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凱波
【摘 要】 市場經濟是現如今我國經濟中的不可忽視的一部分。企業能否實現有效的發展決定著我國經濟能否實現快速增長,而企業能否順利發展取決于企業的有效管理,企業管理能力的提升可以有效地推動企業發展。本文以企業文化創新為出發點,分析如何實現企業管理能力的提升,如何實現企業管理體制健全與完善。本文對我國企業管理創新能力的現狀盡心分析,點明其中存在的問題,探討文化創新在企業管理創新中起到什么樣的作用以及如何發揮作用,并提出了將文化創新與企業管理成功結合的相關建議。
【關鍵詞】 文化創新 企業管理 管理創新 影響因素
一、管理創新對企業管理的影響
創新是一個企業的生命力,創新是激活企業這臺機器的發動機。日常企業活動中,企業的管理水平將會直接影響企業經營效率的高低,盈利多少。也就是說企業的管理水平的提升能夠影響到企業管理目標、企業戰略目標的成功達成與實現。創新被人們認為是一種新型管理職能,不過起初僅是企業管理活動的一個小小的組成環節。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經濟的進步,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深,創新這一管理職能在企業管理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難以忽視。
而創新之所以作用越來越大,不僅僅是因為改革創新是經濟發展的源泉,同時,創新是一項輔助企業管理活動中四項主要活動的活動,在企業事務中起輔助作用,以幫助其他活動落實的方式來實現企業事務的落實。過去企業管理者對于創新的重視程度較低,但是在如今這個不斷進步變化的時代,企業管理者對于創新需要加以重視、投入更多的目光,了解到只有通過管理創新才能促進管理活動的順利落實且以及企業目標的成功實現。
通過上文的分析,我們了解到了企業管理創新對企業管理活動的進行,企業管理模式的進步,企業目標的達成有著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在新時代要實現經濟上的進步與企業的發展,我們需要分析和研究創新活動對于企業管理的作用。在企業管理中的創新活動中,企業文化的創新是需要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當一個組織、一個企業內部形成了自己的獨特的文化之后,企業運行就會在正確的軌道上大步行駛,所有員工都清楚自己應當負責的任務,進而達到規范企業管理活動的效果,避免企業出現管理上的混亂或者是工作效率低下的情況。所以說企業管理會受到文化創新的影響。
二、我國企業管理現狀及問題
隨著經濟進步,公司作為現代經濟體系的重要主體,在經濟社會中占據的地位越來越高。但是,由于時代的不斷變化,為了更好的是實現發展與進步,面對經濟全球化的浪潮,當代的我國公司為了迎合時代的要求,要尋求創新,發展新的管理模式。而在這些努力中,文化的創新是關于創新最重要的環節,為了推進企業管理創新的進程,文化創新是第一應當落實的工作。筆者通過對我國企業管理文化的創新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從而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
(一)企業管理制度不完善。我國改革開放以后開始實行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模式,但是由于發展的時間并不是很長,時代的要求又在不斷的進步與變化,所以我國關于企業管理的制度體系雖然存在并在不斷發展進步,但還不夠完善。例如企業管理當中的內部控制理論。我國對于企業管理所進行的研究中,這一理論的提出是上世紀九十年代。但是在此之前,世界上的相關研究己經持續發展了不少時間,也就是說我國內部控制管理理論比國外起步較晚,導致了相對落后的局面。同時我國體制的限制也導致了企業管理體制的相對落后。我國是單一制國家,實行的是社會主義特色的市場經濟體制,是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國情還有中國實際相結合所得出的特色道路。但是由于這一道路沒有前人的經驗可以借鑒,一切都需要政府和人民的不斷探索,有關企業管理的制度體系不完善是必然存在的現狀。制度體系的不完善也導致了企業管理的困難。這種法律法規體系不完善的現狀,造成了現如今許多企業管理反應速度慢,管理成本也高的情況,同時也導致創新這一因素難以進入企業當中,實現對于企業管理的推進作用。
(二)企業重視程度低。在我國現在的經濟社會中,大部分企業是以公司制的形式來做生意的,不過我國企業并沒有很嚴格的規范。即使是表面采用公司制,但是企業管理活動卻與正規的公司制企業管理模式完全不一樣。而造成這一現狀的主要原因是,改革開放四十年以來,我國經濟迅速發展,民營企業家涌現在時代發展的浪潮當中。這些民營企業家所經營的企業大部分是家族企業,他們自己創業,公司的管理權自然也就由屬于自的Irene親戚。所以這一情況制約下,我國企業管理的公司制框架僅僅是擺設,并沒有實際的意義。這些企業權力相對集中,企業的員工難以實現從普通員工到企業管理層的變化,這一情況導致員工工作沒有目標,缺乏積極性,沒有奮斗的動力,影響工作效率,進而了導致企業整體管理職能的缺失。
