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梅州市梅江區光遠小學 廣東梅州 514000)
在素質教育大力發展和推行的今天,我們越來越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自主學習能力。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學生愿意主動對語文知識進行探究和學習,才能夠真正提高學生學習的實效性。對于廣大語文教師來說,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一直都是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信息技術的應用,對于構建小學語文自主學習模式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無論是課前、課中或是課后,信息技術都能夠為我們帶來更多的便捷。以下是筆者的一點見解和總結。[1]
為了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開闊學生的視野,小學語文教學更加提倡將課內外的知識融合起來。簡單來說,學生可以在學習某一節課之前先自己上網查找一些與課文相關的資料,這樣一來更加能夠促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據此,我們可以在課前預習環節借助信息技術來激發學生自主探究課文的興趣和主動性。現在的時代是科技的時代,很多小學生都擁有一定的上網經驗和能力,網絡上有很多共享資源,合理的收集這些資源并進行簡單的研究,能夠幫助學生建立更加立體的知識結構體系。在網絡的支持下,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能夠得到更明顯的提升。為了提高學生的預習效率,確保學生的預習效果,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提前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然后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設計出一些簡單的預習任務,讓學生進行自主研究。[2]
例如在開展《新型玻璃》這篇課文的教學之前,為了能夠將學生的學習方式從與書本溝通過渡到與信息網絡文本溝通,培養學生搜索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我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組內成員明確分工,對課文中所介紹的五種新型玻璃的特點和用途進行搜索,利用信息技術和網絡資源來了解這篇課文所講的具體內容。大家可以在組內自由分配任務,對夾絲玻璃、吸熱玻璃等進行網絡資源的收集,如:夾層玻璃是在兩片或多片玻璃原片之間,用PVB(聚乙烯醇丁醛)樹脂膠片,經過加熱、加壓粘合而成的平面或曲面的復合玻璃制品。收集完相關的信息之后,學生在小組之內進行信息的分享和交流,這樣一來,能夠有效的節約時間,提高預習的效率。
小學語文這門學科的教學首先應當立足于課堂。課堂是教學的主要陣地,同時也是學生接受知識的重要場所之一。所以說在運用信息技術來開展教學時,我們要對課堂上的運用予以更加高度的重視。詳細來說,信息技術在課堂上的應用途徑非常廣泛。比如說在課堂開端的導入環節,我們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來創造出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再比如說在重點難點的講解環節,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讓知識點變得更加直觀生動,易于理解。除此之外,在課堂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還能夠模擬課文中的境況,加強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為學生帶來更加美好的學習體驗。總的來說,在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借助信息技術來進行輔助,在當前已經成為了眾多教師所熱衷的一種教學途徑。因為它能夠創造出更加直觀的課堂教學。
以《鳥的天堂》這篇課文為例,在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我利用多媒體來創設教學情境,導入新課。首先,我向大家播放了群鳥齊鳴的聲音,讓學生在聽完之后說一說自己想到了什么。 緊接著,我對這篇課文的題目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并引導學生進行交流和提出問題。然后,我利用多媒體為大家準備了一些資料,并帶領學生一起瀏覽這些資料,其中包括了作者簡介、參考資料以及寫作背景三個部分。利用信息技術來導入本節課的主要內容,能夠讓學生在上課開始就融入到本節課的網絡環境之中,在和諧美好的教學氛圍中提出質疑并解決問題,為學生以積極的態度進入學習奠定了有效的基礎。在隨后的課文講解過程當中,當遇到一些唯美的句子的時候,例如“枝干的數目不可計數,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里。一部分樹枝垂到水面,從遠處看,就像一株大樹臥在水面上。”,我就利用課件為學生展示出我收集來的圖片,讓學生更直觀的感悟課文。
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會過分注重課堂教學,但實際上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循環的過程。除了要注重在課前引導學生預習,在課上引導學生學習之外,還要重視課后的拓展環節。眾所周知,培養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是教師的重要教學任務。在課后的拓展環節,教師可以設置一些有趣的任務來引導學生主動對一些信息進行搜索和收集,這樣一來能夠有效地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收集和整理歸納信息的能力。如果說學生在課堂上形成的學習能力是一個點的話,那么在課后所形成的能力就是由這個點發展到各個方向的線。總的來說,在課后借助信息技術來促進學生自主探究拓展文本知識,能夠有效地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深度和廣度,這對于提升學生的語文水平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舉個例子,我在帶領學生學習完《火把節》這篇課文之后,大家對于彝族火把節的熱烈場面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同時對于火把節的來歷、火把節的紀念意義等等都有了一定的認知。于是為了能夠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拓寬學生知識面的深度和廣度,我在課后環節為大家布置了一個開放性的任務,任務的內容是這樣的,確定一個自己喜歡的節日,然后在課余時間里利用網絡收集與這個節日相關的資料,比如說節日的來源、節日的習俗、節日背后的傳說等等,還可以觀看一些慶祝節日的視頻和圖片,以此來開闊眼界。
總而言之,信息技術作為一種現代化的輔助教學手段,為我們的教學帶來了更多的改革機會。相信只要能夠對其進行合理的運用,就一定可以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未來的教學過程當中,我們仍然需要不斷的探索,找到更加恰當的信息技術和學生能力培養相融合的途徑。