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濤 王瑩
【摘 要】目的:探討院前急救中進行相關處理在治療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應用效果及價值。方法:選取本院2014年3月~2018年3月期間內接收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60例。分別接受院前急救優化護理干預、常規護理干預。對比急救時間以及護理后生活質量各項評分。結果:觀察組分診評估、心電圖、靜脈通道建立、采血、急救總時間較對照組來說均更低,且護理后生活質量各項評分較對照組均更高,P<0.05,比較結果有統計學意義。結論:院前急救優化護理干預可縮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時間,對于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和預后來說意義重大,可推廣。
【關鍵詞】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優化護理;常規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7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3--02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狀動脈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壞死的疾病,過度的體力勞動、吸煙酗酒以及暴飲暴食等不良生活習慣都可能引起急性心肌梗死[1]。急性心肌梗死發病后若不及時治療,可能引發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發癥。急救對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來說極為重要,能夠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梗死面積,為患者贏得治療時間。基于此,本研究主要探討院前急救中進行相關處理在治療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應用效果及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3月~2018年3月期間內接收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60例。觀察組中,男35例,女25例,年齡27~64歲,平均年齡(45.5±18.5)歲;對照組中,男32例,女28例,年齡24~65歲,平均年齡(44.5±20.5)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P>0.05,可對比。
1.2 方法 ⑴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給予患者吸氧、除顫等治療,并建立靜脈通道進行搶救。⑵觀察組,給予院前急救優化護理干預,包括:①成立急救全程優化護理小組,成員由護士長、護士組成,向小組內成員培訓急性心肌梗死相關知識、護理知識,并制定急救流程,包括急診-分診-初診-搶救等。②急救中心到達現場后應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監測,同時了解患者疾病史,給予患者吸氧治療,對于心電圖顯著變化的患者立即給予0.3mg硝酸甘油進行治療,并服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為入院溶栓治療奠定基礎。③急救后患者病情逐漸平穩,則應將患者盡快轉移,注意搬運患者時使用擔架,運輸過程中對患者進行心電監護。④為患者開通綠色通道,建立靜脈通道,并進行吸氧、鎮靜和止痛的治療,止痛能夠抑制梗死面積的擴展,降低心臟的負荷,為患者的治療贏得時機,并采集患者血液標本進行檢查,使醫師掌握患者具體病情。⑤對患者進行抗休克、抗心律失常等治療,同時于患者實施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前進行常規備皮措施。⑥術后對患者進行健康知識宣教,向患者普及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相關知識,告知患者及家屬用藥方法、護理方式、注意事項等,并告知患者出院后需要定期進行復查。
1.3 觀察指標 ⑴急救時間:指標包括分診評估、心電圖、靜脈通道建立、采血、急救總時間。⑵生活質量:采用西雅圖心絞痛生活質量評估量表(SAQ)[2]評價護理后生活質量各項評分,滿分100分,分值越高,說明生活質量水平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研究數據行SPSS20.0分析,計量資料選擇t檢驗,僅在P<0.05時代表差異顯著。
2 結果
2.1 急救時間對比
表1中觀察組分診評估、心電圖、靜脈通道建立、采血、急救總時間較對照組來說均更低,P<0.05,比較結果有統計學意義。
2.2 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表2中觀察組護理后生活質量各項評分較對照組均更高,P<0.05,比較結果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多發于老年患者,是一種由于心肌缺血性壞死所引起的疾病。目前由于我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在不斷的增多,導致對護理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急性心肌梗死病情較為嚴重,搶救時間較為短暫,若不進行有效的急救措施進行處理,很可能導致患者的死亡。對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需要做到預見性、有序性、分工性,護理人員在聽從醫囑的基礎上,同時也應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根據患者的病情制定醫療方案,并且應迅速進行分工合作,及時的對患者進行吸氧、心肺復蘇、除顫、鎮靜止痛、靜脈通道等治療,聯系手術室和麻醉科進行手術準備[3]。此外,在急救工作中,需要護理人員對急救措施有一定的了解,并掌握各項操作技能,不斷的強化急救護理小組人員的護理意識,避免發生慌亂和差錯,最大程度的保證患者的搶救時間和生命安全。本研究中,觀察組分診評估、心電圖、靜脈通道建立、采血、急救總時間較對照組來說均更低,且護理后生活質量各項評分較對照組均更高,均與文申英[4]研究結果符合。
綜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應用院前急救優化護理進行干預能夠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急救效果,極大的降低了患者的痛苦,促進了患者的恢復,臨床實用價值較高,可推廣。
參考文獻
栗林然. 院前急救護理路徑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的應用[J]. 護理研究, 2016, 30(12):1493-1494.
廖茜. 院前急救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搶救中的效果探討[J]. 當代醫學, 2016, 22(10):96-97.
李春梅. 院前急救全程優化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搶救中的應用分析[J]. 醫學理論與實踐, 2016, 29(21):2990-2991.
文申英. 急性心肌梗死不同方式的院前急救效果差異及對預后的影響[J]. 陜西醫學雜志, 2016, 45(8):993-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