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華英 陳茜
[摘 要]分析廊坊市承接京津產業轉移及金融支持現狀,指出制約廊坊市承接京津產業轉移的金融歸因,提出金融服務業支持廊坊市承接京津產業轉移的對策建議:建立京津冀三地金融協調機制,通過金融創新支持廊坊承接京津產業轉移,運用綠色金融政策實現綠色承接。
[關鍵詞]廊坊;產業承接;金融支持
[中圖分類號]F83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283(2018)08-0061-03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the status of Langfang City undertaking the Beijing-Tianjin Industrial transfer and financial support, this paper pointed out the financial restrict factors. Finally it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financial support for Langfang city to undertake the Beijing - Tianjin industrial transfer, mainly includes: establishing financial coordination mechanism of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financial innovation to support LangFang to undertake the Beijing-Tianjin industrial transfer, using green financial policy.
Keywords: Langfang;Undertaking Industrial Transfer;Financial Support
[作者簡介]榮華英(1979-),女,湖北荊州人,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國際貿易,國際金融;陳茜(1990-),女,河北廊坊人,助教,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電子商務,市場營銷。
[基金項目]河北省廊坊市科學技術局項目“金融服務業支持廊坊市承接京津產業轉移戰略研究”(項目編號:2017029016)。
2015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在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升級轉移等重點領域率先取得突破。2015年11月16日,河北省委發布《關于制定河北省“十三五”規劃的建議》,明確將廊坊定位為“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區、國家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京南科技成果轉化試驗區,重點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電子信息產業、現代服務業”。2016年6月29日,京津冀三地政府聯合發布了《京津冀產業轉移指南》,提出堅持產業轉移與產業轉型升級、創新能力提升相結合。廊坊市制定了力爭到2020年,廊坊市成為京津冀地區商貿物流樞紐城市的發展規劃。
一、廊坊市承接京津產業轉移現狀及金融支持情況
(一)廊坊市承接京津產業轉移現狀
1. 承接北京批發市場產業轉移
廊坊燕郊東貿國際服裝城、永清國際服裝城、永清云裳小鎮、固安國際商貿城承接了北京大紅門、動物園服裝批發市場轉移;香河奧特萊斯國際環球中心和香河萬通商貿城重點承接北京天意等小商品批發市場轉移;香河汽配城重點承接北京汽配批發市場轉移;香河建材城重點承接北京建材批發市場轉移;香河家具城重點承接北京家具批發市場轉移;三河重點承接北京印刷包裝批發市場轉移。
