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超

摘 要:本文引入“利益相關者”概念,分析了學術出版機構利益相關者的類型,并介紹了劍橋大學出版社的學術出版服務及利益相關者。劍橋大學出版社為作者、圖書館、代理商、合作出版商、學會、企業和媒體等利益相關者提供了優質服務,與利益相關者形成了良好互動,提升了劍橋大學學術出版聲譽。在利益相關者理論視角下,總結了劍橋大學出版社學術出版對我國學術出版機構的啟示:我國學術出版機構應注重與利益相關者的互動,提升為利益相關者的服務水平,推動學術出版發展。
關鍵詞:學術出版 劍橋大學出版社 利益相關者 知識服務
1963年,斯坦福研究中心首次提出了“利益相關者”(Stakeholder)的概念。利益相關者最初被定義為“沒有它們的支持組織就不再存在的團體”,包括股東、雇員、顧客、供應商、債權人和社團。在此基礎上,美國學者愛德華·弗里曼(Edward Freeman)將利益相關者定義為“任何能夠影響組織目標的實現或者受組織目標的實現影響的團體或個人”。弗里曼認為應該運用戰略管理理論對利益相關者進行管理,組織有必要以面向行動的方法管理它與特殊利益相關者團體的關系。而后,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克拉克森(Max Clarkson)把利益相關者分為主要利益相關者(Primary Stakeholder)和次要利益相關者(Secondary Stakeholder)。主要利益相關者包括股東、投資者、客戶、供應商、員工等,次要利益相關者包括媒體、非政府組織等。
利益相關者理論可用于分析學術出版業,進而為學術出版企業戰略管理服務。根據利益相關者理論,筆者認為學術出版機構的利益相關者包括圖書館、作者、代理商、批發商、零售商、媒體、合作出版商、競爭對手、學會、出版協會、教師、學生、研究人員、政府、基金資助機構等。其中,學術出版機構的主要利益相關者有圖書館、作者、代理商、批發商、零售商、合作出版商、學會、教師、學生和研究人員,次要利益相關者包括媒體、競爭對手、出版協會、基金資助機構等。
一、劍橋大學出版社學術出版服務及其利益相關者
劍橋大學出版社(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成立于1534年,隸屬于劍橋大學,是世界上僅次于牛津大學出版社的第二大大學出版社。作為全球規模最大、聲望最高的非營利學術出版商之一,劍橋大學出版社經同行評審的出版物超過53000種。劍橋大學出版社涵蓋學術圖書、學術期刊、教育、英語語言教學和圣經出版業務。
學術出版是劍橋大學出版社的核心業務。劍橋大學出版社將學術出版物按學科主題分為:人類學、考古學、藝術、戲劇和文化、化學、經典研究、計算機科學、地球和環境科學、經濟學、教育學、工程學、綜合科學、地理學、歷史學、語言學、法學、生命科學、文學、管理學、數學、醫學、音樂、哲學、物理學和天文學、政治和國際關系、心理學、宗教學、社會學、統計和概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等。這些學科涵蓋了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技術和醫學等門類。
通過對劍橋大學出版社的調研,結合利益相關者理論,可以發現:劍橋大學出版社的利益相關者主要有作者、圖書館、代理商、合作出版商、學會、企業和媒體等。其中,劍橋大學出版社的主要利益相關者有作者、圖書館、代理商、合作出版商和學會,次要利益相關者包括企業、媒體等。劍橋大學出版社學術出版利益相關者的具體情況,如圖1所示。
對于劍橋大學出版社而言,作者是最重要的利益相關者。作者希望論文或書稿得到公正的同行評審,學術成果在出版后能夠迅速傳播并得到廣泛閱讀。在數字時代,劍橋大學出版社必須考慮作者需求的變化,更好地為作者提供優質的學術出版服務,積極進行出版營銷。作為文獻典藏機構,圖書館也是劍橋大學出版社的重要利益相關者。目前,圖書館在學術文獻資源數字化、開放存取、參考咨詢服務、學術出版平臺構建等方面為出版社提供支持。隨著圖書館出版和新大學出版社(NUPs)的興起,圖書館與大學出版社的合作進一步加深。作為劍橋大學出版社的主要利益相關者,代理商和合作出版商為劍橋大學出版社提供出版和營銷業務上的便利,保證劍橋社學術圖書和學術期刊資源的迅速傳播。學會為劍橋社提供優質出版資源,確保劍橋社高質量學術出版物的生產。
