發生的時間,所以應該是“昨天不讓你來”,后半句重點說的是不來的事實,應該整體改為:昨天不讓你來,你非來:今天讓你來了,你又不來了。
(2)“不”和“別”的詞義混用分析。“不”表示對動作的事實的否定;“別”有阻止、規勸的意思。
例:對沉迷于游戲的小孩子說:“不玩了。”
這是對沉迷于游戲的人的勸阻。應該改為:對沉迷于游戲的孩子說:“別玩了。”
(二)產生偏誤的原因分析
(1)遺漏否定副詞“別”“不”的原因
留學生在習得漢語過程中難免會感到學習漢語很困難,從而出現回避難點的行為,避免出錯,不敢表達自己真實想法,這可能是對目的語規則的過度泛化造成的。
(2)誤加和混用否定副詞“別”“不”的原因
對目的語知識理解不透徹,只了解表面的、簡單的初步知識,潛意識把母語規則遷移到目的語中。母語負遷移對于初學者來說是產生偏誤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否定副詞的教學對策研究
(1)調動學習者學習漢語的積極性。只有學習者不回避難點,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不斷積累例句,反復練習,接下來的一切教學計劃才能得以實施。
(2)編寫具有針對性的適合學習者學習否定副詞的教材。只要探索出適合學習者的教材,教學效果就可以事半功倍。
(3)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比如,漢語否定副詞與韓語否定副詞所在位置對比研究以及漢語否定副詞的種類與韓語否定副詞種類對比研究,這樣將母語與目的語對比學習,學習者能夠更準確地掌握目的語。
(4)培養具有針對意識的教師團隊。對否定副詞的教學研究要深入進行,在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加強研究水平的提高,打造優秀的教學團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