燕郊東貿國際服裝城目前已吸引了1500多家商戶入駐。2018年永清云裳小鎮與中國服裝協會·中國服裝智能制造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共建“云裳小鎮—云裳服飾智能中心”,將傳統服飾產業轉型升級與“互聯網+”融合。云裳小鎮90%以上的企業和商戶來自于京津,目前1600個商鋪已全部入駐。
2.承接京津區域物流產業轉移
廊坊地處北京、天津兩大直轄市之間,被譽為“京津走廊上的明珠”,成為承接京津物流功能的首選之地。新空港經濟區更將促進廊坊承接京津物流產業轉移。廊坊市整合利用環首都物流倉儲設施,在北京周邊建設特色農產品物流配送基地、綠色建材家裝物流配送基地、日用消費品配送基地、應急儲備保障基地。萬科首發物流地產在河北廊坊選址;總投資300億元的西城·永清現代物流園在廊坊開建,永清國際凍品交易市場項目集凍品交易、展覽、電子商務、冷鏈冷凍、包裝配送、倉儲物流、質量安全檢測、信息服務、金融服務、辦公、住宿、生活配套等功能為一體。京東全國最大的物流園區京東集團固安智能物流中心落戶廊坊。
3.承接京津高端智能商貿產業轉移
近三年來,廊坊引進京津資金達1219多億元,形成了新型顯示、智能終端、電子商務大數據3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如:京東集團在廊坊打造京東華北電子商務產業園,總投資547億元。京東北方云計算中心項目總投資127.4億元,建成后將擁有大數據機柜5萬臺,運行服務器100萬臺。永清智能控制產業園項目圍繞臨空產業、智能制造裝備、電子信息三大產業,通過聚焦智能機器人、高端數控機床、傳感器、集成電路等新型行業及關鍵領域,目前該園區已承接北京中科水景、眾合天成、航天科工等16個高端制造、智能控制項目。北京亦莊·永清高新區計劃利用10年時間在再造一個產值千億升級版的新亦莊,重點發展“互聯網+智能制造”和電子商務兩大主導產業,目前簽約項目已超過29個,儲備項目達到150個,涉及電子商務、生物醫藥、新材料、都市服務等產業。香河機器人小鎮、中糧可口可樂、國安創客基地等高端項目,精準對接京津智能技術產業轉移。
(二)廊坊市承接京津產業轉移的金融支持情況
1.廊坊銀行為園區企業提供綜合金融解決方案
針對落戶各縣的工業園區,廊坊銀行為園區及入園企業提供有特色的園區綜合金融解決方案,與園區運營商建立合作關系,以園區產業引導基金、園區貸、租金貸、代扣代繳、公司理財、科技金融、投貸聯動等服務為引導,覆蓋入園企業生命周期。目前廊坊銀行已經累計為超過300家企業提供金融服務,授信金額超100億元。合作涉及燕郊經濟開發、百世金谷高新園區、固安工業園區、霸州經濟開發區、北京亦莊·永清高新技術開發、文安經濟開發區等近20個園區,合作區域覆蓋廊坊全部縣域。
2.廊坊銀行業積極支持“大智移云”產業項目
廊坊市銀行業多方位對接大數據、移動互聯網和云計算的集合(大智移云)產業,在業務創新、產品創新、資金投入等方面“量體裁衣”,定制專屬線上存款產品、線上業務辦理服務和線上、線下聚合支付平臺。河北銀行廊坊分行針對“大智移云”項目用地多為科教用地、土地評估價值較低、傳統抵押擔保條件不足的問題,采用在建工程抵押的擔保方式,為其建成后的主要設備和廠房進行預評估,從而滿足風險緩釋要求。廊坊銀行與瀚德金創、PNP通力合作,引進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等方面的創業公司入駐基地。全市銀行業對“大智移云”產業的授信余額3.6億元,預計未來將有42億元的授信計劃陸續落地。
3.工行廊坊分行為承接京津產業轉移提供金融服務
廊坊工行建立了京津冀協同發展金融服務工作機制,組建北京新機場支行,重點承接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區項目。近兩年來,廊坊工行為京津冀協同發展和廊坊產業承接累計融資超過246億元。中國工商銀行廊坊分行綜合應用融資租賃、債券承銷、互聯網金融、投資銀行等金融服務,創新PPP項目投融資,2017年成功主承銷15億元中期票據。
4.廊坊國有銀行支持綠色產業承接
廊坊市國有大型銀行堅持綠色金融發展導向,支持低碳、節能、環保、治污等產業發展,將信貸資源投放綠色高新產業,對“兩高一剩”行業及“散亂污”授信業務不予準入。中國銀行燕郊分行為企業技術改造和高新服務業發放貸款44.5億元。河北銀行已成功發行25億元綠色金融債券,專項用于支持綠色產業發展,開發了合同能源管理、排污權質押、知識產權質押等金融產品。
