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 瑞
(寧夏職業技術學院,寧夏 銀川 750021)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資源庫、網絡化、信息共享模式在高職教育教學方式的改革中嶄露頭角。微課作為互聯網與教育結合的產物,以“高效、開放、共享”的為理念,突破了時間和空間壁壘,迎合了時代的需求,滿足了當下學習者的學習習慣,具有碎片化、靈活化、高效化等特點,成為了深受信息時代下學習者追捧的一種新型學習模式。高職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課程設置以實用性、技能性為主,包括食品營養、食品檢測技術等課程,利用微課不僅可與資源庫及其他類型資源(圖片、文本、音頻等)有機結合,豐富了教學資源,能滿足學生全方位、多角度的學習需求;而且使得課程生動易懂,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提高教學效果,提升教學質量。
微課是指課程載體形式短小精湛[1],一般由兩部分組成[2]:①與課程內容相關的素材,包括圖片、視頻、PPT、測試題等教學資源。②音頻資料。將優質的素材與音頻有機結合,即可制作成微課。教師將優秀的微課應用到課堂教學中,能極大地提升學生自身學習熱情和自主學習能力。不同于傳統的教學方式,微課以多媒體視頻為媒介,改變了傳統單一資源型教學,在其基礎上進行改革和創新,極大地改善了課堂教學環境。
筆者根據自身經驗并結合相關文獻資料總結出,微課的特點主要有:教學時間短,教學目標明確,知識內容碎片化,學習手段靈活多樣、互動性強,能夠循環使用。較短的教學時間與較明確的教學目標,能夠滿足微課應用于重點、難點知識教學的需求;微課能把傳統教學中章節式的教學內容轉化為知識點,碎片化的學習,打破時間和空間的局限,學習者能快速、準確地找到想要的知識點進行學習;學生還可通過計算機、手機等互聯網終端設備隨時下載或在線學習課程內容,靈活選擇時間地點,并可暫停、重復的多次學習,包括復習;此外,結合相關平臺,學生與教師可充分互動起來,既滿足了為學生答疑解惑的要求,又實現教師隱形教學知識顯性化展示,還可與同行和業界交流點評;微課視頻一次制作完成,可永久保存,循環使用。
提升學生學習效率,是微課在高職教育教學改革中最明顯的優勢之一。筆者在實際教學工作中發現,相較于傳統的講授與多媒體教學法,微課教學憑借其形式豐富和內容多樣,能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均表示在微課的支持下,學習樂趣不斷增長,客觀上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此外,學生通過微課學習實現自主進行重點、難點知識學習與理解,同樣能夠較好實現學習效率的提升[3]。
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課程食品營養學引入微課“我的飲食我做主”后,通過生動的微課視頻展示,學生的學習興趣明顯提升,快速掌握了食譜設計知識。
微課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方式,結合互聯網可與教學資源庫及其他信息化教學手段,可形成更多的優質教學手段,為教師改善及優化教學設計奠定了基礎。以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課程食品衛生檢測技術為例,檢測實驗微課的開發和引入,可以讓學生課前自主學習實驗方法,節約了課中教師講授及示范時間,增加了學生課上練習時間,課堂時間可以讓教師組織更多的教學活動,教學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同時,學生課前通過微課平臺與教師進行互動交流,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教師通過與學生交流和溝通,可第一時間了解學生的困惑和需求,并對其進行針對性的解答和幫助,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
微課是互聯網信息技術前提下的現代化教學方式,是一種將知識點,以視頻形式的集結、濃縮在了微課視頻之中的教學方式,不但可以隨時隨地自主選擇學習,還可以流通和傳播。微課在高職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教學改革中的應用可實現教育資源共享;而且通過資源庫、合作辦學等途徑,可實現與企業和兄弟院校的緊密合作、積極交流和互相學習。目前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已擁有國家級教學資源庫,在國家級平臺上實現了微課及其他優質教學資源的共享。課程共享及合作開發可以做到在微課開發時節約成本、省時省力,筆者認為合作開發微課是當前最佳的微課制作模式。
教學的目標就是要學生學會、掌握知識,一切的教學活動都是以學生為中心,微課的設計也必須遵循這一原則。高職教育學生的學習接受水平參差不齊,作為微課的開發者,教師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特點、興趣愛好、學習動機,并保證微課的交互性與易學性,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引發學生思考。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微課的優勢,也能使微課更好地為高職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教育教學改革服務。
