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蕾
(長春金融高等??茖W校,吉林 長春 130028)
不同的時代,每個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也是不同的。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受到關注。在這個過程中,人們通過不同的信息平臺獲取需要的信息,而這個過程就是基于大數據實現的。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每個行業都在進行改革和創新。在這樣的環境下,新聞工作者發揮了極大的信息傳播作用,將所有人們需要的信息以文字、圖片、視頻等方式傳播出來。由此可見,新聞工作者在大數據的影響下將會發展得越來越快。在大數據的影響下,培養新聞傳播人才是非常重要的一項任務。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日新月異,同時推動了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大數據主要包括媒體、互聯網、計算機等多個不同的媒體領域,其是多個不同媒體組合應用的產物。[1]人們應用大數據技術能處理大量信息,超過了計算機的信息處理水平。大數據是指在規定時間內,通過對信息的收集、管理、分析,利用新型信息處理模式篩選和處理大量信息等過程的總稱。對于新聞行業來講,新聞數據化是未來新聞行業的重點內容。在大數據環境的影響下,新聞行業也在不斷優化、篩選、分析新聞信息,這樣不但有利于維護新聞傳播的真實性,還有利于將新聞及時、準確、有針對性地傳播給受眾,建立不同層次的新聞感。因此,在大數據時代培養新聞傳播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人才有不同的看法,同時社會對人才也有了新的要求。對新聞行業來講,整合多媒體是未來的一種發展趨勢,通過對多媒體市場的融合,找到新的行業發展方向。在這個過程中,對新聞傳播者的要求也有所提升,其不但要有相關的業務能力,還要掌握多種技術,有豐富的專業知識教育背景,成為優秀的跨媒體應用型人才。這也是大數據背景下,新聞傳播者的培養方向之一。
新聞工作者需要接觸眾多的數據和事物,這要求新聞工作者對天文地理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另外還要對現代新聞之外的知識有一定的涉獵。新聞工作者只有知識面廣,有良好的基礎知識和綜合能力,才能更好地掌握各種工作技能,成為優秀的應用型人才。
因為時代在變化,所以目前社會更加提倡發展和培養復合型人才。[2]對新聞傳播專業來講,培養擁有專業能力和技術的人才是促進新聞傳播行業不斷發展的必不可少的措施。而大數據時代,新聞工作者主要通過搜索、分析、整合數據,最后以可視化的形式報道出來達到信息傳播目的。大數據時代對新聞傳播者的需求與以往不同,它改變了傳統的信息收集方式,力求最大限度地滿足新時代對新聞傳播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在大數據時代,新聞傳播者要通過自己專業的眼光收集、篩選、分析、整合數據信息,最后給受眾呈現出專業、深刻、立體的新聞報道,同時準確判斷新聞價值,給受眾更好的新聞體驗。
有專業人士提出:“人類已經從IT時代走向DT時代,IT時代是以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為主,而DT(Data Technology)時代,它是以服務大眾、激發生產力為主的技術。[3]這兩者之間看起來似乎是一種技術的差異,但實際上是思想觀念層面的差異。”因此,DT人才必須具有大數據觀念,掌握處理大數據信息的技能。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對新聞行業的影響是巨大的,在社會上各個行業發表的信息、數據都會成為新聞傳播人才的數據來源。新聞工作者要通過深入分析、挖掘海量的數據,從而發現藏在數據背后的真實內容。通過對雜亂無章的數據進行分析,然后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將其傳遞給新聞受眾,滿足受眾獲取新聞的需求。
某新聞高管曾說過:“有實力的大型媒體機構需要現在的大學畢業生具備處理大量數據的能力,而幾年前,這還不是新聞記者的分內工作?!庇纱丝梢?,培養DT型人才對新聞行業的發展有重要的作用。
創新,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新聞行業必須做的事情。目前,新聞傳播教學課程的創新程度是不夠的,像新聞寫作、數據可視化等類似的課程,教師要摒棄單方面的教學模式,讓新聞專業教師和計算機專業教師一起授課,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使學生加深對教學內容的學習。目前,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工作經驗廣受關注。一般在學校教學中,只有課內實驗或者學生課外實習等實踐環節,大部分學生只具備在課堂上學到的基礎知識,缺乏實踐經驗。因此,在培養新聞傳播人才時,不但要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解,還要重視豐富學生的實踐經驗,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方法。
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數據新聞的崛起相對晚一些,但是發展卻十分迅速。[4]在數據新聞方面,媒體新聞和網站的發展相對較好,如騰訊新聞、今日頭條等的興起說明在大數據背景下媒體市場的發展態勢較好。另外,部分新聞傳播者致力于分析購物軟件的數據,為人們提供相應的生活資訊,不但節省了消費者的購物時間,還能幫助商家發現商機。因此,在大數據時代,不僅要讓新聞工作者注重分析受眾需求,還要注意分析受眾選擇的信息,以此提高新聞傳播的時效性。
