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測量實訓教學是工程測量教學的關鍵組成部分,更是理論和實踐結合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可以驗證課堂理論知識的學習扎實程度,同時鞏固和深化課堂所學知識的環節,讓學生把在課堂上所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以此增強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能力,另一方面還能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與訓練嚴謹的科學態度。當前,我國很多學校在進行工程測量教學過程中,依然采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或者是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嚴重的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尤其是在工程測量實際運用過程中遇到問題不能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所以在進行工程測量教學過程中,不能一味的以板書為主,要留出適宜的空間,對學生進行工程測量實訓教學。因此,本文將對工程測量實訓教學比重與教學效果關系進行研究。
工程測量教學目的是根據社會需求,制訂專業教學計劃,培養學生應用測繪技術全方位、多方法地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此適應社會對學生能力的需求。因此在進行工程測量實訓教學過程中,實訓教學比重的基本原則是要面向全體學生與因材施教,合理地應用各種有效的教學模式,建立合理的知識能力結構,實現工程測量專業教學的整體優化。
建筑工程測量作為一門非常重要,而實踐性非常強的專業技術基礎課程,需要學生掌握一定的理論基礎知識,還需要學生有一定的實際操作能力,這就需要加強學生全面系統的實踐鍛煉。當前,我國工程測繪課程分為理論課和集中實習兩方面。理論課學時通常是50~60學時,而集中學習的實訓課通常是2~3周,可以說工程測量的理論課和實踐課的學時比重嚴重偏低。即使許多學校意識到工程測量實訓教學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增加了實訓教學的比重,但是仍然存在偏低和不合理的情況。尤其是理論課和集中實習教學課程模式,知識系統學習的不集中,造成學生無法把理論與實踐進行有效的結合,學生的知識點始終處在理論的基礎上,無法全面有效的利用實踐去驗證理論知識。
作為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專業技術基礎課程,工程測量實訓教學比重的大小,往往會對教學效果產生直接的影響,如何合理分配測量實訓和課堂教學成為關鍵。在教學過程中,首先學生要有一定基礎的理論知識,如全站儀、水平儀等測量儀器要熟練,掌握測量儀器的操作方法。放樣程序要會編。圖紙能看得懂。然后設置實訓任務,進行實訓教學。當前,很多學校把工程測量實訓教學比重加大,占到了整個教學的50%,但是對于知識的難易程度往往又是不一樣的,加之學生對于某一知識的接受不一樣,盲目加大實訓教學比重,往往又會適得其反,反而影響教學效果。
而工程測量實訓教學比重設計,需要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在教學內容的組織安排上進行設計,如課程的教學時數是60學時,對于理論和實訓課時比例可以是1:2,同時可以增加兩星期建筑工程測量實訓大型作業周。例如把工程測量實訓教學設計成這樣,分為:學習案例、使用儀器、理輪學時、實訓學時、完成地點。接下來,分別對應羅列出不同項目所需要的儀器、理論和實訓課時和完成地點:①閉合水準測量項目所需要的儀器是水準儀、塔尺,理論學時、實訓學時:2學時和4學時,完成地點:學校實訓基地;②角度測量項目所需要的儀器是經緯儀,理論學時、實訓學時:4學時和8學時,完成地點:學校實訓基地;③三角形變成測量項目所需要的儀器是鋼尺、經緯儀,理論學時、實訓學時:2學時和4學時,完成地點:學校實訓基地;④建筑物的定位和放線項目所需要的儀器是鋼尺、經緯儀,理論學時、實訓學時:2學時和10學時,完成地點:校企合作實訓基地;⑤施工中高程傳遞項目所需要的儀器是水準儀、鋼尺理,理論學時、實訓學時:2學時和4學時,完成地點:校企合作實訓基地;⑥建筑物的軸線投測項目所需要的儀器是經緯儀、控制樁,理論學時、實訓學時:2學時和4學時,完成地點:校企合作實訓基地;⑦大型作業實訓學時是2周,完成地點:學校實訓基地。
而在工程測量實訓教學過程中,比重的大小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這就需要根據課程的不一樣,設計不同的比重,其中考核是最重要的,這直接關系到學生對理論知識向實際動手能力的轉化,以及應用測量技術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那么就可以把實訓教學作為一個獨立的考核點。考核方式可以采取過程考核措施,把考核分成實習任務,逐次考核,按比例核算,最終得出成績。考核項目包括素質考核、實際動手技能考核與創新考核,分別占的成績是:20%:60%:20%。動手技能考核作為一個重點,不但要對學生進行測量儀器的操作技能考核,還要對測量儀器使用方式的掌握進行考核,以及常規測量的觀測方式和記錄、觀測成果的計算、測圖的完成進度和成果質量等方面進行綜合性考核。創新考核是對學生能力的一個提升考核,以鼓勵學生更加積極的動腦和動手,尤其是對實訓過程中提出的獨到見解,在評定中應給予一定的加分。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工程建設的發展也逐步加快,對工程測量專業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校需進一步加大對工程測量實訓課程的比重,以培養兼具理論知識及實踐能力的人才。在工程測量實訓教學過程中,比重的大小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這就需要根據課程的不一樣,設計不同的比重,才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1]張敏,吳宏玉,蔡丁一.分組教學法用于高職高專《工程測量》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科技展望,2017(20).
[2]康永泰.工程測量中標準數字化技術的應用分析[J].中國標準化,2017(02).
[3]賈敬濤.工程測量中三維測繪技術的應用現狀[J].低碳世界,2017(28).
[4]鄒威.論GIS技術和數字化測繪技術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J].低碳世界,2017(28).
[5]汪金花,張永彬,張愛霞.實驗示范平臺的測量實踐的研究與應用[J].河北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4).
[6]林龍鑌,沈耀輝.初探工程測量實踐教學模式的改革[J].福建建筑,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