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琴
(韶關廣播電視臺 全媒體新聞中心,廣東 韶關 512000)
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為各行業的轉型和升級提供了契機。就電視行業來說,傳統的電視內容制作編輯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的社會節奏和人們的生活娛樂需求。采用更新的編輯制作方式能夠提高內容制作效率,減輕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使電視新聞仍然在同行業中保持領先地位。這要求電視臺有專業人員,接受和適應新的工作形式,將以往的工作經驗和最新的技術有機結合起來,改變傳統的制作工藝,縮短制作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增強內容分層和信息反饋能力。
電視新聞能夠有效表現電視媒體對公眾日常生活的參與和指導作用。作為從業人員,編輯應該對節目內容進行有規律的探索和規劃。互聯網時代,信息高速傳遞,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徑有了很大的改變,對最新消息的掌握速度與傳統方式相比也有了較大提升,這要求電視新聞內容必須緊跟社會熱點,及時傳遞人們想知道的相關信息。為了區別自媒體和其他新型互聯網媒體的內容,電視新聞要突出采集內容的獨特性。電視新聞的記者與自媒體從業人員相比,具有更高的從業素質和專業技能,這能夠在對同一事件的報道和探索中表現出更好的工作狀態,能夠為觀眾呈現更多的信息。但是對于同一事件的追蹤報道,需要實時信息的傳遞和跟蹤報道,這就需要視頻編輯能夠快速制作模塊化內容,以跟進信息動態;同時還要對不同年齡段、不同性別、不同收視愛好的人群進行分類和調整。在互聯網時代,這樣的信息反饋和收集工作非常容易,只需要對固定的IP訪問內容和種類進行規律性探索就可以確定該受眾的收視愛好,為其推送類似的內容,以滿足其對于感興趣的信息內容的接收。以上兩點工作需要新聞編輯工作人員具有較高的素質,能夠了解各行各業和社會發展熱點,具有基本的政治涵養,能夠從表層的社會現象中提煉出具體的內容。而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實現采編播一體化,加快新聞內容傳播的速度和效率,增強節目的實時性,這需要配置專用的設備,以保證各信息傳遞通道的暢通。總而言之,互聯網時代下的電視新聞制作,編輯要比以往的工作者具有更強的信息處理能力和操作專用設備的能力,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處理大量的工作內容,以保證新聞內容的實時性和連續性,優化電視新聞觀眾的觀看體驗。
無論是何種媒體,采集新聞材料的方式都基本一致,主要是收集熱門內容,對特定內容進行跟蹤報道,為受眾提供其感興趣的內容。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傳播載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們對于信息內容的接收方式和習慣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新媒體環境下,人們更習慣采用移動互聯網終端接收新聞內容,而且信息轟炸導致人們對普通事件的冷漠。如果僅僅是描述事件本身,就無法打動收視人群,更無法使其思考并產生輿論引導作用。這就需要新聞編輯人員透過事物表面抓住其發展的邏輯,以引導正確的社會輿論;在選材上,主要選擇人們日常能夠接觸到的內容,以增強新聞內容的實用性;在呈現方式上,要考慮到目前社會人群的審美。在互聯網時代,如果不能調整節目內容、創作方式和節目內容選材,就容易丟失固定觀眾。一味地重復同一類型的新聞事件或者只對新聞事件的表象進行闡述報道,也會造成受眾的流失。同時,新聞編輯還需要結合圖像音頻,以符合現代人接收視頻信息的習慣,以加深其對信息內容的印象。總體而言,新時代下的電視新聞編輯應抓住受眾的需求,選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能夠直接接觸的新聞事件,并且確保報道的實時性和準確性。
電視新聞內容在選材上,主要選擇時事政治作為新聞內容的主體,由于長時間重復這一內容的更新推送,所以導致部分受眾觀感降低。對于時下的年輕人而言,一味地重復時政新聞使其對新聞內容失去興趣,從而導致電視新聞失去大量年輕受眾。同時,由于在日常生活中每天要接收大量的互聯網信息,年輕人對網絡推送的信息內容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對于年輕人而言,如果僅是對新聞事件的概括,而沒有深度的分析,那么這篇新聞報道的價值就會大打折扣,既不能正確引導社會輿論,還會給年輕人一種新聞內容編輯水平低的感覺。新聞內容歸根到底就是幫助普通大眾了解身邊發生的時事,幫助或指導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如果新聞內容本身都不能為年輕受眾所接受,那么新聞在社會發展中能夠發揮的作用也就無從談起了。新聞編輯者不能改變目前互聯網信息爆炸,大量垃圾信息傳遞到互聯網終端造成受眾觀感下降,所以新聞編輯只能在內容選材和編輯上下功夫,制作出與其他媒體同行不同的新聞內容,并且通過表面特征深入挖掘其中蘊含的邏輯機理,體現新聞編輯者的新聞素養和職業技能,為受眾提供更權威、更全面、更有效、更真實的新聞報道。同時,節目內容和節目形式可以突破傳統的限制,推出更符合互聯網時代的信息傳播方式。比如,時下在互聯網上大火的《曉松奇談》《老梁故事匯》《奇葩說》,其展現的內容實際上也是反映社會現狀,并從中得出經驗和輿論指向,但是由于其內容編輯的獨特視角,能夠迅速吸引年輕人的關注;同時在視頻內容的播放過程中,可以幫助年輕人掌握更多信息,所以受到眾多年輕人的熱捧。對知識信息的渴望是人類社會進步的第一推動力,無論在什么時代,人類對于未知信息的好奇都是固有的,但是如何去引導這種好奇心,成為新聞編輯者在互聯網時代應該考慮的問題。好奇心是人固有的,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對好奇心的引導方式和內容呈現卻有很大的區別。只有敏銳地判斷出當代社會最符合信息內容推送的方式,才能制作出質量高、受人喜歡的內容。新聞內容必須具有真實性,所以在傳統的新聞內容制作中,嚴肅是新聞內容準確真實的一個保障,但是隨著年輕人逐漸成為新時代社會發展的主體,無論是新聞內容還是自媒體內容,都應該根據年輕人的信息接收習慣進行調整和選擇。新聞編輯者既要保證新聞內容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同時還要以一種能夠被年輕人接受的姿態和形式展現出來。改變固有的思維,抓住社會熱點和時下大熱的視頻推送形式,調整對行業發展現狀的看法,有助于新聞編輯者在不斷發展的社會現狀中找到最合適的新聞推送形式和內容。
在互聯網時代,擁有專業新聞素養和工作經驗的電視媒體與眾多自媒體處于無形的競爭中,電視媒體要想在這場競爭中大獲全勝,就要求電視新聞工作者改變固有觀念和傳統的工作形式,讓新聞內容的推送和內容的選擇更符合現代社會發展的特征,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電視新聞在互聯網時代下繼續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主導作用。
[1]斗拉加.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技術[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4):56-58.
[2]許景竣.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制作方法創新分析[J].西部廣播電視,2017(22):162.
[3]陸海波.論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路徑[J].西部廣播電視,2017(24):152+155.
[4]仲勇.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路徑[J].科技傳播,2017(22):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