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雪
(濱海新區塘沽廣播電視臺,天津 300450)
國家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社會政局更加穩定,我黨與各級政府對社會民生的重視程度逐漸提升,政策引導與經費支持為我國電視民生新聞欄目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民生新聞欄目是傳遞群眾心聲與美好愿景的重要途徑,也是報道群眾真實生活狀況的主要路徑。目前,各行各業都在激烈的市場爭奪戰中砥礪前行,電視民生新聞欄目面對如此環境,也只能不斷增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打造獨特品牌,并憑借新聞時效性、視角獨特性的優勢增強自身實力,形成品牌效應。此外,各地區都推出了各種類型的電視民生新聞欄目,雖然形式多樣,但欄目的主體內容卻極其相似,出現同質化傾向,而且這種傾向有愈演愈烈之勢。有些欄目為了增強吸引力,會選取一些低俗化的素材,降低欄目的品位,嚴重影響民生新聞欄目在大眾心中的定位。因此,新聞欄目工作者應積極轉變觀念,著力打造欄目的核心競爭力,塑造欄目的獨特品牌。
目前,民生新聞欄目得到迅速發展,并逐漸成為地方媒體打造的主流節目。它是專門為公眾開設的表達自我心聲的平臺,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發展。隨著信息化與新媒體時代的到來,電視民生新聞欄目也應遵循社會發展的特定邏輯,形成自我發展的邏輯路線。欄目品牌是增強欄目核心競爭力的核心要素,塑造品牌對民生新聞欄目的發展十分重要。塑造品牌可以提升欄目自身的辨識度,以獨特的風格打造出獨一無二的欄目。此外,還有利于提升受眾的忠誠度,鞏固群眾基礎,增加此欄目的受眾數量。電視民生新聞欄目要積極探尋具有特色的民生新聞,挖掘新聞線索,創新新聞內容的編排形式,增加一些具有吸引力的特色活動,以此提升品牌的影響力。品牌建設是電視民生新聞欄目生存與發展的核心力量,也是確保自身在競爭中取勝的關鍵因素。
我國電視民生新聞欄目數量逐漸增多,但內容缺乏創新,出現同質化現象。面對這種問題,首先應做好新聞欄目工作者的培訓工作,積極鼓勵創新,主要是創新民生新聞欄目的形式與內容。其次,做好電視民生新聞欄目的策劃工作,策劃既要體現新時代的新思想,又要兼顧受眾的真實情況,增強欄目的前瞻性與可看性。民生新聞欄目要想實現更好的發展,就應注重節目的新穎性、平民性以及獨特性。再次,主持人素養也會影響電視欄目的收視率。主持人應是具有高素質的專業人員,要時刻保持良好的形象,增強自身的公信力。此外,還應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發揮新媒體的優勢,增強欄目與受眾的互動性,提升欄目的收視率與影響力。
“以人為本”是指要從大眾的真實生活出發,深入挖掘有價值的新聞信息。從大眾的視角審視新聞信息,并以一種恰當的方式報道出來,采用一種新穎的形式編排節目內容。這種方式可以更好地闡釋與落實人本理念,突出電視民生新聞欄目的特色。民生新聞工作者不可隨意更改新聞事實,應堅持為人民服務、為政府分憂的原則。電視民生新聞節目要傳播大眾的心聲,秉承人本的重要理念,逐漸得到群眾的支持與信賴,由此才能實現長足發展。
打造高品質的電視民生新聞節目需要有優秀的團隊支撐,形成欄目的核心文化。為了增強民生新聞的影響力,不僅需要具有專業素養的人才,更需要全面發展的綜合型人才。例如,經濟類、法律類及政治類的新聞采編工作都需要具有專業素質的人才來完成。新聞工作者除了要具有較高的新聞素質外,還要具有多個研究領域的專業知識。為了使各個研究領域內的專業人員發揮出自身的優勢,電視民生新聞欄目組會依據新聞類型合理分配工作人員,實現對人力資源的有效利用,并打造出高質的、具有深度的民生新聞。
電視民生新聞欄目要有準確的定位,進而塑造特定的核心品牌。電視節目的收視率和影響力與大眾直接相關,受眾才是維系欄目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基石。要想維持受眾的忠誠度,欄目就要有特定的核心元素,而且這些元素應該是其他節目不具備的。此外,還要形成欄目特色,牢牢把握受眾的興趣點與吸引力,提高民生新聞欄目的質量。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與新媒體技術的發展,我國電視民生新聞節目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只有不斷創新原有模式,塑造本欄目的獨特品牌,才能提升民生新聞節目的影響力,更好地滿足大眾的需求。
[1]李靜.對電視民生新聞節目現狀的思考[J].文教資料,2012(21):56-57.
[2]張睿.淺析消費者需求環境下民生新聞的品牌建設[J].新課程學習(上),2014(06):182-183.
[3]王旭穎.試析電視民生新聞節目主持人的個性化品牌戰略[J].新聞傳播,2015(10):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