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孜買提·艾爾肯 徐三友
摘 要:黨的十九大報告是指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邁進新時代、開啟新征程、譜寫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的指示要求,既要 “得其門而入”,更要 “悟其道而出”。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民族教育事業,經過各級各地相關部門長期的努力,我國民族教育事業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依舊存在一些問題,本文以西北某高校為例,主要探討內地高校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培養。
關鍵詞: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少數民族人才培養
“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像石榴子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族工作重要思想。“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十九大報告主題開宗明義要求“不忘初心”。
培養內地高校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愛國主義精神,筑牢其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是要從理論上認識黨的十九大報告基本內涵,在實踐中通過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來達成“各民族像石榴子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的民族團結理想,并以此為重要組成部分,最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一、培養內地高校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愛國主義精神的現實意義
“美美與共,世界大同”,梁啟超先生提出“中華民族”概念,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達到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最高階段,各民族同胞和衷共濟、和諧發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
開宗明義,對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的教育培養過程中,如何通過教育促進愛國,教育促進團結,教育促進發展,是數百年來教育界一直在致力于解決的關鍵問題之一。而在這中間,促進愛國主義精神在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心目中扎根,是最根本、最核心的解決問題之道。
十九大報告給了我們充分的理由和自信,去解決問題。因為報告中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強烈的擔當精神。通過強調為什么人擔當,重申為什么要擔當,明確如何擔當,“登高望遠、居安思危,勇于變革、勇于創新”。這就需要我們充分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創新開展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教育培養工作,使愛國主義精神深植學生心中。
二、培養內地高校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存在的困難
(一)內地高校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對新環境的抵觸心理
少數民族群體具有自身獨特的地域文化、風俗習慣、心理認同,他們受此影響,加之內地高校少數民族學生大部分來自于老少邊窮地區,進入高校的他們易出現困惑迷茫,甚至是自卑情緒,隨之表現出對外部環境的抵觸。
(二)內地高校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教育管理服務隊伍發展相對滯后
當前我國內地高校學生規模不斷擴大,伴隨網絡,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少數民族學生尤其是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受到的網絡極端宗教沖擊較大,思想政治教育隊伍人才數量有限,對口性較低,隊伍配備不專業、不職業、不完善的問題日益突出。
(三)內地高校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教育管理服務工作不受重視
大學階段正是青年塑造人格的關鍵期,但因內地高校的少數民族學生在數量上較少,學校極易忽視其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塑造,這勢必會影響少數民族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養目標的實現。
(四)內地高校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心理認同工作開展難度大
部分少數民族學生自我保護和群體意識強等特征,內地高校應該大力引導少數民族學生樹立正確三觀,疏導問題學生打開心扉,融入新集體、新環境,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培養打牢基礎,做足準備。
三、培養內地高校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愛國主義精神的有效途徑
內地高校對少數民族學生的培養,直接關系到黨和國家教育事業質量的高低。因此,深入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如何培養人”的核心問題,統籌推進少數民族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培養。
(一)學忠誠、學自信、學擔當
忠于初心、忠于使命。應該時刻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歷史已經并將繼續證明,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民族復興必然是空想。”正是在黨的強有力的領導下,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只有使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認真領會黨的十九大報告精神,才能從最根本解決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培養問題。
(二)悟原理、悟精神、悟情懷
學習十九大報告可以強烈感受到中國古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廣闊胸襟。只有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那樣,共同構筑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守望相助,才能從根部解決問題。
教育引導增強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對偉大祖國的認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對中國共產黨的認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培養一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和模范踐行者。并通過這些學生的示范引領,帶動廣大少數民族學生全面發展和成長成才。
(三)用格局、用定力、用本領
要增強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政治定力、紀律定力、道德定力,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紀律上的規矩人。以釘釘子精神做實做細做好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各項工作,提高執行力、操作力、落實力,切實提高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培養工作能力水平,使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成為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服務的少數民族優秀人才。
“知是行之始,行乃知之成,人不學不知義”。把十九大報告精神與具體實際工作結合起來,將報告中提到的先進工作方法應用于學生教育工作中,運用到提升工作效能中。達到學之有效、有用、有為,做到學中有用、用中有學。
作為高校少數民族學生教育工作者,更有責任、有義務自覺擔當起黨和國家賦予的歷史使命。尤其是當前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更需要民族地區的人才發揮其切實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培養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培養其全面的文化認知能力,幫助其認識中華民族一體格局,增進其對中華民族文化的整體性認識,從而增強少數民族學生“五個認同”意識。只有確立上述思想基礎,以十九大報告精神為理論指引,繼而才能展開手腳致力于全面培養其能力全方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