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輝
摘 要:在信息時代當中,閱讀實際上是學習的基礎,閱讀也是人們未來一段時間當中從事各項工作的前提條件之一,親子閱讀在提升兒童自主閱讀能力的過程中,起到的作用十分重要,詳細針對親子閱讀的理念進行分析,并提出公共圖書館開展親子閱讀服務的過程中,應當使用到的措施,希望可以對日后各個公共圖書館的親子閱讀服務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以此為基礎對兒童的自主閱讀能力做出保證,促使兒童逐漸走上一條全面發展道路上,最終在我國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上的過程中,起到一定推動性作用。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親子閱讀服務;現狀;推廣方法;分析
一、公共圖書館親子閱讀研究背景
在進入到二十一世紀當中之后,我國社會各個行業相關崗位需要使用到的更多是復合型人才,知識的獲取及能力的提升一般是來源于大量的課外閱讀積累。教育家在開展各項研究工作的過程中得到的成果是,兒童的閱讀能力和未來一段時間中的學習成果之間有密切的關系,家庭在幼兒開展早期閱讀活動的過程中,起到的作用十分重要。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期,新西蘭教育家霍德威等人開創了成人和兒童互動性早期閱讀方法——分享閱讀。在十分輕松快樂的親密閱讀氛圍當中,成人和兒童不將學習作為唯一目標的基礎上閱讀同一本書籍,這實際上是一種類似游戲的活動。親子分享閱讀指代的是在家庭情景當中,父母和孩子共同閱讀故事書或者圖畫書的一種親子閱讀活動。依據實踐結果可以得知的是,這種共同閱讀活動可以幫助幼兒掌握更多的詞匯,為幼兒提供印刷符號的經驗和故事的敘述結構,有利于對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及書寫能力進行培養,促使幼兒走上一條社會性發展道路上。公共圖書館本身是我國社會當中的文化教育機構,因此在開展親子閱讀服務的過程中,自然會承擔一定責任。
二、親子閱讀的服務理念概述
理念決定的行為,行為決定的是成果。公共圖書館開展親子閱讀服務的過程中,一定是需要將理念放置在先行的地位上,積極的對親子閱讀服務的理念進行宣傳。第一,圖書館中各個崗位上的工作人員,一定是需要從思想上對親子閱讀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形成較為深入的認識,其實掌握親子閱讀服務的內含及客觀規律,在日常工作當中積極的踐行親子閱讀服務理念。比如說,1960年日本鹿兒島縣立圖書館館長京鳩十開展的“親子二十分鐘讀書運動”,倡導成年人每一天當中至少是應當陪同孩子閱讀二十分鐘書籍,這一項運動開展的過程中,讓日本社會各個領域中相關人士對親子閱讀的重要性形成深入的認識。第二,圖書館應當積極的向家長及孩子進行宣傳,將親子閱讀的效果展現在人們的眼前,增強親子閱讀理念的說服力,與此同時也應當糾正家長引導孩子閱讀過程中的錯誤理念,促使孩子和家長能夠更為積極的參與到圖書館的各種親子閱讀活動當中,在此基礎上得到共同的成長。第三,在對親子閱讀服務理念進行倡導的過程中,關鍵就是將其落實,圖書館憑借親子閱讀這一服務理念對參與活動的人們進行引導,開展各種類型的親子閱讀活動,我國范圍內某些已經開展成功親子閱讀服務的公共圖書館,逐漸將以往本館當中的少兒閱讀區域改成親子借閱區和親子樂園等,上文中所說的這些變化,其實代表的是親子閱讀服務理念得到了人們的認可,并在親子閱讀活動進行的過程中得到應用。
三、親子閱讀的服務形式
(一)講故事活動
講故事可以讓兒童在閱讀的過程中感覺到十分快樂,促使兒童的想象力增強,讓兒童在閱讀的過程中養成一定幽默感,從而自然可以讓兒童的性格變得更為完善起來,促使兒童在閱讀的過程中養成一定文學素養。公共圖書館開展講故事活動的過程中,一定需要使用到的是有趣的講故事方法,促使兒童可以在潛移默化當中完善自身的思維。
公共圖書館開展講故事活動的歷史其實十分悠久,早在18969年,美國匹茲堡卡內基圖書館就開展說故事時間活動,我國臺北市立圖書館自從1987年開展林老師講故事這一項活動,它是臺灣省說故事活動開展時間最長的公共圖書館,此圖書館每一年當中將故事活動的開展次數達到兩千次以上,參與這一項活動的人數達到四萬人以上。我國范圍內各個圖書館當中也積極開展講故事活動。
(二)親子閱讀會
讀書會也會被稱為是學習圈或者是書友會,指代的是一群人定期進行聚會,針對一個主題或者說一個問題,有計劃的來學習。親子讀書會一般是由參與到其中的家長輪流安排每一次活動,家長在活動正式開始之前,除去需要自發的設計活動之外,還應當和圖書館的指導教師之間進行討論。在活動進行的過程中,家長占據主體地位,圖書館指導教師輔助家長開展活動。依據相關調查工作得到的結果顯示,我國成年人每年紙質圖書閱讀量僅僅為4.3冊,而讀書會參與者每一年當中的閱讀量一般都會在50冊以上,甚至還會超過100本。在此基礎上可以發現的是,當在社會中構建閱讀風氣的過程中,讀書會這一項活動起到的作用十分重要。為了能夠倡導家長和兒童參與到這一項活動當中,去對閱讀的興趣及習慣進行培養,享受到閱讀的樂趣,大多公共圖書館都爭相開展親子讀書會,比如說,香港中央圖書館開展的家庭讀書會活動當中,每一次參與活動的名額是15個家庭,定期開展讀書會活動,通過活動引導孩子養成一定閱讀興趣。除去定期聚會之外,圖書館還會開展親子閱讀講座以及工作坊,向人們介紹親子閱讀的技巧。
