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丹
(沈陽鐵路局蘇家屯站 遼寧 沈陽)
(1)固定資產品種多、管理難度大。《鐵路運輸企業固定資產管理辦法》中將鐵路固定資產劃分為十六大類,849項,復雜的管理項目還與工程管理部門、固定資產管理部門等有著密切的聯系。雖然有固定資產的管理制度,但是固定資產管理部門缺乏清晰的職責權限,難以進行統一協調。
(2)固定資產財務管理與現場管理脫節。固定資產管理實行歸口管理制度:從縱向上看,遵循 分級管理,層層負責 的原則;從橫向上看,遵循 集中管理,監督到位 原則。這種看似嚴謹縝密,反而造成財務主要維護的固定資產管理臺賬與實際現場資產狀況相脫節。
(3)缺乏能夠協同作業的數據管理平臺。現階段是分散管理、各自為政的模式,沒有能夠協同作業的數據管理平臺作為支撐,沒有統一標準與格式,在資產發生增減變動時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做重復的錄入與修改工作,工作效率低下。
(4)固定資產會計信息質量較低。現行對固定資產的會計核算,采用分類核算,后續計量統一選取平均年限法計提折舊的會計核算方式,這種會計核算方式雖然簡便易行,但不利于固定資產會計信息質量的提高,特別是隨時間推移,如果不對以前固有辦法進行修訂調整,提供的會計信息會脫離實際,不能為投資等決策提供準確的參考依據。
過去,我國的鐵路運輸干線相對較少,很多工作可以通過三方協商來完成,然而當下我國的鐵路事業蓬勃發展,鐵路運輸線路數目顯著攀升,這就使得三方協作的工作量增大。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在原有的管理方法上進行優化。根據鐵路運輸管理的實際情況,將固定資產管理工作按照工作內容進行分類,明確工程管理部門、固定資產管理部門和固定資產使用部門三者的管理任務,明確各個部門之間的管理權限,避免管理工作中的交叉。明確管理職責,就可以將本職工作做好,同時能夠根據規定進行合作。這樣既能夠提高各個部門管理工作的質量,又能夠有效提升各個部門之間的合作關系。最佳的管理手段是制度,依照制度進行管理,能夠讓一切工作順利開展。這里面值得注意的是,制度制定方面要非常謹慎,從而避免鐵路運輸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工作中的管理空缺。此外,管理制度需要根據鐵路企業的升級與改革及時進行調整。
鐵路運輸企業固定資產管理中,對財務管理非常重視。財務管理的目的在于維護這些固定資產的價值信息,對固定資產進行折舊計算。這種模式化的計算方式,雖然非常方便,但是卻忽略了固定資產在現場工作時為企業創造的價值。所以,財務管理要與現場管理協同工作,互相溝通相關固定資產的具體信息,從而做出更加精準的固定資產價值計算。這就需要現場管理方面給予信息支持。固定資產的現場管理主要是手工臺賬,當下需要做的是將這些手工臺賬進行數字化處理,并且將這些信息與財務管理對接。這樣就能夠讓財務管理與現場管理實現信息對接,從而徹底解決兩者在管理上脫節的問題。
鐵路運輸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內容復雜,迅速實現財務管理與現場管理的對接難度比較大。這就需要相關的管理工作人員對這些固定資產進行評估,將對企業經濟效益影響較大的固定資產項目羅列出來。先實現這些重要固定資產的財務管理與現場管理工作對接,然后再逐步實現其他固定資產的信息對接。為了提高工作質量,財務管理工作者要根據企業的整體運營情況來確定對企業經濟效益影響大的固定資產,現場管理工作者要根據現場的實際生產來區分固定資產創造價值的大小,最后兩個部門要就這些信息進行匯總和整理,根據影響程度的大小來分批制定企業固定資產花名冊。
新時期,鐵路運輸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工作要充分發揮條形碼的作用。針對鐵路企業固定資產數量龐大的客觀特點,要利用條形碼來進行固定資產管理工作。使用條形碼能夠準確而快速實現信息登記和信息處理。這樣就降低了基層資產管理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同時也為統計信息的準確性提供了保障。我國鐵路運輸企業的經營發展態勢良好,固定資產的數量還會增多。利用條形碼能夠較快速提高鐵路固定資產管理效率。大數據時代,信息數據的處理方式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這樣才能夠降低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同時提升信息質量。鐵路運輸企業在經營管理中,需要對各個路段的固定資產信息進行匯總。這就需要各個部分實現數據信息的統一化管理,具體工作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對固定資產的項目名稱進行統一;對固定資產信息記錄表的格式進行統一;對固定資產統計使用的軟件進行統一。這樣就能夠在實現信息匯總時,快速檢索出信息,還能夠實現數據的復制粘貼,從而保證工作效率。
鐵路運輸企業固定資產管理中,暴露出了財務數據準確性的問題。提升會計信息質量的根本是提升工作人員綜合素質,企業各項工作的開展質量在根源上都取決于相關工作者的工作能力。我國鐵路運輸企業起步較早,發展較快,當時沒有專業的會計工作者,工作方法是隨著企業的發展而不斷探索出來的。近幾年,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優化,專業的會計技術人才非常多。法制化社會進程中,企業會計準則也在不斷升級完善。對此,鐵路運輸企業要對會計等相關財務人員進行技術培訓和學業深造。一方面要對原有會計工作者進行技術培訓,尤其是電算化方面的培訓,從而提高數據的準確性。另一方面要通過提供良好的薪資福利來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加入鐵路運輸企業大家庭,用當下先進的軟件來彌補人工數據處理的不足。企業固定資產管理的目的是通過資產數據信息分析來提高資產的利用率,從而讓企業贏得更大的收益。如果會計在固定資產管理方面的數據信息失真,那么低質量的信息必然會為企業資產利用提供錯誤的參考數據,從而影響企業的發展。因此,要嚴肅處理會計信息質量不過關的問題,全面提升會計信息質量。
綜上所述,鐵路運輸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發生了變化,固定資產管理方式也需要與時俱進,讓管理跟上鐵路運輸企業的發展。因此,新時期要對鐵路運輸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制度進行優化和完善,要通過互聯網平臺實現固定資產數據信息統一化,要通過內部培訓等方式來提高會計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以提升會計信息質量,要通過加強財務管理與現場管理協同工作能力來避免資產管理臺賬和實際現場資產狀況脫節。因此,相關的研究人員要從暴露出的固定資產管理問題入手,對比鐵路運輸企業的變化,全方位調整和優化固定資產管理方略。
1.高亮.鐵路固定資產折舊成本的影響因素分析.經營管理者,2016(11).
2.楊帆.當前鐵路運輸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經營管理者,2016(10).
3.蔣薇.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麗水學院學報,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