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金娟
摘? ? 要: 人的終身發展呼喚高等職業教育與本科教育貫通銜接。全面依法治國對法治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以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法律事務專業為例,從全面依法治國、從江蘇“兩聚一高”發展需要、從蘇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需要、從新時代法律職業發展需要四方面分析“3+2”分段培養模式的必要性,旨在為后續繼續研究打好基礎。
關鍵詞: 高職? ? 應用本科? ? 分段培養? ? 法律專業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印發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發〔2010〕12號),指出到2020年,形成適應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要求、體現終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滿足人民群眾接受職業教育的需求,滿足經濟社會對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教育部等六部門印發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指出:牢固確立職業教育在國家人才培養體系中的重要位置,到2020年,形成適應發展需求、產教深度融合、中職高職銜接、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相互溝通,體現終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立人才培養立交橋,形成合理的教育結構,推動現代教育體系基本建立、教育現代化基本實現。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和教育部文件精神,江蘇省省政府頒發了《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蘇政發〔2014〕109號)。為了滿足社會經濟結構調整、產業結構轉型的需求,走出職業教育的困境,逐漸完善高等職業教育體系,江蘇省開創了高職與應用本科“3+2”分段培養的新模式。實施“3+2”分段培養模式是在高職院校完成3年學業后達到培養方案中的轉段要求,方可進入本科院校繼續學習2年,最后得到該本科的學士學位。在這過程中,高職學校與應用本科學院需要共同制定培養方案,既要強調高職的應用特色,又要增強本科底蘊,培養出符合現代社會需求的高端技術技能型人才。
長期以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壁壘森嚴,分屬不同的教育體系和類別,沒有建立起人才培養的立交橋通道。高職院校和本科院校不僅在教育理念、教學模式上大相徑庭,而且在人才培養定位上相距甚遠,導致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脫節,高技能人才還有空缺。2015年12月20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完善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制度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將參加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的范圍拓展到立法工作者及行政執法人員,同時進一步提高法律職業門檻,只有全日制本科畢業生才有參加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考試的資格。對法律專業學生來講,將法律職業作為今后就業的方向,成為高層次法律職業共同體的一員是他們學習法律的動力,也是他們的法律夢想。法律專業實施“3+2”高職與本科分段培養,既是適應建設法治社會的需要,又是高職院法律專業學生實現自身法律職業理想的重要途徑。
1.全面依法治國需要法治人才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其中基本方略之一為堅持全面依法治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改革發展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各種矛盾和挑戰顯著增多,對于法治人才的需求和培養將進入新時代。為此,需要創新法治人才培養模式,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多層次高等法學教育體系,以全局視野培養社會主義法治人才。特別是隨著國家經濟、科技和社會的發展,我國法治建設正處在一個迅速發展和逐步完善的時期,公安機關、檢察機關、人民法院、司法行政機關及基層政府、社區組織、經濟組織、律師事務所等對法律專門人才的需求尤為突出,對高校培養高層次法律事務專業人才提出新的標準和要求。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法律服務面不斷拓寬、法律新業務不斷出現,法律服務已從原來單純的訴訟、公證等拓展到證券、房產、專利、網絡、科技開發轉讓等幾乎所有行業,而且越是市場經濟中新興的行業、越是與知識經濟關系密切的行業,越需要提供法律服務,中國的法律服務行業急需補充大量高素質法律人才。隨著司法改革及法律職業化進程的發展,我國正在大力試行法官助理、檢察官助理制度。法官助理、檢察官助理人數要逐步與法官、檢察官人數比例達到1:1,且要求法學本科;書記員成為單獨序列,且各級人民法院補充書記員將一律面向社會聘用,高素質的書記員供不應求。從高端法律服務到基層法律服務,均對專業法律人才需求較大。另外,從歷年公務員招錄職位需求看,對法學專業人才的需求數一直遙遙領先于其他專業。2015年北京公務員招錄3754人,法學人才需求占三分之一,法學類人才為最緊缺人才;2015年湖北公務員招錄,法學類專業人才招錄人數過千,高居需求榜首。2016年新疆公務員招錄中,法學類專業以1127人、917個職位的絕對優勢占據頭把交椅;2016年深圳公務員招錄中,本科學士以上的職位合計招聘547人,占總招聘人數的84%,而法學專業約占36%。隨著公務員職位細分工作的推進,行政執法類公務員的工作已從傳統的大一統模式逐漸向專業化方向發展,執法類單位對高學歷法學人才的需求逐漸凸顯。
2.江蘇“兩聚一高”發展需要法治人才
“兩聚一高”即“聚力創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為江蘇未來五年的發展取向、工作導向和奮斗指向。隨著我省建設高水平小康社會進程加快,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期盼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強烈,對法治人才的需求更加強烈。2014年11月7日,《中共江蘇省委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意見》明確提出:“把法治人才隊伍建設納入全省人才發展總體規劃。堅持立德樹人、德育為先導向,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培養造就熟悉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法治人才及后備力量。”2016年1月,江蘇省政府出臺《關于建立政府法律顧問制度的意見》,提出在省、市、縣三級普遍建立政府法律顧問制度,著力發揮法律顧問咨詢論證、審核把關的作用。2016年3月,正式向社會發布《江蘇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此次我省“十三五”規劃《綱要》將“全面推進依法治省,提升社會治理水平”單獨成篇,濃墨重彩地予以展示,明確依法治省是實現“強富美高”新江蘇的重要法治保障。2016年7月《江蘇省貫徹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實施方案》提出:“采取內部調劑、購買服務等方式,重點加強縣(市、區)等基層法制機構建設,使人員配備與承擔的職責任務相匹配。根據承擔職責任務情況,鄉鎮政府和街道辦事處配備專兼職法制工作人員,經濟發達鎮等有條件的鎮明確相關機構承擔法制工作職責。”
