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生將
摘要:制毒以及毒品犯罪毫無疑問是直接對人類的生存發展和社會穩定造成威脅的重大隱患,目前我國的毒品犯罪形勢依然是不容樂觀,毒品犯罪的防范與控制更顯得尤為重要。嚴格地監控易制毒化學品的使用是防止毒品犯罪的有效之策。對于易制毒化學品的購買、流通、使用等環節,公安機關都需要有敏銳的偵查嗅覺和頭腦,充分發揮其監督管理職責,提高查緝效率,改善檢測手段,提高專業知識。由于易制毒化學品的特殊性,對其的處理存在一定的難度。以下主要淺談公安機關對易制毒化學品的檢測處理困難及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公安 易制毒品 處理
中圖分類號:D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01-0248-02
毒品是當前危害巨大的一種非法化學制品,它摧殘人的身體,加速吸毒者的死亡,導致了許許多多匪夷所思的社會悲劇,嚴重破壞了國家的經濟秩序和社會穩定。目前,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不法分子利用技術進行合成毒品的種類也不斷增加,這也給公安機關打擊毒品犯罪、繳毀易制毒化學品的行動帶來了更多的阻礙。易制毒化學品是指國家管制的可以被用來非法合成海洛因、冰毒等毒品的化學藥品,包括生產合成毒品的原料、試劑、溶劑、催化劑等,這些化學藥品雖然并不是毒品,但因其是毒品的主要構成成分,與毒品也是息息相關的。公安機關在對這些非法走私的危險易制毒化學品進行處理時,因為它們很多都是含有強酸、強堿、強腐蝕性的物質,稍稍處理不當都會帶來巨大的安全隱患甚至引發事故危害人民安全。因此,如何妥善處理易制毒化學品成為擺在我國公安機關面前的一個現實難題。
一、當前公安機關處理易制毒化學品的現狀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國際毒潮泛濫,化學合成毒品生產不斷擴張。據聯合國統計,全球每年流入非法渠道的海洛因生產的易制毒化學品就高達9000噸。我國作為擁有著巨大消費市場的人口大國,既面臨來自境外的毒品滲透的威脅,又有國內龐大的化工市場成為制毒分子非法獲取易制毒化學品的目標。雖然在多部委的領導下,對易制毒品的查處力度不斷增加,但市面上流通的易制毒品數量依然龐大。除了查獲的醋酸酐等常見的易制毒化學品,還出現了許多易燃易爆、腐蝕性強的新型易制毒化學品,危險易制毒化學品的種類不斷增加,這也給禁毒警察帶來了更多的人身威脅,在查緝過程中隨時會受到這些化學危險品的傷害。
近年來,各地各級公安機關不斷加強易制毒化學品的監控和打擊,繳獲了大量的非法易制毒化學品。但是,面對繳獲的大量化學藥品,客觀情況下由于公安人員缺乏專業的化學知識,缺乏專業人員和專業的處理方法的指導,并且由于獲得的化學制品大多屬于易燃易爆、腐蝕性強的危險品,所以通常都是簡單地進行處理。比如,對于固體化學制品只是采取尋找偏遠空地進行集中焚燒或者掩埋的方法,而液體也通常是采用挖坑掩埋的方法。這種方法存在著巨大的安全隱患,可能對土壤河流造成嚴重的化學污染,對于生態文明和社會治安都存在極大安全隱患。
二、易制毒化學品的檢測方法
易制毒化學品的種類一直是呈直線增長的態勢,做好易制毒化學品的檢測工作是做好稽查和處理易制毒化學品的前提。實際上,做好易制毒化學品的嚴控工作就相當于做好了毒品原料的控制和限制。在日益復雜的毒品走私市場中,擁有最新的易制毒化學品檢測技術是一個國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目前,易制毒化學品的檢測方法主要有三種:實驗方法、溶液檢測、混合物的檢測。因為快速檢測是現場檢測的原則,所以通常方便攜帶、反應速度較快、價格低廉的實驗方法是易制毒化學品檢測的具體要求。比如滴加實驗、水溶液與稀硫酸溶液等都是常見的實驗方法。溶液檢測也是化學品檢測中最有效的方法。例如胡椒醛、苯乙酸都是通過溶液檢測可以發現的易制毒化學品。為了增加緝毒工作的準確性,我國公安常常在檢測中用到混合物檢測,例如對麥角胺與麥角酸的檢測就是運用混合物檢測。當然檢測方法不是萬無一失的,以上手段也存在著一些缺點,比如有輻射污染,分析時需要樣品制樣、誤報漏報率高、儀器溶液容易被污染等。
三、公安機關處理易制毒化學品存在的困難
