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凡彬 陳錫嶺 張中印 吳艷兵
摘要? ? 專業碩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社會認可度低、生源質量偏低、不夠重視實踐能力培養等問題。植物保護專業實踐性強,在專業碩士培養過程中應采用產學研一體化培養模式,實行雙導師制,通過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完善培養方案、教學管理和學生考核等內涵建設,來提升植物保護領域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實踐能力。
關鍵詞? ? 植物保護;專業碩士;實踐能力;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 ? G642.4?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23-0278-02
近些年,國家大力推廣專業碩士的培養,其目標是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創業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1]。實踐能力是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的基礎,但目前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普遍存在重理論輕實踐,或與學術碩士一并培養的問題。如何提高專業碩士研究生實踐能力已成為一個突出問題。
植物保護是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培養實踐能力是培養一名合格專業碩士的基礎。筆者結合河南科技學院植物保護專業多年的教學實踐,對提高植物保護領域專業碩士實踐能力進行了深入思考。
1? ? 植物保護領域專業碩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問題
植物保護領域范圍包括農業害蟲調查、預測預報和防治,植物病害調查、預測預報和防治,農田雜草調查和防除,有害生物鑒定和檢疫,有害生物抗藥性監測和新農藥開發等。植物保護專業碩士研究生應該掌握植物保護相關基礎理論、所選領域的專門知識,具備所選領域生產一線的熟練操作技能,具有一定的獨立科研能力,具有有害生物識別與防控的實踐經驗,具有識別有害生物的能力和提出有害生物防控策略、具體措施的能力。但在培養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1.1? ? 社會認可度低
隨著國家加大專業碩士的培養力度,專業碩士數量有了較大增長,但是公眾普遍認為專業碩士培養質量低于學術碩士。同時,專業碩士對研究生教育的滿意度也低于學術碩士[2]。目前專業碩士人數已經超過了學術碩士,故提升專業碩士培養質量,增強專業碩士研究生的自信心,提升社會對專業碩士的認可度勢在必行。
1.2? ? 生源質量普遍偏低
高校在研究生招生時,將分數高的學生作為學術型碩士培養,將分數低的學生作為專業碩士培養,這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從總體來講,專業碩士研究生的素質普遍低于學術碩士的素質。高校招生時,往往重視理論成績,輕視實踐能力,導致學生備考時主要復習理論知識,而實踐能力鍛煉較少,最終造成本科教育與研究生教育不能實現有效銜接。
1.3? ? 對實踐能力培養的重視程度不足
專業碩士的培養應區別于學術型碩士,但在培養過程中大多都是相同的培養模式,對專業碩士研究生沒有加強實際應用能力的訓練。同時,高校導師本身實踐經驗不足,實踐教學配套設施不完善,也直接影響專業碩士的培養質量。另外,缺乏專業碩士研究生實踐能力考核體系,導致研究生本人對實踐訓練不夠重視,這成為專業碩士實踐能力不理想的直接原因。
2? ? 加強植物保護領域專業碩士研究生實踐能力培養的必要性
2.1? ? 植物保護專業本身要求必須加強實踐能力的培養
植物保護專業著重培養從事植物病蟲草害的預測預報和防治的高級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其畢業生從事的工作直接涉及農業生產,畢業生需要利用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來保證農業增產增收,需要通過實踐能力來表現其社會價值。
2.2? ? 專業碩士培養目標要求必須加強實踐能力的培養
專業碩士的培養目標是結合領域特點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而實踐能力建立在一般應用能力的基礎之上,綜合體力、智力和心理的因素,表現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升實踐能力是專業碩士辦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故實踐能力的培養是專業碩士教學的核心。
2.3? ? 專業碩士教育現狀要求必須加強實踐能力的培養