從新聞傳播行業的角度來看,新聞事業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因此,培養新聞傳播人才應順應時代發展趨勢,與時俱進。在大數據時代,提高新聞傳播者自身分析、處理、整合數據信息的能力,在分析數據的基礎上適當地調整與簡化信息內容,用形象、豐富的語言將真實、準確的新聞信息傳遞給受眾。另外,新聞傳播能夠引發輿論,新聞工作者應該重視自身的輿論導向作用,幫助受眾正確地理解和使用數據新聞。
為了適應大數據時代的發展趨勢,目前部分高校設置了相關的專業課程。例如,數據新聞學、計算機與新聞寫作等相關課程。[5]并且除了相關的專業理論課程之外,在課外還可以設立許多實踐和課外實習的課程。讓學生通過實踐了解大數據背景下新聞行業的發展狀況,從而了解社會對該行業人才的需求。另外,為了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和對社會的適應能力,高校應該為學生多提供一些鍛煉的機會,培養學生的技能技巧。學生想要提高自身的知識儲備和專業技能,需要不斷加深自身對該行業的認識,拓展知識面,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目前,在許多高校中只有兩個實踐階段,第一個是課內實踐,另一個是校外畢業實習。課內實踐是學生之間相互幫助,以掌握基本的知識與技能,而校外實習則是學生通過實習了解社會和熟悉行業。兩者之間缺少一個實訓環節,學生在學習基礎知識之后需要一門課程來鞏固自身的知識與技能。通過基礎的實訓,鍛煉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使學生熟悉媒體運作過程,幫助學生實現全面發展,在就業時能夠順利進入社會并有一個很好的實習機會,不斷提升自己。[6]例如,前幾年,某大學新聞專業與當地電視臺聯合建立了廣播電視產學研基地,之后又建立了大學生實踐基地。學校通過利用校內、校外的資源為學生提供了一些節目創新、營銷、服務等多方面的實訓環境,通過建設大量的實訓基地培養學生各方面的專業能力。另外,高校還可以建立相關的專業實訓基地,以校園媒體為平臺,利用校外的媒體機構,使行業專家參加到培養新聞傳播人才的實踐活動中來,進而使學校成為實現新聞傳播人才實踐教學,促進新聞傳播人才學習知識、掌握技能的重要基地。
傳統的教學方式難以滿足大數據背景下的新聞傳播人才培養需求,其教學資源除了傳統的教材、課件之外還可以通過對數據新聞的學習制作相關的新聞作品。幾年前,國外某新聞研究中心推出一門關于數據新聞學的公開課,這個公開課中的幾個模塊重點教授學生利用 Test Miner、Google Refine等數據新聞制作軟件,進行數據的搜集、整理、可視化等,以制作數據新聞。[7]在國內,部分網站為用戶提供了制作動態圖的平臺,為用戶帶來了很多便利,用戶可以通過使用共享平臺中的動態圖生成各類圖表。另外,學生可以利用跨平臺發布系統搭建網絡電臺。這些都可以作為培養新聞傳播人才的教學資料。
大數據時代的新聞傳播教學不同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僅要注重對理論知識的學習,線下學習也非常重要。要加強高校新聞傳播專業學生的理論知識學習和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8]通過多種不同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在理論中實踐,在實踐中獲取經驗。例如,可以模仿國外的一些優秀的教學方式,建立與新聞傳播專業相關的訓練項目,給學生提供多種多樣的課程選擇。同時設定主題,邀請行業專家授課。這樣的教學方式能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為未來學生的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大數據時代對新聞傳播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不僅要有專業知識,還要有處理大數據的能力。同時,傳統的新聞生產方式也發生了變化。這要求高校不斷創新、改革新聞傳播人才的培養方式。因此,加強對新聞傳播人才的培養,向社會輸送適應新時代需求的新聞傳播人才是目前高校的努力方向。
[1]李昕昕.探討大數據時代新聞傳播人才培養模式[J].新聞研究導刊,2017,8(22):199.
[2]王宇嬌.大數據時代新聞傳播人才培養模式分析[J].人力資源管理,2017(06):236-237.
[3]柳邦坤.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傳播類人才培養與創新的思考[J].新聞知識,2015(02):75-76+108.
[4]劉爽.大數據時代新聞傳播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西部廣播電視,2016(17):39-40.
[5]劉云.淺談大數據時代新聞傳播人才培養模式[J].新聞研究導刊,2016,7(10):352.
[6]胡兵,鄭重.大數據時代新聞傳播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現代教育技術,2014,24(11):76-80.
[7]連娜,張筱筠.“大數據”時代新聞傳播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J].新聞界,2014(15):29-32.
[8]劉楊,陳廣寧.大數據時代新聞傳播人才培養的思考[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08):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