二、制約廊坊市承接京津產業轉移的金融歸因
(一)缺乏跨地區金融機構間溝通合作機制
在產業轉移與承接過程中,轉出地與轉入地的金融機構間缺乏有效溝通合作機制,存在信息不對稱或時滯、異地貸款制度約束,產業轉移企業的融資情況、經營狀況和資信評級等無法實現三地高效共享等問題。部分企業把后臺等業務放在具有成本等比較優勢的河北或天津,形成了注冊地、經營地和資產所在地分離的現象,由于缺乏跨地區金融機構間的溝通合作機制,極易造成產業轉移過程中的金融服務真空。
(二)缺乏承接京津產業轉移的金融創新政策
在承接產業轉移的過程中,廊坊市政府主要采用稅費減免和低價出讓土地等優惠政策,而支持產業轉移的金融優惠政策相對較少。京津冀三地未能有效通過金融政策引導產業疏解。工業園區是承接產業轉移的主要區域,但企業只享受工業園區的土地和廠房的使用權,這制約了企業利用廠房等不動產申請抵押貸款,需要突破“抵押為王”的傳統信貸模式,創新貸款品種。銀行對科技創新領域小微企業的支持未考慮其成長空間和市場潛力,金融服務存在滯后。
(三)缺乏淘汰落后產能的綠色金融約束
對高耗能、高污染企業的金融監管是承接產業轉移中不容忽視的環節。廊坊承接的京津產業中勞動密集型、資源密集型產業占絕大部分,其中鋼鐵、化工、建材等高耗能、高污染行業涉及碳排放超標、煙塵排放濃度超標、水污染等環境問題,需要健全綠色金融激勵機制和抑制“兩高一剩”貸款約束機制。
三、金融服務業支持廊坊承接京津產業轉移的對策建議
(一)建立京津冀三地金融協調機制
廊坊市政府與京津兩市政府應建立轉移企業與各金融機構間的信息溝通機制,及時或定期公布承接產業轉移規劃和重點項目,推動三地銀行和企業對接,幫助金融機構做好項目篩選、儲備和開發,施行重點項目信貸傾斜政策,引導各類資金有序投向承接項目。三地金融機構要加大跨行合作,開展異地融資產品創新,保障融資客戶在產業轉移過程中異地銀行間的成功交接,銀行間可開展京津冀優質轉移產業大額貸款辛迪加銀團貸款合作。
(二)金融創新支持廊坊承接產業轉移
創新金融產品和企業融資方式,如貸款擔保創新、抵押物范圍擴大創新、互聯網融資創新、融資票據創新等。合理拓寬抵押和擔保物范圍,采取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互保、存貨、無形資產等抵押擔保形式。建立產業轉移的評級授信模型,針對產業轉移的生命周期和風險預期,制定差異化的信貸準入政策和風險控制措施。對高新小微企業給予利率優惠。對某些外向型和外資企業的金融需求,商業銀行可以推出外匯套期保值等業務,降低匯率波動風險和產業轉移成本。
(三)運用綠色金融政策實現綠色承接
廊坊在承接京津產業轉移過程中,應堅持綠色承接,積極支持符合綠色金融理念與標準的重點項目。金融機構可推行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等綠色金融產品。可以通過利率政策和信貸傾斜政策等對承接的京津產業進行鼓勵或限制;加大金融機構對“兩高”企業申領貸款的監管力度,要嚴控“兩高”等國家限制性行業的承接和信貸投放。鼓勵和支持投放節能環保、清潔能源、綠色建筑等綠色產業項目。
[參考文獻]
[1]中國人民銀行石家莊中心支行課題組. 金融支持承接京津產業轉移探討[J].華北金融,2016(12):13-17.
[2] 榮華英,廉國恩,黃玉蓓. 廊坊市現代物流與電子商務發展策略研究[J].對外經貿,2017(9):95-96.
[3] 朱永亮. 河北省承接京津產業轉移的金融支持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7(4):24-25.
[4] 吳海燕,張國卿. 環首都經濟圈承接產業轉移的金融體系調整[J].宏觀經濟管理,2017(4):46-50.
[5] 王鳳嬌. 金融支持京津冀協同發展產業升級轉移分析[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綜合版),2015(3):101-104.
[6] 張峰. 京津冀產業轉移與承接的金融支持問題分析[J].商業經濟研究,2015(35):90-91.
[7] 李文瑞. 產業轉移承接的金融支持[J].中國金融,2015(5): 81-82.
(責任編輯:喬虹 董博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