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洋
(黑龍江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
在分析如何培養新聞敏感能力之前,首先應該闡釋下什么是新聞發現。新聞發現即對新聞事實的發現與挖掘。總體上講,其是對于客觀事物或者人物新聞事實的識別,從中把握并且應帶有明確目的性地選擇出具有新聞價值的素材或者要素。新聞發現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即對新聞線索的提取、對新聞主題的遴選、對新聞角度的研究。新聞發現為整個新聞鏈條的開始階段,正如人類的鼻子一樣,亦稱“新聞鼻”“新聞嗅覺”,沒有新聞發現就沒有新聞的存在。
在傳媒界,新聞記者可劃分為“富記者”“窮記者”。如何定義“富記者”與“窮記者”呢?顧名思義,“富記者”往往手中掌握著多方面的新聞線索,并且這些新聞線索都具有較高的新聞價值,可以進一步跟進與深刻挖掘,對于新聞整體概況的把握是很關鍵的,出手便是一則大新聞,社會反響較大。而“窮記者”常常陷入沒有新聞的尷尬局面,常為沒有新聞線索而煩惱,處于“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困境。“野生興安杜鵑網上濫賣”系列報道為什么取得成功,黑龍江省《生活報》的新聞記者的新聞發現能力發揮了相當重要的作用。他們將“野生興安杜鵑”與“網上濫賣”聯系起來,追根溯源,層層深入,將新聞全部以圖解式呈現在受眾面前,將新聞的前因后果進行詳細的報道。當然,還應歸功于連續幾天的深度報道,分別為《興安杜鵑網上“折枝”》《野生杜鵑連片砍,成捆活枝棄路邊》《拯救興安杜鵑,拯救龍江人的詩和遠方》《停止買賣興安杜鵑,讓龍江之春永遠綻放》《淘寶,請向興安杜鵑道歉》。連續的系列報道擲地有聲,將此次事件的前因后果整體表現出來,讓廣大網友知道了此次事件的真相,事件引起廣泛關注,最終得以完美解決。黑龍江省《生活報》作為一家傳統媒體,在與新媒體的激烈競爭中是處于劣勢的,畢竟如今已是融媒體時代,但其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掌握第一手信息源,充分調動人力、物力、財力,充分發揮了傳統媒體的優勢。傳統媒體依然是原創新聞的高地,其報道的深度、廣度、高度依然是新媒體無法企及的。即使新媒體占據較大的市場份額,熱度也比傳統媒體要高很多,但是作為新時代輿論的壓艙石、媒體發展的指向標,傳統媒體有力地駁斥了“傳統媒體還有未來嗎”這種聳人聽聞的言論。傳統媒體依然是新聞報道的主流。
新聞無處不在,但有時卻無處尋覓。《生活報》記者借助互聯網平臺巨大的信息資源優勢,在龐雜的信息庫中,依托自身的新聞敏感,敏銳地發現了具有重大新聞價值的點。新聞敏感是體現記者素質的核心,是新聞工作者在浩如煙海的信息中篩選信息,衡量其新聞價值大小的能力。《生活報》記者敏銳地發現了淘寶售賣野生杜鵑的數量之大、范圍之廣,結合當地的興安杜鵑濫賣一事進行了一系列報道。當然,此次報道的成功也得益于受眾積極提供新聞線索,有的通過電話方式提供新聞線索,有的通過微信公眾號留言并積極提供幫助,有的直接將野生興安杜鵑濫賣的視頻和圖片發給記者,讓記者有了充足的新聞素材。“野生興安杜鵑網上濫賣”系列報道取得如此大的關注,作為新聞報道它是成功的,同時也表明在當前的互聯網時代,傳統媒體依然可以發掘新聞價值。“野生興安杜鵑網上濫賣”系列報道是公共新聞,是對作為媒體之本質的“公共性”被商業利益削減之后最直接的反思與拯救,推動公眾參與公共事務和改善公共生活,通過廣泛參與社會問題的討論以尋解決之道,使社會生活向著健康的方向發展。“野生興安杜鵑網上濫賣”系列報道引起了社會各階層的廣泛關注與討論,如此大范圍的熱議使這起事件成為焦點,并成功找到了國家明令禁止販賣野生杜鵑的法律條文,使網上濫賣野生杜鵑這種行為得到了有效制止。
《生活報》的“野生興安杜鵑網上濫賣”系列報道不僅保住了龍江人的“詩和遠方”,而且彰顯了其作為主流媒體應有的責任擔當。作為黨和國家重要的新聞輿論工具,新聞工作者承擔著重大的歷史使命與責任。新時代的媒介被賦予了“社會守望者”和“環境監測者”的角色,應堅定不移地做好政策的傳播者,時代演變的記錄者,社會前進的推動者以及法治公正的監督者。
[1]徐寶璜.新聞學[M].復旦大學出版社,1994:77-85.
[2]韓兵.打響興安杜鵑保衛戰[N].檢查日報,2017-11-18.
[3]王夢嬌 .野生興安杜鵑濫賣[DB/OL].http://www.sohu.com/a/129561374_123753,2017-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