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蕾
【中圖分類號】R365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4-134-01
1 壓瘡的概述
1.1 定義 壓瘡,也叫壓力性潰瘍,是身體局部組織長期受壓,血液循環障礙,局部組織持續缺血缺氧,營養缺乏,致使皮膚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組織破損與壞死。在國際上,如美國自1989年至2005年每兩年一次的全國性普查結果顯示美國壓瘡現患率為9.2%~15.5%[1]。故壓瘡是骨科護理工作的一個重點和難點。所以脊髓損傷患者較其他骨科患者更容易發生壓瘡。現將脊髓損傷患者壓瘡的預防及護理介紹如下:
1.2 產生的原因 壓瘡是許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目前公認的4大主要因素是壓力、剪切力、摩擦力、潮濕。①壓力來源于長期臥床或不更換體位的患者,局部受壓,造成血液循環障礙,引起皮膚和組織壞死。②剪切力:比如床頭抬高或半坐臥位時骶尾部的剪切力會增大。③摩擦力:當床單有褶皺或碎渣時或挪動患者時的拖拉拽都會產生摩擦力并可能損傷患者皮膚,造成破潰。④潮濕:大小便失禁,出汗,傷口分泌物的滲出等都會使皮膚更容易受損。除此之外也有患者自身的客觀因素,如高齡,瘦弱,皮膚彈性差,全身營養障礙,感覺功能障礙,術后疼痛不敢翻身等。
1.3 壓瘡的分期 Ⅰ期壓瘡:皮膚完整,出現壓之不褪色的局限性紅斑;Ⅱ期壓瘡:表皮和部分真皮缺損,血清性水皰,也可為淺表開放的粉紅色創面,周圍無壞死;Ⅲ期壓瘡:全層皮膚組織缺損,可見皮下脂肪,但骨骼、肌腱或肌肉尚未暴露。Ⅳ期壓瘡:全層皮膚組織缺損,伴有骨骼、肌腱或肌肉外露。
2 脊髓損傷患者壓瘡發生的相關因素
Salzberg和Byrne提出了一個全新的、適合脊髓損傷患者的壓瘡預測評分方法。在新的評分方法中,只有滿足下列4項要求者,才被考慮為危害因素。共有15種主要的危險因素被納入新的評分系統,包括活動能力、運動能力、完全性脊髓損傷、大小便失禁或持久潮濕、自主神經反射不良或嚴重痙攣、年齡、吸煙、肺部疾患、心臟疾患或異常心電圖、糖尿病、腎臟疾患、認知功能損害、住在醫院或護理院。
3 脊髓損傷患者壓瘡的預防
3.1 預防 預防壓瘡是臨床上一項基礎的護理工作。有護理學者建議應建立壓瘡預警管理組織構架,定期調研和監控發生狀況,加強護士培訓,提高壓瘡防范意識[2]。
3.2 減輕局部壓力 選取合適的支撐面間歇性解除壓力和選取合適的支撐面,是恢復受壓部位的血液供應預防壓瘡關鍵而有效的措施,同時也是避免壓瘡患者局部惡化的措施。因此,選擇合適的床墊尤為重要,高危患者應采用持續減壓設備,如自動調節充氣床墊等。氣墊床的使用不僅可以很好地杜絕壓瘡的發生,而且還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3]。研究[4]認為,30度側臥增加了患者身體與床的接觸面,30度側臥更換體位法,可有緩解骨突部位壓力,提高預防壓瘡的效果。
4 脊髓損傷患者壓瘡的護理
脊髓損傷的壓瘡預防很重要,而一旦發生了壓瘡后的護理也很重要,如果長期不愈會發生感染,敗血癥,骨髓炎等。清創的方法包括:物理性清創、生物清創等。清洗和清創方式的選擇取決于患者的病情。傳統的壓瘡治療是干性愈合理論,但是會有增加感染,疼痛等問題。近年來,隨著濕性愈合理論的不斷推廣,新型敷料應運而生。應用敷料以保護傷口,吸收滲出液,以達到最佳的愈合環境。
4.1 新型敷料的問世為壓瘡創面的護理提供了廣泛的選擇。泡沫敷料治療I~IV期壓瘡可縮短瘡面愈合時間,減少換藥次數,提高治愈率[5-7]。吳玉琴等[8]報道,新型保濕銀離子抗菌敷料對壓瘡感染性傷口感染的控制優于傳統聚維酮碘紗布,可顯著縮短壓瘡傷口的清創時間與愈合時間,減少換藥次數,減輕護理工作量,使用方便、安全,能夠有效促進傷口愈合。
4.2 外用藥膏
4.2.1 加替沙星眼用凝膠和表皮生長因子(EGF)
加替沙星眼用凝膠是一種局部外用廣譜抗生素,可防止創面感染。
4.2.2 莫匹羅星軟膏聯合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rhEGF)
莫匹羅星軟膏是一種局部外用廣譜抗菌藥物,涂于創面后能透入皮膚發揮作用,創造一個濕潤的創面環境,使用后不結痂,避免了有些藥物用后結痂,痂皮破后會形成新的創面的缺點。
4.3 醫用炭粉濕巾 醫用炭粉濕巾是一種新型的礦物類敷料,其主要成分為活性炭及棉濕巾。活性炭是一種無毒、無害、無過敏反應的特種碳素衛生材料,創面覆蓋醫用炭粉濕巾后覆蓋無菌紗布,對脊髓損傷截癱患者壓瘡治療有明顯效果。
小結
綜上所述,脊髓損傷患者壓瘡的關鍵在于預防,預防中關鍵在于翻身按摩減壓,保持床單位平整潔凈,加強營養,做好患者及陪護的健康宣教,護理人員有效的護理干預等。經實驗證明,預防、電動交替波動型氣墊對壓瘡的預防有效果。發生壓瘡后的護理方法包括傷口的清洗、清創和敷料使用等,外用藥膏加替沙星眼用凝膠和表皮生長因子(EGF)、鹽酸左氧氟沙星軟膏聯合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rhEGF)、醫用炭粉濕巾均有效果。醫護人員的康復護理路徑的應用對緩解壓瘡也有很大幫助。
參考文獻
[1] 周玉潔,楊美玲,張洪君等,壓瘡分期及其護理進展[J].中國護理管理,2014,(07):683-686.
[2] 蔣琪霞,陳月娟,蘇純音,等.多中心醫院獲得性壓瘡預防現況及千預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8):724-726.
[3] 寧寧,沈玉梅,寇增霞,等.氣墊床在預防壓瘡中的效果評價[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3,13(22):4349-4351.
[4] 朱文芳,胡克,范湘鴻,等.30°側臥更換體位法預防壓瘡效果觀察[J].護理學雜志,2007,22(22):48-49.'
[5] 劉雪萍,孫素芬,王涵.泡沫敷料治療對I期壓瘡的臨床效果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15):1405一1406.
[6] 王慧靜,徐毅,吳賢.貝復濟聯合泡沫敷料治療I~亞期壓瘡臨床療效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2014,(6):560-562.
[7] 劉藝紅.紅光照射聯合康惠爾泡沫敷料治療IV期壓瘡的效果觀察[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2):22-23.
[8] 吳玉琴,盧妹姝,金磊磊,等.銀離子抗菌敷料在壓瘡感染性傷口中的應用與效果觀察[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9):2079-2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