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波 于建忠 龔澤峰 張彤
【摘 要】 通過系統的介紹了工具、現場管理、工具質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管理方法,并分析研究了工具質量管理中所涉及到的工具修復、質檢過程中質量控制、質量保證和質量改進等問題。最后通過案例對施工工具質量管理進行了系統分析。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我單位工具質量管理的水平,構建質量共治格局,為以后施工用的工具質量管理提供保障,達到全面助推質量共同進步的效果。
【關鍵詞】 現場管理 質量管理 工具質量
1 工具質量管理概述
1.1 現場管理。所謂質量管理,就是工具質量的管理者,在有限的資源約束下,運用系統的觀點、方法和理論,對工具質量管理的全部工作流程進行有效地管理。即從工具的入庫開始到工具發出的全過程進行質檢、修復、質量把關、工作協調、控制和評價,以確保工具完好,能夠保質保量的投入生產當中。
1.2工具管理的特點。在基層隊現場管理方面,我們通常采用雙重管理的方式,也就是說,操作員工既對該工具的重點質量節點進行相關的負責,同時也可以對其他操作員工進行相應的監督管理工作。總而言之,我單位的產品質量管理方面短時間內還是需要對全體員工提高質量管理意識的能力。
2 工具質量管理理論綜述
2.1工具質量管理的定義。日常工具產品的質量管理是指圍繞日常工具產品質量所進行的收發、修復和質檢等工作。工具質量管理是為了實現日常工具產品的質量目標而進行的管理活動,包括日常工具產品的入庫質量監督、修復質量控制、質檢質量保證等。
2.2工具質量管理的目的。質量管理的目的是通過生產單位和操作流程,確保產品或服務達到內外使用單位期望的目標;確保大隊以最經濟的成本實現這個目標;確保產品開發、制造和服務的過程是合理和正確的。其意義在于大隊內部建立一種質量保證體系,使產品和服務在可預見的范圍內,滿足內外使用單位需求,樹立品牌效應和滿意度,從而實現大隊的經營和戰略目標。
工具質量管理的目的,是通過日常質量管理工作,使產品能夠達到質量合格的工具,保證投產使用的實現。
1、工具各項工作的質量如何,是日常工具產品質量管理成敗的關鍵。加強管理,保證質量,才能實現使用單位的期望。
2、工具牽涉到單位和社會方方面面,工具質量好,就會使使用單位增強經濟實力,也會給大隊內部帶來實惠和利益。質量不好,就會帶來大量資源的損失,甚至會給社會帶來污染、爆炸、火災等災難性后果。因此,搞好工具的質量管理,是現場管理和操作員工對使用單位和社會應盡的義務。
3、工具質量管理參與方較多,他們各自的利益也都和工具質量有關,如果工具質量不好,不僅給使用單位帶來損失,造成社會性損失浪費,而且會給大隊帶來利益和聲譽上的損失。因此,現場管理和操作者也必須十分重視和加強日常工具產品的質量管理。
3 工具質量管理的問題
工具質量管理的阻力來自多個方面,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有:
3.1心理因素。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對新事物、新觀點接受的程度是不同的。質量管理一般會帶有一定的模糊性和風險性,對風險的認識不客觀,對模糊性和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人就不樂于接受質量管理,甚至抵制質量管理。質量管理總存在失敗的可能,這就意味著質量管理可能給單位和個人帶來某種不確定性(諸如離職、降職、換職、提高工作標準、學習新事物等)。因此,反對質量管理就無可避免地在單位中存在。阻力的大小取決于質量管理給員工帶來的預期與現實的差距。
3.2利益因素。質量管理必然要打破原來的利益格局,進行利益的調整和再分配,這可能會使某些人失去既得利益,甚至失去工作。因此,在創新中有可能受到利益損失的方面就會阻礙創新的進行,影響創新的協調和進展。
3.3文化因素。文化的影響來自企業文化和社會文化兩方面。就企業文化而言,企業理念、制度、傳統(包括創新傳統)、習慣等,都影響著管理體制創新的協調和進展。保守、傳統的企業中,創新的阻力較大。因為人們已經習慣了過去的制度、規則和利益格局,不喜歡創新和變革,甚至視創新為異物。
4 工具產品的質量控制
為保證工具產品質量,大隊組織相關質量管理培訓班,強化質量制度、標準宣貫,各基層隊根據日常工作,合理安排時間組織學習,強化質量意識,認真梳理工作流程,把好產品質量關,并要求員工在日常質量控制和檢查過程中,認真執行,上道工序不達標不進入下道工序,確保技術資料和修復質檢進度同步。具體控制過程如下:
4.1 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實行全面質量管理。根據工作日常工具產品和工藝復雜程度,及時修訂《準備大隊質量管理規定》、《準備大隊產品(物資)質量管控實施細則》、《準備大隊質量、節能風險管控責任績效考核辦法》、《準備大隊“5S”管理優勝杯評比辦法》等相關制度,制度規定詳細的明確了各崗位的工作職責及考核工作,明確了質量管理工作的主要內容,全面提高大隊的產品質量管理工作,并強化全員質量意識,助推大隊產品質量管理進步。
4.2 確定崗位操作手冊。加強質量把關工序研究,制定各基層隊崗位操作手冊,梳理完善操作規程,保證施工質量。深入班組,了解施工工序,圍繞目前生產存在的問題,組織QC小組立項攻關活動,及時解決制約生產發展的技術難題。大隊相關負責人根據操作手冊,加強對修復質檢全過程的及時性、準確性、程序正確性進行監督、檢查,確保每一步質量管理工作落實到具體操作員工。
4.3 狠抓施工過程質量管理。嚴格執行質量管理制度,狠抓過程管理。在每一道工序的施工質量,操作員工都要先進行自檢,并詳細填報質檢記錄資料。然后,由基層隊負責人在施工前進行復檢。最后,由大隊及以上質量檢測部門根據相關的標準進行抽檢監督。對監督過程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馬上采取補救措施或返工處理。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把關資料記錄及時、準確、真實。
5 結論
5.1 強化過程控制持續質量改進,構建質量共治格局。
5.2 提高全員的質量意識,全面推進質量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