由于目前很多學校對專業碩士的實踐能力培養不夠重視,生源素質普遍低于學術型碩士,加上畢業把關不嚴等因素導致社會對專業碩士的認可度比較低。要扭轉這種局面,就必須從加強實踐能力培養著手,提升專業碩士的培養質量。
3? ? 提升植物保護領域專業碩士研究生實踐能力的措施
河南科技學院資源與環境學院處于培養植物保護領域專業碩士的起步階段,也存在專業碩士培養的普遍問題,故嘗試了一些改革,旨在全面提升專業碩士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培養質量,盡早與社會生產接軌。具體做法包括產學研一體化教學、校外實踐導師和校內導師聯合培養、加強師資培養以及調整培養方案。
3.1? ? 采用產學研培養模式
產學研一體化教學是高等教育的方針、政策,符合教育教學發展規律[3],是提升專業碩士研究生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建立產學研實習基地,充分發揮高等院校科技研發優勢和企業生產制造優勢,鍛煉學生動手能力,激發學生創新思維[4]。培養植物保護專業碩士的院校可以和農藥企業、植保器械企業、現代農業生產企業等單位合作,企業為高校提供試驗平臺、中試基地、實習基地等,高校幫助企業改進技術,協助新產品研發。學生可以通過產學研培養模式的培養,親身接觸設備、融入生產,掌握先進的生產技術,提升實踐能力,有利于盡早了解市場,適應并融入社會。
3.1.1? ? 產學研一體化實踐教學平臺的建設。產學研一體化實踐教學平臺應分層次、分目的地建設,分別培養學生的基本動手能力、生產實踐能力、科研創新能力。植物保護領域應建立農業昆蟲學、植物病理學、農藥學等教學實驗室培養學生的基本動手能力;結合農藥生產企業、現代農業生產企業建立實訓基地培養學生的生產實踐能力;建立昆蟲生理生化、病菌分離與培養、農藥劑型加工、農藥分析等科研實驗室培養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
3.1.2? ? 產學研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構建。產學研一體化教學模式重點體現在生產和科研過程中,在生產實踐和科學研究過程中培養實踐能力以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產學研一體化教學應充分應用實踐教學平臺制訂學生培養方案、培養目標,合理選擇研究課題和考核方案。經過培養,學生應具備基本動手能力,熟悉所選擇的生產工藝,具備改善工藝、提高效率和效益的能力。
3.2? ? 實行雙導師制
雙導師制即由理論知識豐富的校內專業導師和實際經驗豐富的校外實踐導師共同指導研究生[5],是研究生教育質量的可靠保障,也有助于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3.2.1? ? 實行雙導師制的必要性。專業碩士具有注重社會發展實際的特點,這也是和學術型碩士的重要區別。增加實踐經驗豐富的校外導師的指導,學生能更快地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其專門技術受到高水平訓練,也能體現專業碩士的特點。專業碩士生源實踐能力相對薄弱,需要校外實踐導師對其著重培養。專業碩士研究生社會認可度相對較低,如何扭轉這種認知,甚至體現其優越性,也需要加強實踐能力的培養,充分發揮校外實踐導師的職能。
3.2.2? ? 雙導師制的運行機制。校外實踐導師的遴選應符合研究生培養方向,需要具有豐富的一線生產實踐經驗,熱心于教學工作,具有認真負責的態度。學校應給予相應的待遇,激發校外導師指導潛能,同時應制訂基于學生培養質量的考核機制對校外導師進行定期考核。
雙導師制應建立校內導師和校外導師互通機制。在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的框架下,對不同學生制訂有針對性的培養計劃,校內外導師應經常溝通學生培養過程中的問題,實時制訂相應對策,使培養出來的學生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
3.3? ? 強化內涵建設
3.3.1? ?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要培養素質高、能力強的植物保護專業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必須有一支業務素質高、結構合理的高水平師資隊伍。一是結合學校碩士生導師遴選要求,不斷充實師資隊伍;二是加強對導師隊伍的考核,促進導師自身學習與科學研究,不斷提升師資隊伍的整體水平;三是加強校外實踐導師隊伍建設,校外實踐導師是研究生實踐能力培養的重要力量,從植物保護產業領域選擇有能力和知名度的人才作為校外實踐導師,其遴選和考核也應該嚴格進行,實行淘汰制;四是加強校內外導師之間的交流,鼓勵導師外出學習,多參加植物保護相關學術會議,掌握植物保護專業領域的前沿知識和生產動態。
