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帶一路”倡議對我國旅游服務貿易的推動作用已初步顯現。山西省應利用“一帶一路”倡議的有利契機,大力發展旅游服務貿易。從山西旅游服務貿易入境游現狀入手,運用SWOT分析方法,全面分析山西旅游服務貿易入境游在“一帶一路”背景下具備的優勢和劣勢,以及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并對山西旅游服務貿易的發展提出以下建議:優化旅游產品及消費結構,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旅游業人才培養力度,加強區域旅游合作,加大宣傳力度。
[關鍵詞]“一帶一路”;山西;旅游服務貿易;SWOT分析
[中圖分類號]F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283(2018)08-0035-04
Abstract: The promotion effect of “One Belt And One Road” on Chinas tourism service trade has been shown preliminarily.Shanxi should take advantage of the “One Belt And One Road” initiative to develop tourism service trade.From shanxi tourism service trade status quo of inbound tourism,use SWOT analysis,analyze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comprehensively, as well a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inbound tourism in shanxi tourism service trad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One Belt And One Road”,and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service trade in shanxi:to optimize tourism products and consumption structure,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infrastructure,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for tourism,strengthen regional tourism cooperation,intensify publicity.
Keywords: The Belt and Road;Shanxi;Tourism Service Trade;SWOT Analysis
[作者簡介]樊鴻瑜(1982-),山西太原人,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服務貿易。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我國與沿線國家和地區在經貿往來、文化交流等方面均取得積極成果,旅游業也得到快速發展,在“一帶一路”倡議下,雙向旅游交流的規模超過了2500萬人次。雖然山西省不在“一帶一路”涵蓋的18個重點省(市)范圍內,但山西省政府仍給予高度重視,專門成立了“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并出臺了《山西省參與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實施方案》,積極融入到“一帶一路”建設中。
一、山西省旅游服務貿易入境游發展概況
山西省旅游服務貿易近年來得到較快發展,無論是入境旅游者人數還是旅游外匯收入都有顯著增長。如表1所示,從2000年到2017年,入境旅游人次從16.53萬增加到95.37萬,增長了近5倍;旅游外匯收入從4991萬美元增加到3.5億美元,增長了7倍多。從增長速度來看,旅游外匯收入的增速快于入境旅游者人數的增速,說明入境旅游者的人均消費金額在不斷增加。
二、山西省旅游服務貿易入境游的SWOT分析
(一)優勢
1.獨特的區位優勢
山西省處于我國“聯通南北、承東啟西”的重要地理區位,特別是北鄰內蒙古,西接陜西,而這兩個省(自治區)都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點省(市),也是旅游業發展較好的地區,這種獨特的區位優勢必將為山西旅游帶來更多的客源。
2.豐富的旅游資源
山西素來是旅游資源大省,不論是自然旅游資源還是人文旅游資源都非常豐富。山西省境內有許多名山大川,五臺山、恒山、綿山、蘆芽山等都名聲在外;而在河流方面,最著名的莫過于黃河,并形成壺口瀑布等水體景觀,另外還有汾河、桑干河等知名河流,以及太行山大峽谷這樣山水交融的自然景觀。可以說,山西省發展旅游業有著良好的資源基礎。
(二)劣勢
1.旅游資源開發不足
與豐富的旅游資源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山西省對旅游資源開發的力度和深度遠遠不夠。開發模式簡單,沒有挖掘出深刻的文化內涵;景區建設同質化現象嚴重,景區缺乏鮮明的主題,導致旅游產品結構單一。目前,山西省旅游仍以傳統的觀光旅游為主,而休閑度假、商務會展等新型旅游產品發展較為滯后,限制了游客的旅游體驗。另外,景區內娛樂和購物兩大消費領域開發嚴重不足,游客的消費主要集中在“吃住行”上,既無法滿足游客的需求,也影響了景區的經濟收益,不符合現代旅游業的發展方向。
2.基礎設施不完善
