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燕
摘? ? 要: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普及和發展,網絡語言作為網民在日常上網時所使用的語言,逐漸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并對傳統的語言規范形成了沖擊。大學生作為上網的主體,同時又成為網絡語言使用的主體。因此,要重視網絡語言,要正確、規范地使用網絡語言,讓大學生在使用網絡語言進行個性表達、情感表達的過程中,同時建立規范的語言模式,推動大學生語言規范化的不斷發展。
關鍵詞: 大學生網絡語言? ? 基本內涵? ? 規范化
一、網絡語言的基本內涵
(一)網絡語言的定義
網絡語言是一種基于傳統語言規范而形成的,運用在網絡中的語言形式。網絡語言包含的內容較多,中英文及其符號、拼音、圖片、字母等都可以運用在網絡語言中,而不同符號的組合往往能夠表達特殊的含義,使網民通過網絡語言的形式,表達自身的想法和感情。由于網絡語言大多詼諧幽默,成為人們在網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內涵和形式不斷豐富,獲得了高速發展。
(二)網絡語言的性質
首先,網絡語言是一種社會方言。網絡語言作為網民在網絡中使用的語言,是社會方言的一種。其次,網絡語言又是一種變異的語言。網絡語言中的表現形式大多是由傳統語言規范中變異而來的,其中還包含英語、日語、數字、符號等,通過傳統語言的變異和重組,可以更生動地表達自身的想法。例如,“幸福ing”是指自身正處于一種幸福的狀態,是由傳統語言規范中變異而來的。
二、大學生使用網絡語言原因
(一)網絡語言能夠彰顯大學生的個性
網絡語言基于互聯網而存在,其語言形式和風格與傳統語言有區別,網絡情景不同,會導致網絡語言有不同的表達含義,網絡平臺不同,會使得網絡語言的運用模式發生一定 的轉變。網絡語言中包含的結構眾多:一方面,網絡語言具有傳統語言規范的形式,另一方面,在很多時候,網絡語言中都會包含英語、日語、拼音、數字和符號等,并且運用多種方式對其進行表達,使人能夠第一時間明白詞匯的含義,并進行使用和表達。這些詞匯的創造性極強,具有詼諧風趣的特點,為廣大大學生所使用,一方面活躍了大學生的思維,另一方面符合大學生的個性。
(二)網絡語言能讓大學生抒發感情
互聯網是一種虛擬的空間,在互聯網中,每個人的思想表達都不受到限制,可以自主進行思想和情感的表達。大學生正處于表達欲望最強烈的時期,大學生通過利用網絡語言,可以用詼諧幽默的語言,對自身的感情或社會的熱點問題進行表述,使得大學生在上網過程中愈發依賴用網絡語言表達。
三、網絡語言特征
網絡語言的詞匯包含以下幾種特征:
第一,許多網絡語言都來源于外來詞。
第二,許多網絡語言是諧音詞。
第三,許多網絡語言來源于縮略詞。
第四,許多網絡語言來源于兒童語言。
第五,許多網絡語言來源于擬聲詞。
第六,表情符號和顏文字。
四、網絡語言對大學生的影響
網絡語言是大學生為了抒發自身情感、表達個性而使用的一種語言形式,網絡語言的使用極大豐富了人們的網絡生活,并對傳統語言規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在網絡語言飛速發展的同時,也會產生一些粗俗、低下的網絡語言,對傳統語言規范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導致大學生對于傳統語言規范的理解和審美產生了偏差,影響了大學生規范使用語言的能力的發展。
(一)降低了大學生的語言修養
語言能夠直觀體現出一個人的文化修養和思想品德,其一言一行都能夠反映出人的心理和素養。交際能力是一個人重要的能力,也是語言修養的重要體現,擁有良好的交際能力,一方面能夠體現出人的精神文化素養,另一方面能夠對人的工作、學習、生活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網絡語言是一種在短期內流行的文化形式,而傳統語言則是經歷了數千年的洗禮而形成的成熟的文化,更能夠彰顯出一個人的文化底蘊和語言修養,這種語言素養是人經過長期的學習和鍛煉才能夠形成的。網絡語言由于缺乏一定的規范,隨意性較強,使得網絡語言的結構較為松散,缺乏規律和體系,離開了網絡則無法繼續生存。大學生作為網絡語言使用的主力軍,其語言修養已經深受網絡語言的侵蝕,語言表達缺乏規范和標準的約束,語句散漫,邏輯性差,大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已經呈現出明顯的下降趨勢。
(二)使大學生產生交際障礙
互聯網具有虛擬性和匿名性,在互聯網中,每個網名都可以匿名,從而掩飾身份,在互聯網中暢所欲言。大學生在追求網絡語言的過程中,如果不能正視網絡語言,分辨網絡語言的優劣性,就會導致文化水平和語言素養發展受到阻礙,導致大學生的語言詞匯較為匱乏,產生交際障礙。尤其是當今社會對于交際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過度使用網絡語言會使大學生的交際能力進一步下降,影響大學生的未來發展。
