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梁樑
【摘 要】 我國經濟學主要立足于本國實際國情與經濟學普遍原理,對國內系列經濟問題進行合理探究。結合本人所學的知識,認為這是一種深化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內容,并將其進行本土化處理的理論知識,具備中國特色主義特點與中國實踐性特點。然而,在長期的發展與實踐過程中,我國經濟結構存在的矛盾問題愈加尖銳,亟待解決。針對于此,文章主要根據本人所學知識,分析我國經濟學發展趨勢與經濟學新建構內容,以供參考。
【關鍵詞】 經濟學 經濟建構 發展趨勢
前 言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進程的不斷深入,中國經濟得到飛速發展,逐漸步入大國建設體系當中。結合近些年的經濟發展來看,我國占據全球經濟的領先位置,并且成為影響全球經濟發展的核心大國。在這樣的發展趨勢下,中國經濟學的研究重點從以往研究美歐經濟內容,過渡到研究本土經濟內容。主要根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特點及趨勢,形成符合本國經濟發展的理論體系,為中國改革開放進程的長足發展提供創新力量。
1 基于改革開放背景下經濟發展迅速的主要原因
根據歷史學科知識不難得知,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國內經濟得到迅猛發展,各大產業較之從前相比,基本上取得了較好的發展效益,且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提高,溫飽問題初步得到解決。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改革開放實行了符合中國具體國情的基本政策,主要立足于我國當前發展現狀以及未來某一段時期的發展現狀,制定符合我國基本國情的改革政策,規避以往過度借鑒西方成功改革經驗的問題。在實際改革過程中,國家政府積極發揮政府督導作用,并因勢利導與市場基礎作用進行有效結合,形成以市場經濟為主導作用的經濟體系[1]。
經過多年的發展與實踐,市場經濟規模已經初步形成。然而,介于我國改革開放仍舊處于初級摸索階段,各方面經濟發展并未完全達到預期水平,導致貧富差距問題較為明顯。舉例而言,服務行業出現明顯市場壟斷行為,使得收入出現明顯差距問題;國內儲蓄和投資貨幣較高、但實際消費水平較低,導致國際貿易出現明顯不平衡問題。長期以往,中國經濟發展所呈現的貧富差距狀態愈加明顯,有悖于我國實行改革開放的初衷目的。
2 基于中國經濟學視角下國內中等收入陷阱分析
毋庸置疑,自改革開放政策實施以來,我國平均每年呈現以9.9%的經濟增長速度的經濟現象,從原本收入較低的國家正逐步邁入中等經濟收入社會。尤其在2018年以來,中國經濟發展逐漸進入穩定趨勢當中,如固定資產投資明顯增速、低端產品價格有所回轉等。但是在近些年的發展過程中,介于外匯管制的影響以及海外投資限制影響,國內民間投資借貸情況明顯增加,通貨膨脹率隨之提升。與此同時,根據2015-2016中國出口貿易報告來看,出口貿易呈現出負增長狀態,經濟發展速度明顯減慢[2]。
最重要的是,改革開放在帶來經濟建設成果的同時,自身經濟結構存在的不足也愈加明顯。如國內貧富差距明顯增加、收入差距明顯增加、市場經濟體制缺陷等。但是這并不是只針對我國而言,受到之前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各國經濟發展速度復蘇緩慢。再加上中國剛從低收入國家步入到中等收入國家,難免會存在發展不均衡問題。為及時解決這一問題,我國必須時刻把握好改革開放賦予的時代機遇,從中獲取創新力量,要么很難解決經濟發展問題。
3 經濟學發展趨勢與中國經濟學的新建構分析
以下是本人結合自身的所學知識,分析中國經濟學發展趨勢與中國經濟學的新建構問題,僅供參考。
結合本人所學的歷史知識與政治知識,認為中國經濟學發簪必須立足于中國基本國情當中,并根據中國特色實踐解決中國經濟發展中面臨的不良問題。在此過程中,我國應該把握改革開放機遇,將中國經濟學建構在特定的理論框架中,并結合我國基本國情和中國文化特點,豐富我國經濟學新建構體系,形成一種符合我國基本國情與經濟實力的中國經濟學理論。
需要注意的是,中國經濟學的新建構必須具備一定的思想內涵,不能一昧地憑借過往的主觀經驗進行實踐,忽略普遍共性特點。也就是說,建構中國經濟學應該結合思想哲學基礎,如馬克思主義哲學內容、中華民族歷史文化,賦予中國經濟學新的力量。如此一來,我國經濟學理論勢必可以為社會發展提供全新的指導方向[3]。
在新建構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世界經濟中心的不同導致各國經濟學的研究重點有所不同。然而,世界經濟中心的變化或者轉移勢必會對我國經濟學發展趨勢產生直接影響。也就是說,中國經濟學發展趨勢與中國經濟學新建構必須依照世界經濟中心變化情況,確定我國經濟發展重點。如從經濟制度、社會關系、基本國情等方面入手,結合經濟學理論中心轉移現狀,明確中國經濟學新建構趨勢。
結 論
面臨內外復雜的經濟形勢,我國必須緊密結合本國實際國情與以往歷史經驗,不斷完善與建構自身的經濟學理論體系。并在此過程中,積極借鑒國外相關經驗,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構建一套符合本國經濟發展特點的經濟學理論。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國經濟學理論體系勢必會得到完善發展,進而為我國改革開放提供堅實力量。
【參考文獻】
[1] 周文,孫懿. 經濟學發展趨勢與中國經濟學的新建構[J]. 經濟學動態,2014(11):41-46.
[2] 劉曉軍. 經濟學發展趨勢與中國經濟學的新建構[J]. 現代經濟信息,2017(15):19-20.
[3] 方和榮.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創新發展思考[J]. 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18(09):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