旅游基礎設施包括交通、住宿、餐飲等相關設施,盡管山西省在這些方面的建設速度較快,但與國內旅游發達城市相比差距仍非常顯著。以交通為例,雖然山西省的高鐵和高速公路建設近年來得到較快發展,但對國際旅游影響最大的國際航空運輸仍比較欠缺。在目前山西省所擁有的八座機場中,僅有太原武宿這一座國際機場,而且旅客吞吐量與其他主要旅游城市相比差距明顯。2017年10月25日,太原武宿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才首次突破1000萬人次,不到同期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的1/9,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的1/6。另外,山西省的國際航線數量也要少得多。
3. 人才短缺
旅游業的發展需要大量的人才,包括導游、管理人員、餐飲住宿業相關服務人員等。雖然從業者的數量基本可以滿足需求,但總體素質有待提高,主要表現為高端復合型人才較為短缺。以導游為例,截至2015年,全省持證導游2.24萬人,其中,大專以上學歷1.62萬人,外語導游只有1400人,小語種導游更是鳳毛麟角,這與龐大的入境游客量形成鮮明對比,特別是在旅游旺季,甚至會出現無人帶團的窘境。另外,省內絕大多數都是初級和中級導游,高級導游不過百余人。
此外,在飯店等旅游服務企業中,同樣存在人員素質不高、服務意識不強、外語水平有限等問題,難以向游客提供優質的服務。由于旅游行業入職門檻較低,工作穩定性較差,旅游企業對員工的薪資管理、專業培訓和激勵等不夠重視,導致人才流失較為嚴重,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山西省旅游服務貿易的發展。
(三)機遇
1.政府的有利政策
為配合“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由我國主導設立了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和亞投行,旨在支持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這必將為山西省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有利條件。
為加快融入“一帶一路”,山西地方政府也在做著積極的努力。2005年8月,山西省旅游局在太原成功舉辦了中國·山西首屆古城古鎮國際文化旅游暨第二屆國際旅行商采購大會,其間舉辦了中國·山西“一帶一路”古城古鎮旅游推介會,向世界展示了山西古城古鎮的獨特風貌。至今,山西省旅游局已舉辦了三屆古城古鎮國際文化旅游活動,有力宣傳了山西旅游,推進了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旅游合作。此外,中歐班列的開通、“山西品牌絲路行”的舉辦等一系列活動,都加強了山西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必將有利于雙方旅游活動的開展。
2.客源地將增多
整體而言,山西省入境游的客源地較為集中。從表2 可看出,自2000年以來,在山西省的旅游者中,外國游客和港澳臺游客的占比一直比較穩定,外國游客占入境游客總人數的比重大致在2/3,港澳臺游客人數的占比大致為1/3,亞洲地區是陜西省入境游主要客源地。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山西旅游的知名度不夠,影響力范圍較小。“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將有利于打破這種地域上的局限,伴隨著我國與沿線國家經貿、文化往來的增多,山西旅游也將更多地被這些國家所了解和熟悉,擴大山西入境旅游的客源地。
(四)挑戰
全國很多省市都抓住“一帶一路”發展契機大力發展旅游業,市場競爭激烈。如與山西省相鄰的陜西省,兩省在旅游資源方面有很高的相似度,但相比之下,陜西旅游的知名度要比山西大,旅游業的發展水平也比山西高,而西安本身就是古代絲綢之路的起點,在“一帶一路”倡議中有舉足輕重的位置,2017年在西安舉辦的“西安絲綢之路國際旅游博覽會”更是提升了陜西的國際知名度,進一步將陜西旅游推向世界,其他省市也都有類似的舉措,這就要求山西省要迎頭趕上,加快旅游服務貿易發展的步伐。
三、推動山西旅游服務貿易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優化旅游產品及消費結構
雖然山西省旅游資源豐富,但是開發力度不足,沒有發揮出資源優勢,旅游產品結構單一。針對這一問題,山西省應加強對旅游資源文化內涵的挖掘,發展觀光游、度假游、工業游、紅色游、探險游等多種旅游形式,特別要注意增強游客的參與性,改變目前以觀光游為主的現狀,形成旅游產品結構的豐富化和多樣化。全方位向境外游客展示山西的魅力與風采,如山西煤炭博物館的井下探險體驗游,就是模擬了煤炭開采的全過程,游客在導游的帶領和講解下親身參與,零距離體驗井下作業;又如太原的工業景區東湖醋園,既是東湖醋廠的車間,又是對游客開放的景點,游客可以進入車間,親眼目睹做醋的過程,感受做醋的氛圍。這些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旅游體驗對游客的吸引力一定是很大的。
除了要調整旅游產品的結構,還要改善旅游消費結構,首先要降低門票收入在旅游總收入中的比重,改變景點靠門票收入維持生存的現狀,同時提升娛樂和購物的比重。如在景區中開發一些娛樂項目,既增加了旅游的趣味性和景區收入,也使游客有更直接的體會;開發特色旅游商品,增加游客的消費支出;開發地方特色飲食,游客可以通過品嘗當地小吃領略當地的風土人情,這些都是改善消費結構的有力措施。
(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基礎設施是旅游業發展的硬件條件,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旅游業發展的速度與規模。在“一帶一路”背景下,要吸引更多的境外游客,山西省必須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首先要改善交通運輸設施,進一步發展鐵路、公路和航空等多種運輸方式,特別是開發更多的國際航線,為境外游客入境旅游提供便利。同樣需要重視的是省內各個景區景點之間的旅游交通建設,山西省雖然旅游景點眾多,但分布較分散,彼此之間相距較遠,且省內地形以山區為主,可進入性較差,阻礙了省內旅游資源一體化建設,也增加了游客的時間成本,削弱了游客的游覽興趣和熱情。因此,加強省內的旅游公路建設,有效連接省內各主要景點,也是吸引更多境外游客來山西旅游的重要措施。
