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逸楠
摘 要:在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現在,中小企業也逐漸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成為經濟發展重要的載體。但是中小企業想在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社會大環境中站立腳跟就必須不斷完善自己,而企業戰略管理是一種能夠幫助企業實現目標和遠景的好方法。選擇正確的戰略能夠使得企業在這場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
關鍵詞:中小企業;管理;研究
一、中小企業戰略管理
1.中小企業在我國的定義。我國對于中小企業的定義是從兩個大的方面展開的,即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又可以將其細分為六個小的標準:(1)職工人數,每個國家對于中小企業的定義都是不同的,在我們國家,從員工的人數可以來判定是否為中小企業。(2)企業的銷售額,中小企業一般很難像大型企業生產的產品一樣帶來可觀的利潤,因此從行業的產品銷售額也能看出企業的規模和在所在行業的地位。(3)企業的銷售額統計,由于每個企業的銷售力度是不一樣的,因此在現有的統計制度中,可以用年銷售結算來代替收入,從而反映出一個企業的規模和地位。(4)年度結算收入,對于企業來說,不管大小都需要做年度結算,可以從一年的財政收入看出企業大小的狀態,企業自負盈虧的能力和規模。(5)資產總額,是指企業的全部資產,包括流動資產,固定資產,長期投資等,是企業資產的總額,資產總額更能反應企業規模的大小和財政的能力。(6)市場資金占有率,在市場的流動資金當中,自己企業只占小部分金額,和其他企業相比的話,沒有起到一個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就能夠看出一個企業的規模。
2.中小企業的戰略管理特點。中小企業提高經濟效益的手段有很多,從宏觀層面上來講,有通過分析、預測、規劃等,充分利用好企業內部的人力、財力、物力的手段來優化企業的管理。中小企業的戰略管理涉及到四個層面:(1)整體性,所謂整體性也就是說要將企業作為一個整理來進行管理,不能將其劃分為某個單位,某個部門,這些都是不可取的,只有將企業看作一個整體,才能發揮他的整體作用。(2)長期性,企業戰略管理應該著眼于企業的一個長期,穩定發展的層面上,因此戰略管理的時間上也會是比較長久的,可能是三年以上,也可能更久,五年或者十年之內。(3)權威性,這就要求企業的領導者必須按照流程進行做事,要有效經營,發揮好企業的整體效益,因此是要求有權威性。(4)環境適應性,這個顧名思義也就是需要企業戰略管理要重視外部環境的因素,更好的使得企業適應環境的變化,甚至是利用好環境的變化,因為對于每個企業來說都是社會大環境中的一個組成部分,都會受到大環境的影響。
3.經營戰略管理在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隨著市場主體的變更,由原先的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信息時代、知識時代的來臨,使得中小企業面臨著與之前不盡相同的經營環境,尤其是顯現在進口商品的增多,企業還面臨著進口產品的打擊,因此中小企業要想在如此嚴峻的環境中立足,就得制定一定的經營戰略,并且是符合自身特點的但同時又能迎合社會發展大環境的,所以需要企業的經營戰略必須是符合企業自身發展的特點的,又是認真分析過外部大環境的,這樣才能促進企業的穩定發展。
二、我國中小企業戰略管理的現狀
改變以往的經營機制,跟上國際社會發展的腳步,努力推行現代化企業,是目前我國的中小企業都必須走的一條道路。
1.機制的落后和管理單一。在我國的中小企業中,目前在人員上、資金上以及技術上都存在著一定的問題,而在管理方式上面又采用單一的家長式管理,這就使得企業在經營中缺乏科學的決策,也就使得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的風險增大了,甚至會導致企業效益降低,尤其是當企業發展到一定的程度的時候,也許是因為個人的決斷而使得企業走上下坡路。
2.觀念上存在著錯誤,缺乏一定的競爭力。自從我國加入WTO之后,這就要求中小企業緊跟時代的步伐,轉換企業的經營機制,企業更好地向現代化方向發展,成為自主經營、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現代化企業,在如此激烈的形勢下,很多中小企業都企圖強化戰略管理,從而生存和發展下去,但是這種方式是比較被動的,我國的中小企業想在市場競爭的夾縫中發展下去,還是要從自身出發,結合實際,發揮自身的優勢,分析好市場的環境,找到準確的市場定位,充分的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發揮出來,在制度上進行一定的創新,抓住機會,穩定發展。