相對于學術研究機構,企業對學術出版的需求較少,是劍橋大學出版社的小眾客戶。媒體主要為劍橋社提供廣告和文案宣傳服務。因而,企業和媒體是劍橋社的次要利益相關者。
在明確利益相關者價值的基礎上,根據利益相關者理論,劍橋大學出版社對利益相關者進行了分類管理。對于作者和圖書館,劍橋社提供了精細化的學術出版服務;對于代理商、合作出版商和學會等利益相關者,劍橋社與其進行密切合作;對于企業和媒體等次要利益相關者,劍橋社提供必要的服務。劍橋社對利益相關者的分類管理,提高了利益相關者對劍橋社信任感,更好地促進了劍橋社學術出版活動的開展。
二、劍橋大學出版社為利益相關者提供的服務
劍橋大學出版社為作者、圖書館、代理商、合作出版商、學會、企業和媒體等利益相關者提供了周到的出版服務,與利益相關者形成了良好的互動關系。
1.作者
作為一家歷史悠久的出版商,劍橋大學出版社依靠優良的學術傳統、豐富的編輯經驗和優質的生產流程為作者保駕護航。
在圖書出版方面,劍橋大學出版社圖書主題多元,可為不同學科作者服務。劍橋社出版的天文學、經濟學、數學等學科的圖書在世界范圍內影響大,圖書內容可在劍橋核心(Cambridge Core)數字平臺中獲取。在期刊出版方面,劍橋大學出版社為期刊作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出版社編輯在論文投稿、同行評審、修訂、編輯加工、樣稿校對、版權轉讓等環節給予論文作者指導。具體體現在:高效的同行評審和制作流程,通過FirstView在線出版物縮短出版周期,論文修改后2-3周即可在線發布;作者可與編輯商定出版細節;通過劍橋核心數字平臺,在線論文能夠被研究人員快速訪問、閱讀和引用;論文的PDF版本即時發送給作者;論文發表后,跟蹤和評估文章的影響。
在學術寫作方式上,劍橋大學出版社為作者提供了劍橋元(Cambridge Elements)這一新型學術寫作方式。劍橋元具有靈活、出版周期短、開放獲取、同行評審、可更新等特點。劍橋元的長度大約為20000至30000字,介于學術期刊論文和學術專著之間,且能在稿件接受后的12周內出版,實現快速出版和傳播。劍橋元采納了知識組織和檢索功能,相關元數據將發送給關鍵抽象和索引組織,替代計量(Altmetric)數據也可用。正是劍橋元豐富的搜索、鏈接、引用等功能,劍橋元實現了社交媒體、教學資源、數據庫等多種內容資源的鏈接、支持文本、視頻、音頻等多種格式。
在學術傳播模式上,劍橋大學出版社通過發布高質量、同行評審的開放存取(OA)內容為作者提供服務。劍橋大學出版社支持社交分享和綠色開放獲取,允許作者將內容存入PubMed Central、其他機構和主題知識庫以及社交網站。
2.圖書館
作為劍橋大學出版社的主要利益相關者,圖書館在學術研究和知識推廣上發揮關鍵作用。劍橋大學出版社每年出版380多種期刊和1650種學術新書,為圖書館提供紙質出版物、電子出版物和劍橋核心(Cambridge Core)數字平臺服務。劍橋大學出版社為圖書館提供的學術服務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第一,為圖書館提供定制的電子書館藏。劍橋大學出版社的電子書館藏囊括資本主義、數據隱私和保護、生態與環境、能源、機器學習、納米技術、互聯網科學、神經科學、石油、機器人、系統生物學等多個學科主題,旨在反映最新的研究趨勢。電子書館藏資源除了科學、技術和醫學學科之外,還包括新興的人文和社會科學領域。學術機構可以通過循證采購(EBA)模式訪問電子書館藏。在這種模式下,圖書館可以預覽劍橋大學出版社和其他出版合作單位(包括愛丁堡大學出版社和美國數學學會)出版的紙質書,然后再決定是否采購。在循證采購模式下,圖書館也可訪問電子書或專題館藏。
第二,新書提醒服務。劍橋大學出版社為圖書館提供新書提醒服務。圖書館通過郵件訂閱,可定期收到圖書和期刊的最新出版信息。
第三,制定適合圖書館的數據格式。劍橋大學出版社在數字格式、元數據、銷售模式等方面與圖書館界保持一致。為了讓數據與圖書館實現無縫對接,劍橋大學出版社采納了機器可讀目錄(MARC)、在線圖書和參考資料使用統計標準(COUNTER)、資源描述與檢索(RDA)、知識庫和相關工具(KBART)等數據和標準。以KBART為例,劍橋大學出版社為英國、北美等國家和地區提供了特定的KBART數據(包括劍橋期刊和劍橋期刊數字檔案館藏KBART數據和電子書館藏KBART數據兩個部分),方便圖書館下載使用,從而減輕圖書館員工作量,降低圖書館人力成本。