3.3.2? ? 構建合理的、可行性強的培養方案。培養方案是實施學生培養的重要依據,應具有可行性、超前性,符合學生的培養目標,更要體現層次分明、重點突出的實踐能力培養體系[6]。植物保護專業的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要注重理論課與實踐課的結合、科研能力與實踐能力的結合、創新能力與社會適應性的結合。在課程設置上,基礎課要強調寬廣性和綜合性,專業課要強調先進性和實用性[7]。實踐教學要校內與校外相結合,校內以基本動手能力培養為主,校外以實際生產鍛煉為主。植物保護專業不同領域范圍要制訂相應的實踐知識能力培養體系,同時制訂相應的學分替換等激勵措施,鼓勵學生主動進企業,到生產一線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3.3.3? ? 強化教學管理和學生考核。植物保護專業實踐性強,涉及領域廣。因此,對專業碩士的培養要分領域進行,并要求學生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在教學管理上,要求教師按課程大綱教學,分層次、分領域制訂學生實踐能力考核評價體系。在教師教學上,應選派責任心強的教師進行教學督導,及時發現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并結合社會實際及時修訂培養方案和教學大綱。對學生實行嚴格管理,確保其理論課與實踐課的出勤率,并嚴格按照考核評價體系,對學生理論知識、實踐能力、科研創新能力進行考核。
4? ? 實施效果
河南科技學院植物保護專業圍繞提升植物保護領域專業碩士的實踐能力,開展了一系列工作。一是加強硬件建設,建立了養蟲室、無菌操作間、農藥分析實驗室、農藥劑型加工研究室等,購置了相應的儀器設備來滿足教學需求,做到了實踐教學有場所、有設備、有相應專業人員指導。二是加強對外合作,與河南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河南省植保植檢站建立了研究生協同培養機制,學生可以參與到科研項目和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中去,同時與多家農藥工作企業建立了教學實習基地,學生可以定期到企業參加生產實習。三是切實實行雙導師制,河南科技學院植物保護專業聘請校外導師7人,他們有從事科研工作的,有從事農技推廣工作的,也有企業生產技術人員。學生根據自身情況自由選擇校外導師,校外導師定期指導學生和反饋情況。四是加強對碩士生導師的培養,河南科技學院植物保護專業的碩士生導師近幾年出國學習的有6人,到企業中鍛煉的有8人,其他教師也都積極參加校內組織的教師培訓,導師隊伍整體水平有較大幅度的提升。五是定期修訂培養方案。針對植物保護領域專業碩士培養工作,河南科技學院成立了由校內外相關專家組成的教學指導委員會,集體討論、修訂培養方案,完善課程體系,使培養方案更貼近生產實踐,更能緊跟生產技術的發展步伐,更能符合學生的培養目標。
在合理的培養方案指導下,河南科技學院植物保護領域專業碩士研究生在校內外雙導師的指導下,參與科研項目,參加企業生產實踐和生產技術推廣工作,提升了解決實際生產問題的能力,同時具備了獨自科研的能力,能夠適應社會生產和經濟的發展,學生的就業率、企業的認可度都有所提高,校內導師和校外導師合作,也使教師教學和科研水平得到了提升。
提升植物保護領域專業碩士實踐能力是一個系統工程,除了培養學生專業實踐能力以外,也應注重學生一般實踐能力的培養,如身體能力、智力能力和心理能力,這也是學生專業實踐能力得以發揮的基礎和前提[8]。植物保護領域專業碩士研究生實踐能力培養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學生具有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 ?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實施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加強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 進一步提高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教研[2005]1號[A/OL].(2005-01-21)[2018-06-15].http://www.moe.gov.cn/s78/A22/s7065/201410/t20141021_178119.html.
[2] 研究生教育質量報告編研組.中國研究生教育質量年度報告(2012)[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
[3] 譚倪,肖新榮,聶長明.論產學研合作教育對新型藥學人才的培養[J].高教論壇,2010,126(4):63-65.
[4] 蘆峰,郝娟.研究性教學與高校創新型人才的培養[J].教育科學,2011,? 27(5):50-53.
[5] 楊曉波.農村與區域發展領域研究生“雙導師制”培養模式研究:以浙江海洋學院管理學院為例[J].管理觀察,2013(31):121.
[6] 苻建云.全日制專業碩士研究生實踐教學改革的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1(23):10-11.
[7] 張曉曼,孫曉光,劉金川,等.風景園林專業碩士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J].中國林業教育,2009,27(3):59-61.
[8] 黃銳.實踐能力為核心的專業碩士培養模式探究[J].教育研究,2014(11):8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