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強
【摘 要】 伴隨我國經濟水平的顯著提升,裝備制造公司企業的持續發展,離不開有效的管理手段,在有關裝備制造的行業中,生產過程管理十分重要,關系著產品的質量和企業的命脈。當前的發展階段,精細化生產,成為了這類行業進行生產管理的有效方式。裝備制造類公司如何在內部實行精細化管理,已經成為企業壯大過程中的攔路虎。本位通過分析成功的案例和經驗教訓,分析了如何在裝備制造行業中推行精細化生產,并提出了一些管理方式、手段,期望能對裝備制造企業的發展提供一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 裝備制造業 精益化 生產管理形式 企業管理 生產效率 生產質量
0 引言
制造業的主體是裝備制造行業,裝備制造業是是工業的基礎行業,也是保證國民經濟發展的前提。提高裝備制造的水平是實現工業化以及提高我國綜合經濟水平的基本要求[1]。我國當前裝備制造業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單體制造能力,但是還沒有形成“引進-學習-借鑒-創新”的有效循環模式,沒有構成合理的產業鏈,制約的裝備制造業的發展。針對這類問題,需要從管理思維入手,進行企業資源整合,保證資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企業競爭力。精益生產(Lean Production,LP)管理也叫精細生產是由豐田公司最先推行的管理手段,精益生產的主旨和源頭是準時化,看板是保證準時化的實踐手段,也是控制生產過程各個作業工序的信息流系統。精益化生產的主旨是采取優化整體生產,改良技術,控制物流,阻止過量生產等手段,合理使用資源,減低成本,提高質量,達到資源的最小投入和最大的產出[2]。當前,許多國內企業都引進和實行了精益化生產,但是成功的案例很少,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企業沒有根據自身情況進行分析和改進,只是形式上引進了這種管理方式,并沒有領悟到精細化管理的精髓。鑒于此,本文通過對裝備制造業的現狀及問題的分析,討論了引進集成化的精益生產,拉動企業準時化意識和看板管理手段等的應用,進而實現資源合理配置,改善生產過程,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期望能對提升我國裝備制造業的國際競爭力提供一些理論基礎,同時通過案例的分析,能夠幫助我國裝備制造業更深入的了解、學習和應用精細化管理模式。
1 我國裝備制造業現狀及問題
裝備制造業的產品包含設備,以及生產設備用的設備,屬于資源密集型企業、技術密集型企業、人員密集型企業的綜合體[3]。從這個行業的特點出發,通過對十多家從事裝備制造的企業的實地走訪,發現這些企業的問題主要集中在:生產的組織、經營管理、計劃于調度模式、營銷管理等方面。具體表現是:①企業組織生產的過程繁瑣、無效率,信息互通率低,沒有有效的協調機制;②企業的經營和管理中,缺少計算機技術的應用,業務及其他信息不系統、不透明,缺少統計、評估、預測和決策的現代化方法;③大多數企業都采用MRP作為安排生產計劃的系統,但是這個方法對于一些規模大、精密度要求高的產品不具備適用性;④各級生產單位的指標單一,生產計劃沒有彈性和穩定性,生產計劃不夠系統、庫存和成本的管理也不夠系統;⑤銷售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低,企業內部信息流通率差,影響市場反應和企業收益。
2 裝備制造企業精益生產管理的應用
2.1 精益化生產的定義和優點
精益生產管理 (LP)是指采購先進的管理方法,從市場的實際需求出發、發揮管理的作用,合理的分配企業的資源,使企業獲得更多經濟收益的生產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LP是重塑一個企業,使其變成有效率的、彈性大的、低成本運行的企業可以采取的戰略性方針[4]。LP是在大量生產管理之后,又一個新的生產手段,它是一種具有里程碑式意義的管理方式,尤其是它彌補和改變了之前MP在裝備制造企業管理中的缺點和不足。LP的優點有很多,主要包括了:人力投入的減少、提高新產品的研發效率、在制品和成品庫存的無成本化和最重要的提升產品質量。
2.2 精益生產管理的構成
在精益生產的構成上目前有不同的認識,CUA 等學者[5]的觀點是,精益生產管理有三個組成要素,第一,準時化生產(JIT);第二,全面質量管理(TQM);第三,整體生產維護(TPM)。之后又有學者認為應該把人力資源管理(HRM)加入到LP之中。周武靜研究員通過對118家從事制造的企業進行實地研究,發現人力資源會對TQM/TPM有正向的作用,但是并沒有直接對JIT推行產生作用,TPM的應用會受到TQM的正向作用,JIT的應用受到TQM和TPM的正向作用,但是TQM不直接影響JIT,要通過TPM施加影響。
2.3 生產管理的系統優化