教師需要以解決實際教學問題為目的制作微課,保證其較強的實用性,確保其適用于教學。高質量的微課不應追求過度的華麗或者最先進的技術,而應保證內容清晰明確,便于配合開展教學以及能真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熱情。如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食品衛生檢測技術》系列微課中,教師將實驗的全過程分程序、分步驟地由真人實際操作并拍攝成視頻,實驗關鍵點及注意事項以文字、聲頻的形式呈現,學生觀看中可反復回看,加深記憶。實用性強的微課才能達到高職教學改革的效果。
在教學過程中,微課能夠靈活地應于各個教學環節,并適用于各種學習環境。微課的靈活性可使其與各種教學資源和教學手段匹配兼容,幫助授課教師做出各種優秀的教學設計,也可以讓學生更自由地學習,比如利用乘車、吃飯等業余時間,隨時隨地學習復習。靈活的微課才能催生出靈活的教與學,才能達到高職教學改革的效果。
學生完成微課學習后要對微課及微課制作老師進行及時的評價與反饋,教師需要對評價結果及時反思、改進和回饋。保證及時、順暢、有效的師生溝通才能促進教師開發更優秀的微課,確保高職教學改革的持續性。
微課在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教學中的應用必須以實際課堂教學為基礎,注重與實際課堂教學相結合,根據不同的教學環境,采用不同的微課設計和應用策略。 筆者通過實際教學,按照職業教育教學階段的劃分,以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實際課程為例,分別展示微課應用于課前預習、課中講解、課后復習3個階段的案例,詳情如下。
在食品衛生檢測技術課程教學中,課前預習階段,首先通過微課學習平臺向學生發布課程導學單,告知學生預習的內容、要求及方法,同時推送食品衛生檢測微課視頻及課程基礎知識,學生課前利用微課自主學習食品檢測方法及注意事項。其次,要求學生記錄、整理微課學習時遇到的問題,并通過微課學習平臺反饋至教師,教師根據學生反饋的問題對課堂教授的內容及授課重點進行準備和調整。學生提前通過觀看微課預習學習內容,準備好自己的問題,帶著問題和重點聽課,其注意力往往更加集中,參與度也更高,能夠大幅度解放課堂教學時間,增加學生動手實踐的時間分配,提高課堂效率[4]。
在食品營養與健康課程教學中,課中講解階段通過科普性微課視頻的播放進行拋磚引玉,引入本節課堂的內容。輕松詼諧的微課視頻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引發學生對新課的學習興趣,使其帶著興趣進入課堂學習。微課中對本堂課的重點、難點進行了詳細闡述,學生帶著初步的了解及認知進行課堂學習,通過教師講解能夠更輕松、更直觀地完成學習要求,達到教學目標。微課在課中講解環節的應用應有效發揮其靈活的特性,配合教學重難點講授,可協同其他教學手段,達到提升教學質量的效果。
在食品安全與質量控制課程教學中,在課后復習階段應用微課,在復習和梳理已學知識點的同時,可拓寬學生的學習范圍。鼓勵學生課后利用業余時間收集和拍攝課程相關素材,在教師的指導和輔助下自主開發制作專業課程微課,并選取優秀作品上傳至微課平臺,促進了學生相互之間的交流,在拓展學生課后學習范圍的同時,擴充了專業課程微課的素材量,持續推動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教學改革。
微課特點鮮明,篇幅有限,因此微課的教學內容一定要以課程設計為核心展開,同時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完整、明確、清晰地突出強化教學重、難點,以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培養的學生是技能型人才,教學內容要以解決實際問題、提高操作技能為主[5]。制作微課要將枯燥內容生動形象化,利于學生理解記憶,視頻展示時,對于長時間、多步驟的內容,應分段分節,采用微課短小精湛的特點,將每個知識點形象生動地展示出來,便于學生反復循環學習,提高其學習效率。
微課教學,教師選用的教學內容既要緊貼教學設計,又要循序漸進,彼此之間具備關聯性和條理性,這樣才能讓學生清晰地把握教學重點。
微課作為一種優質的教學資源,可以應用于教學中不同的階段,如課前預習、課中講解、課后復習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課程教學需求靈活運用適當的方法。微課是一個個承載著碎片化知識點的視頻,只有不斷地積累,微課的完整性才能建立。在教學應用中,教師需要不斷提醒學生注意對知識學習的系統性,幫助學生整合碎片化的知識點,建立知識體系,注重教學的完整性,避免學生的學習過于碎片化。
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優質教學資源和信息化教學手段,特點突出,應用廣泛,與高職教育教學特點高度契合,必將在高職教學改革中發揮重要作用,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教學改革尤其如此。微課的應用使得原本枯燥難懂的知識變得形象生動,通俗易懂。利用微課教學,教師可以實現更加豐富多變的教學設計,學生有了更濃厚的學習興趣,更實現了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極大地提升了教學效率,提高了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