第四,提供多種訂購模式。針對期刊、圖書和劍橋在線歷史等資源,劍橋大學出版社為圖書館提供了多種訂購模式。劍橋大學出版社為圖書館期刊訂購提供了訂閱銷售、站點許可證、多站點許可證和聯盟銷售、單篇論文購買等模式,為圖書訂購提供循證采購、高級訂購、圖書館員自助服務等模式。
第五,建立劍橋期刊數字檔案。依托380多種期刊、120萬篇文章和500多萬頁豐富的學術內容資源,劍橋期刊數字檔案庫提供了廣泛的學術內容資源。劍橋期刊數字檔案中的大部分內容由期刊編輯部或學術團體提供。期刊檔案根據原版掃描,復制了封面、目錄等完整內容,期刊論文標題和注釋被更改為便于鏈接的HTML文件格式。此外,出版社為每篇論文注冊了數字對象標識符(DOI),便于通過參考鏈接服務系統(CrossRef)鏈接到存檔內容。
第六,開發劍橋核心(Cambridge Core)平臺,整合期刊、圖書等資源。劍橋核心整合了劍橋期刊在線(CJO)、劍橋專著在線(CBO)、劍橋歷史在線(CHO)、劍橋指南(CCO)和莎士比亞縱覽在線(SSO)等平臺,集中了期刊、圖書等資源。作為劍橋大學出版社學術內容的全新平臺,劍橋核心是劍橋期刊在線和劍橋在線書籍以及一些其他在線產品和平臺的高性能替代品,主要目的是幫助讀者和研究人員快速輕松地瀏覽有價值的內容。這一平臺的構建,為圖書館館藏資源深度聚合提供了便利。
3.代理商
劍橋大學出版社積極與訂閱代理商合作,并為代理商提供出版信息。在期刊代理方面,代理商可訪問劍橋核心數字平臺上的所有期刊。為滿足代理商的需求,出版社提供了多種購買方式,如訂閱銷售、站點許可證、多站點許可證和聯盟銷售等。在圖書代理方面,出版社提供學科集合、選購和高級訂購三種方式。劍橋核心為代理商提供超過50個學科領域的學術出版物,代理商可根據學科來訂購。此外,劍橋大學出版社也為代理商提供了新書目錄、開放獲取期刊目錄和電子書定價目錄,方便代理商及時了解出版信息、訂購合適的出版物。
4.合作出版商
作為劍橋大學學術傳播的重鎮,劍橋大學出版社與利物浦大學出版社、阿德萊德大學出版社等國內外出版商建立了密切合作關系。劍橋大學出版社與出版商的合作主要從電子書出版、期刊出版兩方面展開。
劍橋大學出版社為合作出版商的電子書業務提供了諸多便利。一方面,合作出版商的電子書將依托劍橋核心數字平臺傳播。每頁電子書都會顯示合作出版商的標志,為合作出版商提供良好的展示平臺。另一方面,將合作出版商的電子書與劍橋大學出版社電子書一起銷售,依托劍橋大學出版社營銷團隊來提高合作出版商電子書的銷售業績。
劍橋大學出版社與超過230個出版商合作編輯期刊。在期刊出版方面,劍橋大學出版社為其他出版商帶來一些合作優勢:先進的數字出版技術;快速、高效和高質量的期刊制作;周到的營銷服務;一流編輯的學術出版建議;編輯部門在出版流程上的指導。綜上,劍橋大學出版社在期刊管理、期刊制作、客戶支持、會員服務、營銷、作者資源和編輯資源等方面為合作出版商提供服務。
5.學會
劍橋大學出版社與美國數學學會等學術團體也有深度合作,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劍橋大學出版社為學會會員提供一系列服務。學會會員不僅可以獲得劍橋大學出版社期刊、圖書和客戶服務的折扣,還可以使用劍橋核心數字平臺獲取文獻資源。其次,劍橋大學出版社與學會合作出版圖書。目前,已與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皇家歷史協會、國際非洲研究所、澳大利亞數學學會等學會合作出版圖書,保證學會圖書高質量出版,并借助劍橋大學出版社的營銷體系向世界各地發行紙質書和電子書。此外,劍橋大學出版社向學會提供建議,幫助學會有效地管理和發展會員,實現學會會員在線管理。
6.企業和媒體
劍橋大學出版社為企業客戶和媒體提供廣告、商業重印、贊助商宣傳文案等出版和營銷服務。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劍橋大學出版社學術期刊超過380種,這些期刊均可刊登廣告。期刊涵蓋45個學科領域,學科門類廣,且提供橫幅廣告、平面廣告和插頁等廣告類型供企業和媒體選擇。鑒于期刊數量多、學科門類廣、廣告類型豐富,因而廣告商選擇面廣泛,廣告能夠覆蓋目標受眾群體。其次,劍橋大學出版社提供文章的硬拷貝和電子版,還可以提供翻譯權限。再次,劍橋大學出版社允許贊助商提供文案,并隨期刊以印刷和在線方式分發給期刊訂戶,從而在目標受眾群體傳播。
三、對我國學術出版機構的啟示