在現階段,中國的裝備制造企業管理缺乏完善的制度,生產問題并不少見。科學有效的配置和持續優化是精益生產管理的重要概念;企業優化精益管理理念從整個系統進行優化。
并非只進行相關優化。中國企業應采用精益生產管理模式,從長遠角度出發,將精益生產與企業生產過程相結合,實現全面滲透。
2.4 完善裝備制造企業生產管理獎懲機制
企業要確保精益管理模式在生產管理中發揮實際作用,完善激勵和懲罰激勵制度是不可或缺的。績效評估和獎勵適用于生產項目,以激發員工的工作意識。在這個階段,中國的大多數公司都在學習豐田精益生產模式,但是關鍵管理模式還沒有被掌握。因此,要努力營造企業文化氛圍,注重企業管理發展的軟實力建設。
2.5 抓住生產管理的突破點,實現全員創新
由于一些業務經理的錯誤意識形態,管理方法和管理概念是錯誤的。一些管理人員認為:為了增加產量需要熟練技術人員更加努力工作,這種管理意識不能說是完全錯誤的,而是過于絕對錯誤的。傳統的企業生產經理一直強調員工應該怎樣工作做好、怎樣付出辛苦;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這種傳統管理模式顯然不能適應現代企業發展規劃;精益生產管理側重于如何在輕松的環境中提高員工的生產質量和生產效率。注重激勵一線員工的工作利益,創新思想;此外,精益生產管理模式還必須與企業相結合。針對行業的具體狀況,具體分析,抓住突破點,全體員工進行創新,進而實現精益生產管理的有效應用,不斷變化,發揮其真正的作用。
3 LP應用案例
裝備制造業的現狀和問題,可以借用LP的應用來解決,下面通過A裝備制造企業LP應用的過程來進行分析,進而了解JIT、TPM、TQM的關系,發現LP的精髓。A公司主要從事大型機械的生產,生產類別屬于成批次的不連續生產,以訂單為導向組織生產活動。A公司在生產的組織和經營上存在著從事裝備制造的企業的通病,使得A公司的生產效率低,發展緩慢。A公司的產品中,有一類是需求不大、結構復雜、制造工藝繁瑣等特征的技術密集產品,對生產過程的要求十分嚴格,所以非常需要改變原有的生產管理模式,采用拉動式的生產模式。結合精益生產的思想及有關準時化生產(JIT)、全面質量管理(TQM)和全面生產維護(TPM)的理論研究,根據A公司的實際情況提出以下整改措施:①改革生產計劃和組織方式,組建新的計劃方案,減少準備時間;②整合企業的原材料、半成品和產成品,使其從不同部門整合到一起進行統一管理;③已成本為導向進行系統化管理;④建立客戶關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體系,統一管理客戶及銷售數據。⑤增加管理柔性,特殊產品的生產,實施訂單管理,進行分散式協作。通過以上措施,可以建立A公司的精益化生產管理系統。A公司的核心部門是經營部門、生產部門、銷售部門、供應部門和財務部門。各個部門負責不同的工作,但是各個部門的工作又有交叉聯系,經營部門聯系生產部門,生產部門又與物資供應的部門有聯系,同時也對采購部門、庫存部門和財務部門進行業務往來,銷售部門要聯系到生產部門、財務部門、經營部門,A公司的所有部門構成一個主體,通過協調和配合,優化企業的資源分配。通過LP模式的實行,可以改變A公司生產組織不利、信息滯后、計劃和管理方式陳舊、忽視成本和利潤的情況,建立起以產品為主體、利潤為中心、訂單為導向的生產模式和理念。整合企業的經營管理,是企業靈活的進行生產形態變化,從客戶的實際要求出發,統一管理、分配現有資源,減低成本、提高交貨速度,進而提高企業的競爭力,為企業的進一步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4 總結
裝備制造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行業,承擔著經濟發展的基礎。所以通過運動現代的管理體系,提高效率、收益和產品質量十分必要。本文分析了現階段我國裝備制造業發展的瓶頸,并論述了精細管理模式,及其要素JIT、 TPM 以及 TQM 之間的相互關系,以A公司為例,闡述了如何實行精細化生產。希望能夠對裝備制造企業的生產模式優化和企業的發展提供一些參考和借鑒。
【參考文獻】
[1] 精益生產方式在中國女裝制造業中的應用與效果分析——以M公司為例[J]. 王軍鋒.? 經營管理者. 2015(32)
[2] 基于精益管理的制造型企業管理創新驅動因素分析——四家企業的案例研究[J]. 牛占文,荊樹偉,楊福東.? 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 2015(07)
[3] 淺談精益生產在裝備制造業中的應用[J]. 張晉文,郭廣沁.? 科技創新與生產力. 2014(10)
[4] “軀干國家”制造向“頭腦國家”制造轉型的路徑選擇——基于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成長路徑選擇的視角[J]. 李坤,于渤,李清均.? 管理世界. 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