旅游基礎設施的另一個重要部分是景區的基礎設施。鑒于入境游客在山西省的消費不足問題,有必要增加景區的休憩、娛樂設施,提升游客的旅游舒適感和便利性,從而吸引游客,留住游客。2017年,山西省決定推進全域化“廁所革命”,在今后三年內新建和改建2500座廁所,這是山西省在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重大舉措,將有效改善旅游服務環境,更好地為游客服務。
(三)加大旅游業人才培養力度
山西省旅游人才短缺也是限制旅游服務貿易發展的一大瓶頸。為提高旅游從業人員的素質,應將高等院校作為為旅游業培養和輸送人才的主要陣地,這就要求有關院校不能只注重擴大招生規模,更要將重點放在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和職業道德上,加強院校與相關企業之間的合作,探索雙方的聯合培養機制,使學生能更加符合行業發展的要求。隨著入境游客的日益增多,對旅游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語言是首要的也是基礎的要素,應對學生加強專業英語的培訓,同時,“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使用小語種較多,所以,培養小語種人才也很重要,而這恰恰是山西省旅游從業人才能力的短板。
為更好地培養人才、留住人才,企業和政府也應采取相應的措施。旅游企業要加強規范管理,定期對員工進行專業培訓,提高員工的專業技能,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務;完善員工的保險制度,為員工提供體檢等福利,減少人才流失,加強行業穩定性。政府方面,為提高導游隊伍的整體水平,2017年,山西省出臺了一系列獎勵辦法,對獲得特級導游資格的一次性獎勵10萬元,獲得高級導游資格的一次性獎勵2萬元;對參加國家旅游局主辦的全國導游大賽獲得金、銀、銅獎的分別給予5萬元、3萬元、2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全省每兩年評比100名金牌導游,每人獎勵2萬元。這些措施必將極大地激發導游不斷學習和自我提升的積極性。
(四)加強區域旅游合作
區域間的旅游合作已成為旅游業發展的趨勢,山西省的旅游服務貿易想要有所突破,必須加強與周邊省份的合作。譬如與山西相鄰的陜西省,不僅在旅游資源方面與山西有很高的相似度,而且兩省的文化、習俗等也趨同,可以說具有進行旅游合作的良好基礎;又如處于“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地區的運城、渭南、三門峽,可以黃河為紐帶,進行旅游合作。另外,與中部其他省份之間的合作也非常重要。通過區域旅游合作,各地可以發揮各自的優勢,取長補短,互通有無,使區域整體實力得到提升,增強旅游競爭力。
(五)加大宣傳力度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我國與沿線國家的經貿、文化往來日益頻繁,但是山西作為內陸省份,對他們來說仍比較陌生,因此,必須加大宣傳力度,向他們展示山西的美景和文化。首先要進行市場調研,了解不同客源市場的需求,有針對性地進行宣傳。如東南亞地區信奉佛教,那么就可以針對這些國家重點宣傳五臺山、懸空寺、云岡石窟等景點。另外在宣傳手段上要更豐富,除了在傳統媒體上繼續加大宣傳力度,還要更多地運用互聯網、移動設備等新媒體,建設相關旅游網站并及時更新,向全世界全面展示山西的風貌。在會展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大型旅游節慶活動也已成為宣傳山西旅游的窗口,如已舉辦十余年的平遙國際攝影節,每年都會吸引大批海內外游客參展和觀展,極大地提升了平遙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和美譽度。2017年,平遙又舉辦了國際電影節,成為國內外游客了解平遙的又一窗口。除了“引進來”,政府和旅游企業也要積極“走出去”,參加國際上知名的旅游展會,推廣山西旅游。2018年,山西省旅發委已經確定,以黃河、長城、太行山為三大旅游板塊新品牌,將加大新媒體營銷推廣,并設立境外旅游營銷中心,細分國際市場。
[參考文獻]
[1]聶娜.山西省旅游服務貿易競爭力提升策略[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8(4):474-477.
[2]黃婷,張軍.山西省入境旅游推動研究[J].時代金融,2017(7)下旬刊:35-37.
[3]周博.山西省入境旅游發展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討[J].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7(4):22-25.
[4]井樂.“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旅游服務貿易的發展之路[J].改革與倡議,2017,33(7):172-174.
[5]謝紅霞,兀婷,李武玲.“一帶一路”視域下山西旅游業發展分析與對策研究[J].山西財政稅務專科學校學報,2017,19(5):48-52.
[6]潘韌.山西省旅游服務貿易及其影響因素探究[J].經濟問題,2013,1(12):118-120.
[7]李武玲.“一帶一路”背景下山西旅游業發展定位分析[J].山西財政稅務專科學校學報,2017,19(4):45-47.
(責任編輯:張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