綜觀劍橋大學出版社對其利益相關者的學術服務,可以發現:劍橋大學出版社與作者、圖書館、代理商、合作出版商、學會、企業和媒體等利益相關者均形成了良性的合作互動關系。劍橋大學出版社利益相關者之間并不是獨立的,而是一個緊密聯系的整體。劍橋大學出版社對利益相關者的有效管理和服務,保證了劍橋大學出版社學術出版業務的順利開展,提高了劍橋大學出版社的學術出版聲譽。
從利益相關者的理論視角,劍橋大學出版社對利益相關者的管理和服務,能夠給我國學術出版機構帶來啟示。我國學術出版機構應注重與利益相關者的互動,提升為利益相關者的服務水平,推動學術出版發展。
近年來,我國科技類和社科類學術出版機構在學術出版領域均取得長足進步。然而,學術出版機構并未與作者、圖書館、學會等利益相關者形成良好互動。筆者認為,學術出版機構應積極參加館配會議,了解圖書館的需求。以高校圖書館為例,學術出版機構應首先熟悉高校的優勢學科。針對優勢學科,為高校圖書館配備特定的館藏。學術出版機構在掌握高校學科信息后,應通過網上調研、專家座談等方式,掌握高校正在進行的重點研究項目信息。同時,對高校圖書館進行調研,了解館藏資源的不足。在此基礎上,為圖書館配備特定的紙質和電子館藏資源。
學術出版機構也應與作者形成良好互動關系。一方面,學術出版社和學術期刊社要重點關注高校研究者的科研動態。在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項目公布后,及時關注研究主題,與研究者聯系溝通,占據優秀的作者資源。另一方面,學術出版機構應對圖書和期刊作者提供全方位的出版服務,在選題、投稿、編輯加工、制作等環節與作者溝通,確保出版物的質量,進而提高作者的滿意度和信任度。
學術出版機構應與出版物批發商、零售商、代理商等形成良好合作。隨著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學術出版機構不單是面對新華書店、學術獨立書店等傳統的圖書批發商和零售商,也要為網上書店和其他互聯網商服務。目前,亞馬遜中國、當當網等網上書店以及京東、淘寶等互聯網企業對學術圖書銷售貢獻很大。學術出版機構應將學術圖書目錄和作者簡介等出版信息提供給網上書店和互聯網企業,便于網上書店及時更新學術圖書信息,讓讀者及時了解。在必要時,學術出版機構可向亞馬遜等網上書店提供部分章節,讓網上書店制作成電子書供讀者試讀,增強讀者購買學術圖書的體驗,提升學術出版機構的品牌效應和讀者忠誠度。
學術出版機構也應與企業和媒體合作。學術期刊社可在學術期刊上為相關企業刊登廣告,為企業提供廣告服務的同時,增加學術期刊廣告收入。學術出版機構也應積極與媒體合作,尤其是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進行學術出版物營銷,建立出版社和學術期刊微信公眾號,便于讀者第一時間了解學術出版信息,作者第一時間掌握審稿和出版進度。
此外,學術出版機構還應加強與學會之間的合作。電子工業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等科技出版機構應加強與美國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美國化學學會(ACS)、英國皇家化學學會(RSC)、中國地理學會等學會的合作,出版高質量的科技圖書和科技期刊。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等社會科學類出版機構也應與美國亞洲研究協會(AAS)、中國史學會等社科類學會合作,吸引優質的社科類學術出版資源,提高學術出版質量。
參考文獻:
1.愛德華·弗里曼.戰略管理:利益相關者方法[M].王彥華,梁豪,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37.
2.Max Clarkson.A Stakeholder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and Evaluating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5 (1):92-117.
[作者單位系陜西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本文系作者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學術譯著出版研究(1949-2016)”(項目編號:17CTQ038)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