四、圖書館親子閱讀推廣中存在的問題概述
(一)親子互動是由成人控制,兒童的能動性匱乏
現階段圖書館親子閱讀推廣活動進行的過程中,繪本分享故事會是比價常見并且得到孩子喜歡的一種閱讀形式,大多館員及家長都重視兒童表達的重要性,但是其實并沒有將話語權轉交到兒童的手里。筆者針對親子閱覽室進行分析調查之后,可以發現的問題是,在親子閱讀活動進行的過程中,成人和孩子之間的對話并不是十分充足,講讀工作一般是家長或者老師來完成,兒童僅僅是機械化的拿著繪本,在教師及家長的引導之下來翻頁或者欣賞某一頁上面的圖畫。除去上文中所說的問題之外,家長或者講解教師在提問的過程中展現出來的觀念趨同性比較強,希望兒童給出的答案是自己預期的答案,并且在提問環節當中還會提出很多二選一的問題,這種提問模式實際上會限制兒童的思維,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活動僅僅是機械的,難以對親子閱讀活動的效果做出保證,從而也就會在親子閱讀活動進行的過程中,造成一定負面影響。
(二)片面的追尋閱讀形式多樣化,忽視意義的內化及形成
以往一段時間當中,圖書館越發重視親子閱讀推廣活動,親子閱讀活動的形式逐漸向著多樣化的方向轉變。推廣人員會將書籍作為載體,依據實際場景,使用各種形式向兒童展現故事清潔,促使兒童進入到閱讀的世界當中,但是還是有很多圖書館在組織活動的過程中,片面的追尋閱讀形式的多樣化,親子閱讀活動進行的過程中使用到的閱讀內容卻沒有得到充分地重視,因此孩子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并沒有對閱讀內容形成整體體驗,也會在兒童對文本意義進行內化及生成的過程中,造成一定負面影響。
五、親子閱讀活動推廣中應注意到的事項
(一)家長在親子閱讀中扮演合理的角色
兒童的閱讀實際上從家庭當中開始的,家庭是最先對兒童的閱讀行為造成影響的場所,建構主義理論當中雖然重視兒童的認知主體作用,但是成人的引導及促進作用其實也被放置在較為重要的地位上。家長或者成人在親子閱讀活動進行的過程中,應當半夜合適的角色。家長是親子閱讀活動中的學習者,在親子閱讀活動進行的過程中,家長以往扮演的參與者角色應當轉變為學習者,圖書館應當積極的為家長提供了解兒童教育心理學的條件,促使家長可以積累下來較為豐富的親子閱讀活動經驗,掌握更多的親子閱讀技巧。
(二)提升繪本館藏資源質量
繪本是閱讀人員進入到文學世界當中的重要途徑之一,就好像是構建在紙張上的劇場,通過紙張向孩子展示作者繪畫過程中的內心世界。在歐美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當中,親子閱讀活動進行的過程中,使用到的兒童讀物基本上都是繪本,繪本讀物本身圖文結合以及召喚性特征,恰好和兒童的視覺符號理解能力以及形象思維能力相適應,可以將兒童的閱讀積極性激發出來,促使兒童逐漸養成一定閱讀習慣。
六、結語
在現代化社會當中,從小就開始對孩子的閱讀興趣進行培養,是得到很多家長認可的一種教育理念,親子閱讀這種活動也逐漸得到家長的認可。依據實踐活動得到的結果可以得知的是,在圖書館中花費的時間比較多,就會在潛移默化當中讓孩子養成一定閱讀習慣,閱讀書籍自然也就會成為孩子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構成成分。在孩子日常學習生活當中,讀書自然也就不是一件辛苦的事情,而是會變成一件比較快樂的事情,通過親自閱讀,促使孩子喜歡讀書,讓孩子對書籍的興趣得到大幅度提升,因此孩子自然也就會逐漸養成閱讀習慣,促使孩子逐漸走上一條全面發展道路上,最終也就可以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進程向前推進的過程中,做出一定貢獻。
參考文獻:
[1]王運霞.家校攜手 親子“悅”讀——家校合作下農村小學低年級親子閱讀有效策略的研究[J].遼寧教育,2018(20):77-78.
[2]李龍,周文博.“成人—兒童”一對一導師模式閱讀推廣項目管窺——Power Lunch等3個項目對圖書館親子閱讀的啟示[J].圖書館建設,2018(09):95-100.
[3]劉洋,陳皓曦.找興趣、抓契機,打造親子閱讀小生態——學齡前后親子閱讀訪談[J].教育導刊(下半月),2018(09):77-81.
[4]朱荷葉.打造有影響力的華文童書獎——深圳讀書月“年度十大童書”評選活動的實踐與思考[J].新閱讀,2018(09):31-33.
[5]楊丹琴,苗春鳳.小組工作介入流動學前兒童家庭親子閱讀問題的實踐與思考——以福州市W幼兒園為例[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8,31(09):28-37.
[6]楊瑩瑩,陳娜.中小學生認知性學習投入的實證研究——基于深圳市L區義務教育質量監測數據[J].教育測量與評價,2018(09):5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