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婷
(重慶日報報業集團,重慶 400010)
在互聯網迅猛發展的背景下,數字化、現代化成為當前及未來媒體的發展趨勢。面對網絡媒體的強勢崛起,以報業為代表的傳統紙媒應及時采取應對措施,利用現有資源不斷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以報業為代表的傳統紙媒行業同樣競爭激烈,合理利用新聞檔案資源是新聞行業發展的大勢所趨,亦能充分發揮新聞的社會與經濟效益。
新聞檔案對提升新聞報道質量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由于各種新聞信息彼此存在聯系,有效地利用新聞檔案資源不僅能夠確保當前新聞報道的準確性與真實性,同時還能增強新聞報道的可讀性。因此,先發制人地全面開發新聞檔案資源將為紙質媒體帶來高關注度與高被需求度,為傳統紙媒的進一步發展注入生命力。
新聞檔案管理現狀不容樂觀,距離實現數字化、開放化的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主要呈現出意識層面不重視、操作層面不規范這兩大問題,具體反映在以下四個方面:
當前,大眾對新聞的認知仍處在追求時效性與新鮮感的階段,以報紙為代表的傳統紙質媒體極易忽視新聞檔案資源對社會發展起到的參考作用。而恰恰由于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新聞材料仍然將新聞檔案資源界定為臨時性文稿,行業內在新聞檔案的建立、分類和管理環節都比較薄弱。
“重藏輕用”的現狀同樣是新聞檔案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之一,無疑這是由新聞行業自身對檔案開放程度和方向還存在顧慮,同時大眾消息閉塞,仍然對新聞檔案的利用途徑不夠了解造成的。由于受到先前的密級規定的限制,新聞檔案信息仍處于不敢公開或開發的狀態,這大大影響了新聞檔案工作的開展。想要改變這種“重藏輕用”的現狀,提高檔案的利用率、擴大檔案的利用范圍是必經之路。
當前尚未建立一套制度化的有效的管理機制,由于機制缺失,現行管理方式混亂,管理工作完全取決于管理人員的個人經驗,具體操作沒有統一的規定,出現問題時無章可依。這不但白白浪費了管理人員的時間、精力,還容易產生檔案流失和有價值檔案被埋沒等問題。因此,建立有效的管理與監督機制顯得尤為迫切。
由于專項人員匱乏,行業內往往采取“臨時工”制。非專業人員的缺陷顯而易見,無論是業務水平還是素質、意識都遠遠沒有達到相應水準,影響了管理質量。非專業人員這種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較低的狀況,造成了在新聞檔案管理工作中,收集歸檔等細致處理工作無法完成。同時,相關制度章程的設立,檢索目錄的完成與整理都需要專業人員完成。因此,檔案管理人員業務水平未達到專業水準的問題亟待解決。
為促進傳統紙媒行業實現長遠發展,需要有效地實現新聞檔案管理的現代化。這不僅要求加強新聞檔案管理,解決當前存在的問題,更要促使新聞檔案再利用,真正意義上實現新聞檔案管理的數字化與開放化。
無論何時,都應當清楚地認識到正確的檔案管理意識是開發、利用新聞檔案資源的前提。而樹立正確的檔案管理意識需要從多個層面入手,涉及領導層、檔案管理人員乃至全體新聞從業者。首先,上級領導應當起到表率作用,率先提升自我認識,在工作中對檔案管理給予必要的重視,有針對性地關注和側重,如建立相應管理、考核和分配機制,為做好新聞檔案的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其次,強化專職和兼職的新聞檔案工作人員的意識。在敬業精神教育中,不斷強調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從而提升他們對本職工作的敬畏感和對新聞檔案資源的重視程度。唯有新聞檔案管理專項人員具備了較強的責任感,才能更好地提高管理工作質量。最后,要增強全體新聞從業者的檔案意識,促使全行業對新聞檔案資源真正重視起來,才能更好地收集、豐富檔案資源。
加強新聞檔案管理,有效實現新聞檔案現代化需要數字化、開放化雙管齊下。
第一,數字化。所謂的數字化是指為有效實現新聞檔案再利用,檔案技術應向多媒體、網絡和數字技術轉化。新聞檔案的數字化管理能夠有效彌補紙質檔案的先天劣勢,減輕由于紙質資料的易破損性帶來的檔案管理工作風險。與此同時,新聞檔案數字化變傳統的人工管理為數字化管理,方便進行對資源的查找、歸檔、整合等工作,為新聞檔案資源的系統化管理打下基礎。
實現新聞檔案資源的數字化,是新聞檔案資源管理轉型的一大嘗試,更加需要拓寬思路,應用新舉措。例如,建立專屬新聞檔案資料庫、創新新聞檔案資源保存形式、促進專項管理人員轉型升級等。
第二,開放化。有效實現新聞檔案管理現代化還應做到新聞檔案資源的開放化,這不僅是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順應新聞行業發展趨勢的需要,更是彰顯新聞檔案的獨特價值、充分發揮新聞檔案效益的需要。
受到密級限制影響是造成我國新聞檔案管理“重藏輕用”現象的源頭。因而,在新聞檔案實現開放化時,應當破除“檔案信息危險論”的保守思想,合理開發檔案信息資源。對于無密級或密級已解的新聞檔案信息,可以運用多種手段向大眾公開。結合數字化,實現新聞檔案的有償利用,在為報社節省管理支出、創造大量財富的同時,也將不斷擴大受眾面,反向提高新聞檔案的開放化程度。而通過借助便捷的互聯網平臺,相信使用率在短時間內也將獲得更大的提升。
筆者認為,報紙行業亟須建立專屬的新聞檔案資料庫。在建立報紙檔案資料庫的同時,還應當建立專屬的信息網,從而更好地將現代化手段應用到資料庫的管理中。做好新聞檔案管理的軟硬件設施配置工作,不斷更新技術等級,24小時監管內部網絡環境,并為相關信息處理設備的配置、后期維護給予資金扶持,以保障新聞檔案資料庫系統正常運行。
運用多種手段豐富新聞資源庫的內部資源,尤其應當重視對于新華社電訊稿及網絡新聞資源的利用,不斷豐富檔案資料庫。報紙資源庫在建立索引目錄的同時,還需要儲存報紙電子版。同時,備份資源庫中的紙質材料,將紙質版和電子版相對應備注、整理,實現新聞檔案載體雙軌制。
應當定期培訓、考察專項新聞檔案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在更新新聞檔案管理技術的同時,培養他們檢驗檔案信息資源的能力,及時排查內容不完整、信息不準確的資料,以更好地維護檔案資源。
為了更好地開發利用新聞檔案資源,還應當加強檔案人員的編研能力。在開展日常整理工作的基礎上,進行科學分析、總結,形成前瞻性預測,以更好地滿足使用者的不同需求,在此基礎上形成編研成果或可供出版的檔案史料。
對于當前以報紙為代表的傳統紙質媒體來說,互聯網的普及無疑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如何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當前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如何利用自有的新聞檔案資源優勢抗衡當前快速崛起的網絡媒體、自媒體,如何實現新聞檔案管理現代化等一系列問題,以及傳統紙媒未來的發展路徑仍值得我們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