五、網絡語言規范化方法
網絡語言具有兩面性,優秀的網絡語言可以推動傳統語言的發展,豐富傳統語言的內容,低劣的網絡語言會對學生的心理和交際能力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對于網絡語言而言,要利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對網絡語言規范化處理,引導大學生正確對網絡語言進行區分和使用。
(一)讓大學生正確認識網絡語言
現如今我國已經建立了一整套有關語言文字的法律條款,對于語言文字的使用,已經上升到了法律的高度,在語言使用過程中,必須做到有法必依。對于網絡語言而言,并不是要消滅網絡語言,而是要對網絡語言進行規范化。一方面要對互聯網中的各種低俗的網絡語言進行治理和抵制,減少由于低俗的網絡語言而導致大學生的語言規范受到影響的現象,另一方面要對網絡中流傳廣泛的,能夠進行意義表達的,詼諧幽默的網絡語言進行靈活運用,使其能夠對傳統語言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二)建立規范化的語言學習課堂
現如今,人們的交際水平越來越重要,只有擁有了較高的交際水平和語言素養,才能夠更好地在社會中競爭和發展。因此,高校要對大學生的語言素養有足夠的重視,通過建立語言學習課堂,一方面,對大學生的語言和交際能力進行培養,讓學生的語言素養得到提升,并充分鍛煉學生的交際能力,讓學生的表達能力不斷提高。另一方面,要讓大學生對于網絡語言有明確的認識,讓學生能夠正確認識到網絡語言的使用規范,更好地使用網絡語言。
(三)加強對網絡語言的整理
網絡語言并非某個人或某個法律法規的作用下形成的,而是靠所有網民通過時間的積累,結合社會實際而產生的。網絡語言中固然包含許多低俗的成分,但更多的是一些積極健康的內容。隨著人們文化水平的不斷提升,對于網絡語言中低俗的成分自然而然會產生抵觸心理,使得這些低俗成分逐漸被淘汰,而留下來的則是一些更加有益的內容。因此,可以對網絡語言進行相應的整理,挑選出其中優秀的部分,豐富傳統語言的內容,促進傳統語言的不斷發展。
(四)提高大學生的閱讀水平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大學生的閱讀模式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大學生的閱讀節奏加快,傳統的慢速閱讀模式已經極為少見,速讀和略讀等閱讀形式占據了主流。加上許多大學生在閱讀載體上,更多地選擇網絡閱讀方式,對于傳統語言形式的閱讀較少,網絡語言的閱讀形式更多,這一方面削弱了大學生閱讀經典的能力,另一方面限制了大學生的思考能力,使大學生的語言修養進一步降低。因此,要提升大學生的閱讀水平,通過圖書館等形式,讓大學生閱讀更多經典數書目,從而提升語言水平。
(五)提高大學生的網絡語言道德水平
道德是制約人們行為的最主要因素,有了良好的道德品質,人們就能夠更好地約束自身的行為。由于網絡具有虛擬性和匿名性,任何人都可以在網絡中表達,由于網絡道德的缺失,就會喪失對自身的約束,產生一定的惡劣影響。因此,要對大學生進行網絡語言道德教育,讓學生自發地對網絡語言進行約束,從而提高大學生網絡語言的規范化水平。
六、結語
網絡語言是網民在長期使用網絡進行交流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產生的一種語言形式。網絡語言大多詼諧幽默,能夠更好地表現出網民的思想感情,并都具有一定的諷刺意味。由于網絡語言缺乏一定的管制,導致網絡語言的發展泛濫,對大學生的語言素養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要注重網絡語言的規范化,讓大學生能夠更加合理地使用網絡語言,同時豐富傳統的語言內容,對傳統語言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張貴州,王薇.網絡語言對大學生語言規范的影響[J].六盤水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23(1):135-138.
[2]金志茹.試論網絡語言的現狀及其規范化[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3):119-120.
[3]紀燕,葉超.網絡語言對大學生語言規范負面影響及其對策[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6(6): 753-755.
海南省高校教育教學改革課題《大學生網絡言語道德現狀及規范教育研究》(Hnjg201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