從實際調研看,江蘇省共有基層法院111個,基層法院法官約7000余名,基層法官年均辦案200多件,嚴重超負荷工作。江蘇法院系統正在大力試行法官助理、檢察官助理制度,近三年將實現每個基層法官配備一名書記員、一名法官助理作為助手,每年需要招聘法學本科人才1000余人。全省共有律師1萬余名,以每三個律師配備一名律師助理計,全省需要數千名律師助理人員。近年來,基層法律服務將學歷門檻提高到本科,法學本科人才逐步取代專科法律專業人才。全省共有鄉鎮及城市街道約2000余個,村及社區20000余個,需要具備法律專業知識的司法所工作人員、社區法律調解服務人員近萬人。江蘇擁有中小企業約110萬家,每個企業都是一個獨立的市場主體,需要大量具備法律專業知識的高素質法律專業人員。僅書記員崗位,2015年全年共向社會公開招聘一千多名法律專業畢業生,2016年上半年江蘇104家法院面向社會公開招聘969名聘用制書記員。另外,在江蘇省公務員招錄考試中,法學本科專業人才牢牢占據著職位需求榜首。2015年公務員考試明確要求“本科及以上”的職位3536個,招錄4903人,占總人數的83%。而法學類以招錄1514人、招錄崗位945個,在眾多專業需求中最為熱門。2016年江蘇省公務員招錄同樣如此,法學類專業以招錄1466人、招錄崗位900個,再次成為眾多專業中的最緊俏專業。
3.蘇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法治人才
“十三五”時期,在全國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會是江蘇重要歷史使命。目前,蘇北是江蘇區域協調發展中的短板,也是江蘇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重點和難點。2016年5月,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加快蘇北振興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若干政策意見》,就促進蘇北地區又好又快發展,保證如期全面達小康等方面提出要求。2015年,鹽城市提出,為鹽城全面建設高水平小康提供堅強法治保障。2016年10月,宿遷市提出,真正使法治成為宿遷走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路的核心競爭力。2017年,連云港市委、市政府制定出臺了《連云港市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方案(2016—2020年)》,就全面依法治市,加快建設法治連云港等提出行動計劃。2017年,徐州市緊緊圍繞“爭當全省法治建設排頭兵、構建全省法治建設先導區”目標,把法治建設作為增強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核心競爭力的重要依托。
《法治淮安建設實施綱要》指出,建成與我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相適應的法治淮安。目前,淮安市各級法院書記員、法官助理崗位、律師事務所、法院、檢察院對法學專業人才的需求缺口較大。僅書記員崗位,2015年全年共向社會招聘近百人,2016年上半年淮安10家法院共向社會公開招聘書記員69人。其次,基層法律服務領域,對法學專業人才同樣需求迫切。淮安市各縣區共有135個司法所,147個矛調中心。人民調解作為解決人民群眾利益糾紛的第一道防線,對維護社會穩定、節約司法資源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而目前蘇北地區這方面從業人員年齡偏大,專業程度不高,且大部分均為兼職,需要補充大量的法律專業人才填充相關崗位。另外,社區矯正作為一種監外服刑方式,在各司法所運行情況良好,該項工作對完善犯罪懲罰的刑種、刑罰執行的社會效果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每個司法所均需一批專職法學專業社區矯正工作者從事該項工作。歷年來,在蘇北各市公務員招錄中,法學專業同樣需求最大,各級行政機關、執法部門、紀委、基層政府等均需招錄大量的法學專業人才。
4.新時代法律職業發展需要法治人才
2017年5月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中國政法大學考察時指出:“法治人才培養上不去,法治領域不能人才輩出,全面依法治國就不可能做好。”當前,高校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首先要加強對“法治人才培養”的重要性認識;其次要認真思考“培養什么人”的問題,即把“立德樹人德法兼修”作為法治人才培養的基本指針;再次是“如何培養人”的問題,即如何構建系統、科學、有效法治人才培養體系。高職院校法律專業實施“3+2”分段探索法學本科教學,是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高層次法學教育需要和教育領域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適應我國法治社會建設,提高法律人才培養水平的現實需要。2015年《立法法》的修改使得所有設區的市均獲得地方立法權,無論是設區的市人大、市政府還是政府部門的法制機構,均需要大幅擴充法律人才隊伍。
同時,對法律專業的學生來講,將法律職業作為今后就業的方向,成為高層次法律職業共同體的一員是他們學習法律的動力,也是他們的法律夢想。成為立法者、執法者、法官、檢察官、律師,也是他們在法律學習之路上的不懈追求。2015年12月20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完善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制度的意見》。其將參加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的范圍拓展到立法工作者及行政執法人員,同時進一步提高了法律職業門檻,只有全日制本科畢業生才有參加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考試的資格。
法律專業實施“3+2”高職與本科分段培養,既是適應建設法治社會的需要,又是高職院法律專業學生實現自身法律職業理想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何靜.高職與本科協同培養應用型人才的一體化設計研究[J].機械職業教育研究,2014(9).
[2]王明倫.三個關鍵詞勾勒高職本科真容[N].中國教育報,2014-01-07.
[3]胡春光.課程銜接:含義分析、學理基礎及主要問題[J].武漢商業服務學院學報,2010(4).
[4]周大農.中高職教育課程銜接的設計與思考[J].職教論壇,2013(3).
[5]張祖華,丁泗.高職與本科“3+2”合作培養模式的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5(23).
[6]孔慶新,賈韶千.高職與本科“3+2”分段培養的研究與實踐——以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生物技術及應用專業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