3.目光只停留在效益的層面上。戰略管理很多時候是針對大型企企業的,但是對中小型企業來說,同樣的重要,很多中小型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倒閉了或者瀕臨倒閉了,總結來說就是缺乏經營管理的技術和能力,有些甚至沒有進行戰略管理,其中典型的兩大不足是因為沒有制定適合自身發展的戰略管理而盲目的發展,有些是制定的戰略管理不適合企業自身的發展,制定的目標也實現不了,而另一方面,企業管理者的目光比較短淺,只停留在眼前的利益上,忽略了長久的發展。
4.不重視質量,只關注數量。很多的中小企業都有一一個現象,就是在發展的前期,企業往往會十分注重產品的質量和服務,從而擴展企業的知名度,等到后期企業發展壯大之后,由于人員、技術等各方面的要求跟不上了,也就慢慢的忽視了對產品質量的管控,轉而重視產品的數量,這是非常不利于企業發展的。
三、提升中小企業戰略管理的方法
眾所周知戰略管理是每個企業都不可或缺的,因此中小企業都必須樹立這個意識,才能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1.找準戰略定位。將企業所處行業的背景進行準確地分析,中小企業要清楚的知道資金所處在什么樣的市場環境當中,而自己所在的環境又會給自己帶來什么樣的發展,然后自身又有什么樣的優勢能夠讓自己在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中小企業要清楚的分析出自己所處的類型,是科技,輕工業還是創新型,明白自己在國民經濟中的分量。任何一個企業的發展都離不開政府的支持,所以企業要分析好政府的政策;中小企業要進行一定的市場調查,生產出迎合消費者的產品,才能讓自己快速發展起來;人才是每個企業都很重要的生產力,中小企業要重視人才的培養。
2.良好的市場戰略分析。針對市場需求進行一定的分析,更好地預測未來市場的發展;中小企業可以根據現有的社會大環境,研究市場的趨勢,消費的習慣,消費的人群等確定不同的層次和不同的需求;中小企業充分研究市場,預估好產品的生產周期,使得產品得以在適合的時機出現在市場上。
3.運用一體化戰略。橫向一體化是為了中小企業能夠更好的擴大經濟規模,增強自身的實力,與客戶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縱向一體化減少產品的銷售成本,充分利用資源,并且結合自身的特點,做好產品的銷售工作;混合一體化有利于企業規模的擴大,增強企業的競爭力,是生產、經營、產品以及服務的一個聯合;經營一體化是指中小企業在自身發展的同時聯合差不多實力的中小企業,擴大產品的生產,提高產品的質量,促進盈利。
4.運用差異化戰略。(1)產品的差異,中小企業可以利用消費者的心理,使其相信某些類似的產品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企業利用好產品的價格定位,技術變化以及功能等促進差異戰略。(2)服務的差異,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要用于創新,在服務的品質,渠道和形式上進行一定的改變和優化,成功吸引消費者眼球,使得企業的知名度得到提高。(3)中小企業可以按照自身的發展特點和需求培養一些有利于企業未來發展的人才,更好地為企業服務。
5.低成本戰略。所謂低成本,既有產品生產的低成本,又有設計創新的低成本,還有節約材料的低成本,中小企業可以從這三個角度出發,在生產、技術以及材料上進行一定的優化調整,使得企業自身成本得以降低,從而取得更大的利益。
6.依靠科學的理論方法。中小企業的發展不能盲目追求快速,要更加穩扎穩打一點,要以持續的理念去發展自己、壯大自己,不能拘泥于眼前的利益,要放眼未來;企業在與外部競爭的同時內部也會有競爭,管理者要更多的與員工進行溝通,使員工更加團結一致;中小企業也要建立一定的保障機制,保護好自己的企業和企業的每一個員工。
四、結語
總之在中小企業的發展過程中是離不開戰略管理的,只有結合自身發展的特點,保障企業內部發展同時分析市場的現狀,在激烈的競爭中知己知彼,才能更好地站穩腳跟。
參考文獻:
[1]金愛東,溫建波.我國中小企業戰略管理研究[J].價值工程,2014.1.18.
[2]賈怡亭,郭朋皞.中小企業戰略管理實踐與探索[J].現代商貿工業,2013.9.15.
[3]陳文.我國中小企業戰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4.12.25.
[4]袁界平.我國中小企業戰略管理的現狀、成因及建議[J].科技管理研究,2005.2.25.
[5]李朋.我國中小企業戰略管理研究[J].新西部(下半月),2009.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