(一)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法律法規不健全
目前,易制毒化學品管制主要的法律依據就是1997年修訂的刑法以及公安部、商務部、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等相關部門發布的一些部門規章等,這些法規基本上都是對基本的易制毒化學品進行劃分類別,規范此類化學品的生產、經營、買賣、運輸等,但落實到具體的公安機關實施行動的配套細則尚未出臺,公安機關對于易制毒化學品的處理也無法可依,對易制毒化學品的處理缺少規范的指導。
(二)缺乏專業機構和執法人員
事實上,除了云南、四川等部分毒品重點打擊省市有專門的易制毒化學品管制機構,并且配套有專門的執法人員負責繳獲化學品的處理外,其余全國各地都少有專門機構和專職人員。公安機關的執法民警大多是警校畢業,雖然部分緝毒警察受過專門的易制毒化學品常識的培訓,但由于短期內成效有限,民警普遍的化學知識有限。而易制毒化學品的管制和處理因其特殊性要求具備一定的化工、醫學知識,所以公安民警因缺少這類知識,在工作中也更容易陷入危險境地。
(三)缺乏執法的專業設備
在對易制毒化學品進行處理時,或者由于資金不足缺乏專業防護設備或者是缺乏設備,公安機關執法民警通常只是佩戴普通手套,沒有專門的化學品防護服或其他手段,這就對執法民警的人身安全留下了隱患。
(四)缺少安全的存放地點
我國每年都會繳獲大量的易制毒化學品,特別是在云南、四川等地,每年查獲的易制毒化學品以及國家非列管化學品超過200噸。這些都需要專門的庫房來存放,而且由于繳獲的物品大多具有強堿、強酸等特殊性,對于存放倉庫的環境要求也就更高。一旦儲存不當發生意外,可能就會對當地的土壤植被甚至周圍居民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脅。endprint
四、關于公安機關處理易制毒化學品的一些對策
(一)普及執法人員相關知識,提高專業技能。
舉辦專題講座,對公安機關禁毒執法民警普及環境保護相關知識,普及《環境保護法》《廢棄危險化學品污染防止辦法》等相關法規,增強環境保護意識,讓執法民警深刻了解到化學品處理不當可能帶來的嚴重后果。從高校或者其他專業部門吸收化學化工專業人才壯大執法隊伍,定期舉辦培訓班聘請專家學者向民警普及基礎知識,提高禁毒執法人員的專業素質。
(二)向公安機關配發專業防護設備
公安民警的人身安全是保護國家財產和人民生活的保障。應該有公安專門的后勤部門統一采辦專業的處理易制毒化學品的防護套裝,配發給各級禁毒執法部門,以防在查處、繳獲、處理過程中發生意外事故。
(三)針對具體的易制毒化學品采取具體的處理措施
公安機關應聯合相關的科研機構和專家學者,針對目前管制的化學品類別研發具體的處理辦法,制定安全可靠、方便環保的操作流程和規范。按照環境保護的相關規章制度,對每一種處理的化學品都制定符合規定的排放標準和檢測辦法。
(四)實施綠色處理
對于可回收的易制毒化學品采用多渠道進行回收利用。廣泛動員企業、廠家進行回收利用,單位增加透明度,將回收利用的情況及時向大眾公布。對于不可回收的進行無害化銷毀,統一組織相關專業人員利用科學技術,以安全環保為前提,實現無害化處理。
(五)提高檢測技術,規范處理保管
公安機關應及時更新技術,以防不法分子鉆技術漏洞危害社會。積極進行科學研發,引進外國先進的檢測設備和技術,制定具體的易制毒品銷毀處理辦法,為一線人員提供可靠的智力支持。在易制毒化學品廣泛流通的地區,規范化學品的處理和存儲,尋找特定區域進行存放。
五、結語
總之,加強對易制毒化學品的管理,妥善處理繳獲的化學品,不僅是實現遏制和減少毒品來源這一根本目標的治本之策,也是保護環境、維護我國社會社會治安的重中之重。
參考文獻:
[1] 楊盛平. 發揮網絡平臺快捷便利準確的優勢 上海市力推易制毒化學品信息化管理[J].上海化工,2017(9).
[2] 張秀鳳.將履行社會責任貫穿于易制毒化學品管理中 2017上半年度易制毒化學品培訓管理工作綜述[J].上海化工,2017(8).
[3] 尤曉明,洪利軍,李志豪,疏天民.易制毒化學品的現場檢測與分析方法研究[J]. 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13(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