企業對于自身管理不重視的現狀也就導致了企業內部創新管理職能難以得到發展與進步,創新的相關舉措難以落實,沒有實現管理創新的環境和背景。另外,由于我國在企業管理中缺少文化建設,導致在大多數企業中,員工對企業認同度較低,缺乏責任心,進而致使現有企業內部的工作效率低下。這些原因影響企業正常的管理活動,導致其無法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給企業日常經營管理體制還有機制方面的創新造成了十分消極的影響。
(三)企業管理人才匱乏。在現今的經濟社會中,企業管理缺乏專業性的人才。面對企業管理缺乏人才的問題時,首先關注的是企業的招聘,招聘固然是企業吸納人才的重要手段與方法。但是企業吸納人才不僅僅是通過招聘的手段,企業的人才體系還包含對人才的培養,對企業戰略的制定和實施。人才是興國之本,無論是對于國家還是對于一般的組織或者公司來說都是不可忽視的。企業要想發展進步就應當更加重視人才的訓練與培養,建立合理的人才培養與聘任機制,形成切實有效的企業人才體系,促使企業吸收更多的人才。人力資源是現代社會的重要課題之一,對于人力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利用將會給企業帶來充足的創新活力。優秀的人才會有效的促進企業的創新氛圍與文化氛圍的營造與建立。從而促進企業創新。所以由于人才的重要性,不完善的企業人才培訓機制導致我國企業管理相關的專業人才的素質達不到要求,知識儲備不夠豐富,素養不夠深厚,最終導致了當代企業管理人才缺乏的客觀情況。
三、企業文化管理創新相關建議
(一)建立創新化人才隊伍。人才是一個國家興盛的根源,我國也一直在走人才興國的道路,通過人才的培養來實現國家的發展,而在企業管理也建立相應的專業的創新型的隊伍。
(1)就現存的培訓與教育體系而言。社會民眾最先接受的教育是九年義務性質的教育。這種教育的形式雖然是全民教育,具有廣泛性,但是培養目標不具有專業性和針對性,義務教育的目的是保障人民受教育的權利,提高人民的基本素質,想要更多的企業管理方面的人才,應當將眼光投往高校教育。在高校的教育當中設置更多具有專門性針對性的學科,將每個專業進行現代化的調整,使教育保持與時代共同進步,符合時代的潮流,從而使人才更多。我國教育也應當注重對于創新能力的培養。這樣的人才步入社會,走上工作崗位時,能為企業帶來更多的創新財富。
(2)企業創新化人才隊伍的組建不能夠僅僅注重一個方面,導致某一方面有所欠缺,組建人才隊伍需要廣泛涉及各種部門、各種崗位。企業可以采用培訓、員工活動等多種方式,使企業員工認識和了解企業總體發展戰略與目標,分享和建立企業文化,不斷提升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歸屬感。
(3)領導需要充分發揮領導作用,促進企業文化的發展。企業領導可以與員工談話,使員工能夠發表自己的意見,提出自己的建議,從而有效的調動員工自身的積極性,而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發揮,企業的發展才能具有充足的動力。
(二)企業文化創新促進企業管理創新。企業文化受到企業內部各種因素的綜合影響,所以企業文化的形成和傳遞與企業內部的管理機制密不可分。
(1)想要以企業文化創新來促進企業管理創新,我國企業應當先對自身已經存在的企業文化進行總結,了解其中的不足與優勢。我國企業想要通過文化創新來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首先可以根據自身實力,自身資源,設計適合本身的文化,從而喜迎人才加入企業,增強員工對于企業的感情,最終實現企業效率低下等問題
(2)企業文化發展的目的是將企業管理模式的水平進行提升,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我們為企業制定創新的文化與創新的制度要時刻以創新提升企業管理模式為出發點。
四、總結
整篇文章分析了我國企業管理創新能力的現狀,對文化創新在企業管理創新中起到的重要作用進行了討論,并提出了關于如何將文化創新與企業管理成功結合的相關建議。雖然我國文化創新的實行與努力受到了環境的影響和制約,但是為了促進企業管理體制的完善,推動企業發展,推動經濟發展。總結通篇,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下手來實現企業管理創新水平的提升:一是不斷完善我國現有的法律法規制度體系,同時也要提高企業管理層人員對于企業文化創新的重視程度;二是完善人才培養體系:三是利用文化創新促進管理創新,以管理創新推進文化創新,在二者間形成良性循環。通過這三個方面下手,我們就能推進企業文化的創新的腳步,促進企業管理創新水平的不斷提高,滿足企業發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1] 基于企業文化創新的現代企業動力機制研究.周宇鵬.企業改革與管理。2018-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